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各地
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執(zhí)業(yè)醫(yī)師 >> 公共衛(wèi)生醫(yī)師 >> 模擬試題 >> 2018年公衛(wèi)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精選試題及答案(4)

2018年公衛(wèi)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精選試題及答案(4) _第4頁

考試網(wǎng)   2019-03-28   【

  1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細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積百分比,稱為血細胞比容。

  【該題針對“血液的組成★”知識點進行考核】

  1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紅細胞在等滲的0.9%NaCl溶液中可保持其正常的形態(tài)和大小。在0.42%NaCl溶液中開始出現(xiàn)小部分細胞破裂溶血,在NaCl溶液濃度降低至0.35%時,全部紅細胞發(fā)生溶血。

  【該題針對“血液的理化性質(zhì)★”知識點進行考核】

  1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血漿的滲透壓主要來自溶解于其中的晶體物質(zhì),特別是電解質(zhì),稱為晶體滲透壓。由于血漿與組織液中晶體物質(zhì)的濃度幾乎相等,所以它們的晶體滲透壓也基本相等。血漿中雖含有多量蛋白質(zhì),但蛋白質(zhì)分子量大,所產(chǎn)生的滲透壓甚小,不超過1.5mOsm/kgH2O,約相當于3.3kPa(25mmHg),稱為膠體滲透壓。由于組織液中蛋白質(zhì)很少,所以血漿的膠體滲透壓高于組織液,在血漿蛋白中,白蛋白的分子量遠小于球蛋白,故血漿膠體滲透壓主要來自白蛋白。若白蛋白明顯減少,即使球蛋白增加而保持血漿蛋白總含量基本不變,血漿膠體滲透壓也將明顯降低。晶體滲透壓——維持細胞內(nèi)外水平衡膠體滲透壓——維持血管內(nèi)外水平衡。

  【該題針對“血液的理化性質(zhì)★”知識點進行考核】

  1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血漿白蛋白低于30g/L,使得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可使有效濾過壓升高,組織液生成增多而引起組織水腫。

  【該題針對“血液的理化性質(zhì)★”知識點進行考核】

  1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膠體滲透壓降低,會使組織液生成增多。

  血漿滲透壓約為313mOsm/kgH2O,相當于7個大氣壓708.9kPa(5330mmHg)。血漿的滲透壓主要來自溶解于其中的晶體物質(zhì),特別是電解質(zhì),稱為晶體滲透壓。由于血漿與組織液中晶體物質(zhì)的濃度幾乎相等,所以它們的晶體滲透壓也基本相等。血漿中雖含有多量蛋白質(zhì),但蛋白質(zhì)分子量大,所產(chǎn)生的滲透壓甚小,不超過1.5mOsm/kgH2O,約相當于3.3kPa(25mmHg),稱為膠體滲透壓。由于組織液中蛋白質(zhì)很少,所以血漿的膠體滲透壓高于組織液,在血漿蛋白中,白蛋白的分子量遠小于球蛋白,故血漿膠體滲透壓主要來自白蛋白。若白蛋白明顯減少,即使球蛋白增加而保持血漿蛋白總含量基本不變,血漿膠體滲透壓也將明顯降低。血漿蛋白一般不能透過毛細血管壁,所以血漿膠體滲透壓雖小,但對于血管內(nèi)外的水平衡有重要作用。由于血漿和組織液的晶體物質(zhì)中絕大部分不易透過細胞膜,所以細胞外液的晶體滲透壓的相對穩(wěn)定,對于保持細胞內(nèi)外的水平衡極為重要。

  【該題針對“血液的理化性質(zhì)★”知識點進行考核】

  16、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正常人血漿的pH為7.35~7.45。血漿pH主要決定于血漿中主要的緩沖對,即NaHCO3/H2CO3的比值,通常血漿pH的波動范圍極小。

  【該題針對“血液的理化性質(zhì)★”知識點進行考核】

  17、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輸血時測定血型,并做交叉配血試驗,主要是檢測受血者的血漿中沒有使供血者的紅細胞發(fā)生凝集的抗體。

  【該題針對“血型★”知識點進行考核】

  18、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ABO血型的分型及其物質(zhì)基礎(chǔ)ABO血型是根據(jù)紅細胞膜上存在的凝集原A與凝集原B的情況而將血液分為4型。凡紅細胞只含A凝集原的,即稱A型;如存在B凝集原的,稱為B型;若A與B兩種凝集原都有的稱為AB型;這兩種凝集原都沒有的,則稱為O型。不同血型的人的血清中各含有不同的凝集素,即不含有對抗內(nèi)他自身紅細胞凝集原的凝集素。在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沒有抗A和抗B凝集素;而O型人的血清中則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

  【該題針對“血型★”知識點進行考核】

  19、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獻血者為A型血,其紅細胞膜上含凝集原A,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交叉配血的主側(cè)是獻血者紅細胞與受血者的血清進行配合。主側(cè)不凝集,表示受血者血清中不含抗A凝集素;交叉配血的次側(cè)是將受血者的紅細胞與獻血者的血清作配合試驗,次側(cè)凝集,表示受血者紅細胞膜上含凝集原B。根據(jù)交叉配血結(jié)果,受血者紅細胞膜上有凝集原B,而不含抗A凝集素,可判斷受血者的血型為AB型。因為B型者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0型者紅細胞膜上不含凝集原B,A型血者紅細胞膜上不含凝集原B,故受血者不可能是A型、B型或O型。

  【該題針對“血型★”知識點進行考核】

  20、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血型是指血細胞膜上特異抗原的類型。通常所說的血型是指紅細胞的血型。

  【該題針對“血型★”知識點進行考核】

  2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若將血型不相容的兩個人的血滴放在玻片上混合,其中的紅細胞即凝集成簇,這種現(xiàn)象稱為紅細胞凝集。

  【該題針對“血型★”知識點進行考核】

  2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血小板可融合于血管內(nèi)皮細胞,對修復內(nèi)皮細胞,保持內(nèi)皮細胞完整性及正常通透性具有重要作用。經(jīng)過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和釋放反應(yīng)可以止血栓的形成。血小板聚集后,其α-顆粒中的各種血小板因子釋放出來,如纖維蛋白原的釋放,可增加纖維蛋白的形成,加固血凝塊。

  【該題針對“血小板生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小板之間的相互粘附叫做聚集。ADP、腎上腺素、凝血酶和膠原等都是血小板的致聚劑。不同的致聚劑引起的聚集過程表現(xiàn)有所不同。如加入ADP可直接引起血小板聚集,而聚集的血小板釋放的ADP可以再次引起新的血小板聚集。從而可以出現(xiàn)兩個聚集波。膠原本身不能直接引起血小板聚集,只能在誘導血小板釋放ADP后引起。聚集發(fā)生的機制至今已知有花生四烯酸途徑,致密顆粒途徑和血小板激活因子途徑,已知不少因素如Ca2+和纖維蛋白原都與血小板的聚集有關(guān)。激活的血小板中,血小板膜里的花生四烯酸游離出來,最后在不同酶的作用下,形成血栓烷A2(TXA(2)。血栓烷A2(TXA(2)是迄今已知的最強的致聚劑,而內(nèi)皮細胞釋放的前列腺素I2(PGI(2)可通過激活腺苷酸環(huán)化酶使環(huán)腺苷酸(cAMP)水平升高,抑制血小板聚集。

  【該題針對“血小板生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4、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血管損傷使局部血管壁PGI2減少。這樣,流經(jīng)損傷段血管的血小板即粘附于損傷處的膠原組織上,所以是粘附特性。

  【該題針對“血小板生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5、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滲透脆性:紅細胞在低滲溶液中發(fā)生膨脹破裂的特性,稱為紅細胞滲透脆性。滲透脆性大,說明紅細胞對低滲溶液的抵抗力小,反之,滲透脆性小,則抵抗力大。

  【該題針對“血細胞生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6、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各種血漿蛋白具有不同的生理機能,主要有以下六下方面:

  1.營養(yǎng)功能每個成人3L左右的血漿中約含有200g蛋白質(zhì),它們起著營養(yǎng)貯備的功能。雖然消化道一般不吸收蛋白質(zhì),吸收的是氨基酸,但是,體內(nèi)的某些細胞,特別是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吞飲完整的血漿蛋白,然后由細胞內(nèi)的酶類將吞入細胞的蛋白質(zhì)分解為氨基酸。這樣生成的氨基酸擴散進入血液,隨時可供其它細胞合成新的蛋白質(zhì)之用。

  2.運輸功能蛋白質(zhì)巨大的表面上分布有眾多的親脂性結(jié)合位點,它們可以與脂容性物質(zhì)結(jié)合,使之成為水溶性,便于運輸;血漿蛋白還可以與血液中分子較小的物質(zhì)(如激素、各種正離子)可逆性的結(jié)合,即可防止它們從腎流失,又由于結(jié)合狀態(tài)與游離狀態(tài)的物質(zhì)處于動態(tài)平衡之中,可使處于游離狀態(tài)的這些物質(zhì)在血中的濃度保持相對穩(wěn)定。

  3.緩沖功能血漿白蛋白和它的鈉鹽組成緩沖對,和其它無機鹽緩沖對(主要是碳酸和碳酸氫鈉)一起,緩沖血漿中可能發(fā)生的酸堿變化,保持血液pH的穩(wěn)定。

  4.形成膠體滲透壓,調(diào)節(jié)血管內(nèi)外的水份分布。

  5、參與機體的免疫功能在實現(xiàn)免疫功能中有重要作用的免疫抗體、補體系統(tǒng)等,都是由血漿球蛋白構(gòu)成的。

  6.參與凝血和抗凝血功能絕大多數(shù)的血漿凝血因子、生理性抗凝物質(zhì)以及促進血纖維溶解的物質(zhì)都是血漿蛋白。

  【該題針對“血細胞生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7、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決定紅細胞沉降速度的因素是血漿成分的改變,而不是紅細胞本身。紅細胞的比重大于血漿,在經(jīng)過抗凝處理的血液中紅細胞可緩慢下沉。紅細胞沉降的速度緩慢,表明紅細胞能相對穩(wěn)定地懸浮于血漿中,稱為紅細胞懸浮穩(wěn)定性。通常將抗凝血靜置后紅細胞在第一小時末下沉的距離來表示紅細胞的沉降速度,稱為紅細胞沉降率。正常情況下,紅細胞因胞膜表現(xiàn)的唾液酸而帶負電荷,彼此排斥間距約為25nm。紅細胞能相對穩(wěn)定地懸浮于血漿中,是因為紅細胞與血漿之間的摩擦阻礙了紅細胞的下沉。在某些疾病狀態(tài)時,血漿中纖維蛋白原、球蛋白及膽固醇的含量增高時,纖維蛋白原、球蛋白帶有正電荷,可加速紅細胞的疊連,疊連后的紅細胞總體積不變,但和血漿接觸產(chǎn)生摩擦的有效面積減少了,與血漿的摩擦力相應(yīng)減少,故沉降速度加快。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對紅細胞疊連有促進作用。白蛋白帶有負電荷,使紅細胞不易疊連,卵磷脂對紅細胞疊連有抑制作用。紅細胞直徑越大,血沉越快,球形紅細胞不易聚集成緡錢狀,使血沉減慢。

  【該題針對“血細胞生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8、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運輸O2和CO2此外,紅細胞內(nèi)有多種緩沖對,能緩沖機體產(chǎn)生的酸堿物質(zhì)。

  【該題針對“血細胞生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二、A2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A型標準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受檢測者紅細胞與其發(fā)生凝集,提示其紅細胞上有B凝集原,可能為B型或AB型;B型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受檢測者紅細胞不與其發(fā)生凝集反應(yīng),表示受檢測者紅細胞上沒有A抗原,即不可能是AB型。故本題應(yīng)選C,即受檢者為B型。

  【該題針對“血型★”知識點進行考核】

  三、B

  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在生理性止血過程中,血小板的功能活動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創(chuàng)傷發(fā)生后,血小板迅速黏附于創(chuàng)傷處,并聚集成團,形成較松軟的止血栓;第二階段主要是促進血液凝固并形成堅實的止血栓。

  【該題針對“白細胞生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嗜堿性粒細胞胞漿內(nèi)存在較大的堿性染色深的顆粒,顆粒內(nèi)含有肝素、組胺、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和過敏性慢反應(yīng)物質(zhì)。嗜堿性粒細胞釋放的組胺和過敏性慢反應(yīng)物質(zhì)引起哮喘、蕁麻疹等過敏反應(yīng)癥狀。嗜酸性粒細胞的胞質(zhì)內(nèi)含有較大的、橢圓形的嗜酸性顆粒,其中含有過氧化物酶和堿性蛋白質(zhì)。嗜酸性粒細胞在體內(nèi)的主要作用是:

  1.限制嗜堿性粒細胞在速發(fā)型過敏反應(yīng)中的作用。

  2.參與對蠕蟲的免疫。

  【該題針對“白細胞生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中性粒細胞是體內(nèi)主要的吞噬細胞,它能夠吞噬病原微生物、組織碎片及其他異物,特別是急性化膿性細菌,在機體內(nèi)起著抵御感染的重要作用。

  【該題針對“白細胞生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1234
糾錯評論責編:balabala123
考試題庫
熱點推薦»
  • 模擬試題
  • 歷年真題
  • 考試題庫
攀枝花市| 伊宁县| 聂拉木县| 建湖县| 酒泉市| 游戏| 芷江| 开江县| 福贡县| 绥宁县| 巩留县| 武冈市| 洪洞县| 横山县| 徐州市| 曲靖市| 安泽县| 海林市| 祁东县| 毕节市| 漠河县| 大丰市| 淳安县| 南安市| 明水县| 乡宁县| 乌拉特前旗| 方城县| 遂川县| 泰安市| 扬州市| 铁岭市| 松桃| 永川市| 米泉市| 丹巴县| 龙泉市| 高要市| 聂拉木县| 清水河县| 宣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