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執(zhí)業(yè)藥師

各地資訊
當(dāng)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執(zhí)業(yè)藥師 >> 執(zhí)業(yè)中藥師 >> 考試輔導(dǎo) >> 中藥學(xué)知識(shí)二 >> 2018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xué)專業(yè)知識(shí)二》新教材考點(diǎn):第二章

2018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xué)專業(yè)知識(shí)二》新教材考點(diǎn):第二章_第2頁(yè)

來(lái)源:考試網(wǎng)  [ 2018年07月02日 ]  【

  第二節(jié) 清熱燥濕藥

  黃芩

  【功效】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

  【主治病證】

  (1)濕溫,暑濕,濕熱胸悶、黃疸、瀉痢、淋痛、瘡疹。

  (2)熱病煩渴,肺熱咳喘,少陽(yáng)寒熱,咽痛,目赤,火毒癰腫。

  (3)血熱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

  (4)胎熱胎動(dòng)不安 。

  黃連

  【功效】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主治病證】

  (1)濕熱痞滿嘔吐、瀉痢、黃疸。

  (2)熱病高熱、煩躁、神昏,內(nèi)熱心煩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瘡。

  (3)肝火犯胃嘔吐吞酸。

  (4)血熱妄行吐衄,癰疽腫毒,目赤腫痛,耳道癤腫,濕熱瘡疹。

  黃柏

  【功效】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退虛熱 。

  【主治病證】

  (1)濕熱下注之帶下、淋濁、腳氣、足膝紅腫。

  (2)濕熱黃疸,濕熱瀉痢,濕疹,濕瘡。

  (3)熱毒瘡腫,口舌生瘡,血熱出血。

  (4)陰虛盜汗遺精,骨蒸潮熱。

  龍膽

  【功效】 清熱燥濕,瀉肝膽火。

  【主治病證】

  (1)濕熱下注之陰腫陰癢、帶下、陰囊濕疹,濕熱黃疸。

  (2)肝火上炎之頭痛目赤、耳聾脅痛等。

  (3)高熱抽搐,小兒急驚,帶狀皰疹。

  苦參

  【功效】 清熱燥濕,殺蟲止癢,利尿 。

  【主治病證】

  (1)濕瘡,濕疹,疥癬,麻風(fēng),陰癢,帶下。

  (2)濕熱黃疸、瀉痢、便血。

  (3)濕熱淋痛,小便不利。

  第三節(jié) 清熱涼血藥

  生地黃

  【功效】 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潤(rùn)腸

  【主治病證】

  (1)溫病熱入營(yíng)血證。

  (2)血熱吐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

  (3)熱病后期傷陰,陰虛發(fā)熱,內(nèi)熱消渴。

  (4)陰虛腸燥便秘。

  玄參

  【功效】 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jié),潤(rùn)腸 。

  【主治病證】

  (1)溫病熱入營(yíng)血,溫毒發(fā)斑。

  (2)熱病傷陰心煩不眠,陰虛火旺骨蒸潮熱。

  (3)咽喉腫痛,癰腫瘡毒,瘰疬痰核,陽(yáng)毒脫疽。

  (4)陰虛腸燥便秘。

  牡丹皮

  【功效】 清熱涼血,活血散瘀,退虛熱 。

  【主治病證】

  (1)溫病熱入血分而發(fā)斑疹,血熱吐血、衄血。

  (2)溫病后期陰虛發(fā)熱,久病傷陰無(wú)汗骨蒸。

  (3)血滯經(jīng)閉、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阻,癥瘕,跌打傷腫。

  (4)癰腫瘡毒,腸癰腹痛。

  赤芍

  【功效】 清熱涼血,散瘀止痛,清肝火。

  【主治病證】

  (1)溫病熱入營(yíng)血之斑疹吐衄,火熱內(nèi)傷之血熱吐衄,皮下出血。

  (2)血滯經(jīng)閉、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阻,癥瘕,跌打腫痛。

  (3)癰腫瘡毒,目赤腫痛,肝郁化火脅痛。

  紫草

  【功效】 涼血活血,解毒透疹

  【主治病證】

  (1)溫病血熱毒盛之斑疹紫黑,麻疹。

  (2)瘡瘍,濕疹,陰癢,水火燙傷。

  水牛角

  【功效】 清熱涼血,瀉火解毒,定驚 。

  【主治病證】 高熱神昏,血熱斑疹吐衄,驚風(fēng)。

  第四節(jié) 清熱解毒藥

  金銀花

  【功效】 清熱解毒,疏散風(fēng)熱 。

  【主治病證】

  (1)外感熱病,風(fēng)熱表證。

  (2)癰瘡癤腫,腸癰,肺癰,乳癰。

  (3)熱毒瀉痢 。

  連翹

  【功效】 清熱解毒,疏散風(fēng)熱,消腫散結(jié),利尿 。

  【主治病證】

  (1)外感熱病,風(fēng)熱表證。

  (2)癰腫瘡毒,乳癰,肺癰,瘰疬痰核。

  (3)熱淋澀痛。

  蒲公英

  【功效】 清熱解毒,消癰散結(jié),利濕通淋 。

  【主治病證】

  (1)乳癰,癰腫瘡毒,各種內(nèi)癰。

  (2)咽喉腫痛,目赤腫痛,毒蛇咬傷。

  (3)濕熱黃疸,熱淋澀痛。

  大青葉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消斑,利咽消腫

  板藍(lán)根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利咽 。

  牛黃

  【功效】 清熱解毒,息風(fēng)止痙,化痰開竅 。

  【主治病證】

  (1)熱毒瘡腫,咽喉腫爛,口舌生瘡,瘰疬。

  (2)溫病高熱動(dòng)風(fēng),小兒急驚抽搐,痰熱癲癇。

  (3)溫病熱入心包神昏,中風(fēng)痰熱神昏。

  魚腥草

  【功效】 清熱解毒,排膿消癰,利尿通淋 。

  【主治病證】

  (1)肺癰咳吐膿血,肺熱咳嗽痰稠。

  (2)熱毒瘡瘍,濕熱瀉痢。

  (3)熱淋澀痛

  射干

  【功效】 清熱解毒,祛痰利咽,散結(jié)消腫 。

  白頭翁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

  敗醬草

  【功效】 清熱解毒,消癰排膿,祛瘀止痛。

  【主治病證】

  (1)腸癰,肝癰,肺癰,癰腫瘡毒。

  (2)血滯胸痛腹痛,產(chǎn)后瘀阻腹痛。

  青黛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消斑,定驚 。

  重樓

  【功效】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息風(fēng)定驚 。

  穿心蓮

  【功效】 清熱解毒,燥濕 。

  白鮮皮

  【功效】 清熱解毒,祛風(fēng)燥濕,止癢。

  【主治病證】

  (1) 濕熱瘡疹,疥癬瘙癢。

  (2) 濕熱黃疸,風(fēng)濕熱痹。

  半邊蓮

  【功效】 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

  土茯苓

  【功效】 解毒,利濕,通利關(guān)節(jié) 。

  山豆根

  【功效】 清熱解毒,消腫利咽 。

  馬齒莧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通淋

  大血藤

  【功效】 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祛風(fēng)通絡(luò)

  白花蛇舌草

  【功效】 清熱解毒,消癰,利濕。

  野菊花

  【功效】 清熱解毒,疏風(fēng)平肝。

  熊膽

  【功效】 清熱解毒,明目,止痙。

  紫花地丁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金蕎麥

  【功效】 清熱解毒,祛痰排膿,散瘀止痛。

  鴉膽子

  【功效】 清熱解毒,燥濕殺蟲,止痢截瘧,腐蝕贅疣。

  垂盆草

  【功效】 清熱解毒,利濕退黃 。

  秦皮

  【功效】 清熱解毒,燥濕止帶,清肝明目 。

  馬勃

  【功效】 清肺,解毒,利咽,止血 。

  木蝴蝶

  【功效】 清熱利咽,疏肝和胃

  半枝蓮

  【功效】 清熱解毒,散瘀止血,利水消腫 。

  第五節(jié) 清虛熱藥

  青蒿

  【功效】 退虛熱,涼血,解暑,截瘧 。

  【主治病證】

  (1)陰虛發(fā)熱,骨蒸潮熱,虛熱兼表。

  (2)熱病后期之夜熱早涼,或低熱不退。

  (3)血熱疹癢、吐血、衄血。

  (4)瘧疾寒熱。

  (5)暑熱外感,暑熱煩渴。

  地骨皮

  【功效】 退虛熱,涼血,清肺降火,生津

  【主治病證】

  (1)陰虛發(fā)熱,有汗骨蒸,小兒疳熱。

  (2)血熱吐血、衄血、尿血。

  (3)肺熱咳嗽。

  (4)內(nèi)熱消渴。

  白薇

  【功效】 退虛熱,涼血清熱,利尿通淋,解毒療瘡 。

  【主治病證】

  (1)陰虛發(fā)熱,骨蒸潮熱,產(chǎn)后虛熱,陰虛外感。

  (2)溫病熱入營(yíng)血證,肺熱咳嗽。

  (3)熱淋,血淋。

  (4)癰腫瘡毒,咽喉腫痛,毒蛇咬傷。

  胡黃連

  【功效】 退虛熱,除疳熱,清濕熱,解熱毒 。

  銀柴胡

  【功效】 退虛熱,清疳熱。

12
責(zé)編:duoduo

報(bào)名通關(guān)必備

  • 姓名
  • 電話
  • 郵箱
  • 模擬試題
  • 歷年真題
  • 焚題庫(kù)
在線題庫(kù)
  • 醫(yī)藥考試
  • 會(huì)計(jì)考試
  • 建筑工程
  • 職業(yè)資格
  • 外語(yǔ)考試
  • 學(xué)歷考試
梁山县| 陇南市| 鄂伦春自治旗| 盐亭县| 依兰县| 礼泉县| 漠河县| 江阴市| 安义县| 麦盖提县| 巫溪县| 山东省| 贵定县| 南康市| 平顶山市| 正蓝旗| 乐山市| 长海县| 黑龙江省| 江门市| 佛山市| 雷山县| 和林格尔县| 抚松县| 遵义县| 塔城市| 宿迁市| 巫山县| 贵南县| 盐源县| 汽车| 疏附县| 新疆| 长岭县| 日照市| 陇南市| 景德镇市| 高清| 内丘县| 虎林市| 阳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