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確答案】 AE
【答案解析】 半枝蓮、半邊蓮,均能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治水腫及毒蛇咬傷等。不同點是:半枝蓮辛微苦性,長于清解熱毒;兼祛瘀止血,最善治癌腫、癰腫瘡毒、肺癰,又治跌打損傷、吐血、衄血等。半蓮則甘淡性寒,長于清解蛇毒;兼退黃,最善治蛇蟲咬傷,又治癰腫瘡毒、乳癰腫痛、大腹水腫、黃疸尿少。
2、
【正確答案】 BE
【答案解析】 木蝴蝶
【功效】清熱利咽,疏肝和胃。
【主治病證】
(1)咽喉腫痛,音啞。
(2)肝胃氣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6g;或研末,或入丸散。
3、
【正確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決明子
【功效】清肝明目,潤腸通便。
密蒙花
【功效】清熱養(yǎng)肝,明目退翳。
谷精草
【功效】疏散風(fēng)熱,明目退翳。
青葙子
【功效】清肝瀉火,明目退翳。
菊花
【功效】疏散風(fēng)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
4、
【正確答案】 BC
【答案解析】 本組題考查土茯苓的功效。
土茯苓的功效為清熱解毒,通利關(guān)節(jié),又兼解汞毒,利濕。
5、
【正確答案】 BCDE
【答案解析】 本組題考查黃芩的功效。
黃芩的功效為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清熱安胎,尤長于清中上焦?jié)駸幔魄鍨a肺火及少陽膽熱。
6、
【正確答案】 AC
【答案解析】 淡竹葉
【功效】清熱除煩,利尿。
【主治病證】
(1)熱病煩渴。
(2)心火上炎并移熱于小腸之口瘡、尿赤。
(3)水腫,熱淋,濕熱黃疸。
7、
【正確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夏枯草
【性能特點】本品苦辛而寒,專入肝膽,主清泄散郁,略益血養(yǎng)肝。既善清肝火而明目,又善散郁結(jié)而消腫,為治肝陽眩暈、目珠夜痛及瘰疬腫結(jié)之要藥。
【功效】清肝明目,散結(jié)消腫。
【主治病證】
(1)肝陽或肝火上升之頭目眩暈。
(2)目赤腫痛,目珠夜痛。
(3)痰火郁結(jié)之瘰疬、癭瘤。
8、
【正確答案】 ACDE
【答案解析】 梔子
【功效】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病證】
(1)熱病心煩、郁悶、躁擾不寧。
(2)濕熱黃疸,熱淋,血淋。
(3)血熱吐血、衄血、尿血。
(4)熱毒瘡腫,跌打腫痛。
9、
【正確答案】 AE
【答案解析】 天花粉
【性能特點】本品苦寒清泄,微甘而潤,并兼行散,入肺、胃經(jīng),為清潤消腫排膿之品。既善清肺胃之熱而生津液、潤肺燥,又能消腫痛、排瘡膿而療瘡治傷。
【功效】清熱生津,清肺潤燥,消腫排膿。
【主治病證】
(1)熱病傷津口渴,內(nèi)熱消渴。
(2)肺熱咳嗽,燥咳痰黏,咳痰帶血。
(3)癰腫瘡瘍,跌打腫痛。
此外,制成注射液又能引產(chǎn)。
10、
【正確答案】 BD
【答案解析】 知母
【性能特點】本品苦寒清泄,甘寒滋潤,清熱之力雖稍遜石膏,但卻擅長滋陰潤燥。善清上中下三焦之熱而滋潤,上能清肺潤燥,中能清胃生津,下能滋陰降火,有良好的清熱瀉火、滋陰潤燥之功。
【功效】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主治病證】
(1)熱病壯熱煩渴。
(2)肺熱咳嗽,燥熱咳嗽,陰虛勞嗽。
(3)陰虛火旺,潮熱盜汗。
(4)內(nèi)熱消渴,陰虛腸燥便秘。
11、
【正確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凡藥性寒涼,以清解里熱為主要功效的藥物,稱為清熱藥。
本類藥藥性大多寒涼,少數(shù)平而偏涼,味多苦,或甘,或辛,或咸。主能清熱、瀉火、涼血、解熱毒、退虛熱,兼能燥濕、利濕、滋陰、發(fā)表等。
本類藥主要適用于表邪已解、內(nèi)無積滯的里熱證,如外感熱病高熱、陰傷內(nèi)熱、濕熱瀉痢、溫毒發(fā)斑、癰腫瘡毒、陰虛潮熱等。
12、
【正確答案】 BDE
【答案解析】 山豆根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利咽。
【主治病證】
(1)火毒蘊結(jié)之咽喉腫痛,肺熱咳嗽。
(2)牙齦腫痛,癰腫瘡毒,濕熱黃疸。
石膏
【功效】生用: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煅用:收濕斂瘡,生肌止血。
【主治病證】
(1)溫病氣分高熱。
(2)肺熱咳喘。
(3)胃火上炎所致的頭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
(4)瘡瘍不斂,濕疹,水火燙傷,外傷出血。
黃連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主治病證】
(1)濕熱痞滿嘔吐、瀉痢、黃疸。
(2)熱病高熱、煩躁、神昏,內(nèi)熱心煩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瘡。
(3)肝火犯胃嘔吐吞酸。
(4)血熱妄行吐衄,癰疽腫毒,目赤腫痛,耳道癤腫,濕熱瘡疹。
13、
【正確答案】 BCDE
【答案解析】 赤芍
【功效】清熱涼血,散瘀止痛,清肝火。
【主治病證】
(1)溫病熱入營血之斑疹吐衄,火熱內(nèi)傷之血熱吐衄,皮下出血。
(2)血滯經(jīng)閉、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阻,癥瘕,跌打腫痛。
(3)癰腫瘡毒,目赤腫痛,肝郁化火脅痛。
牡丹皮
【功效】清熱涼血,活血散瘀,退虛熱。
【主治病證】
(1)溫病熱入血分而發(fā)斑疹,血熱吐血、衄血。
(2)溫病后期陰虛發(fā)熱,久病傷陰無汗骨蒸。
(3)血滯經(jīng)閉、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阻,癥瘕,跌打傷腫。
(4)癰腫瘡毒,腸癰腹痛。
大血藤
【功效】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祛風(fēng)通絡(luò)。
【主治病證】
(1)腸癰腹痛,癰腫瘡毒。
(2)跌打損傷,痛經(jīng),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阻。
(3)風(fēng)濕痹痛。
敗醬草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排膿,祛瘀止痛。
【主治病證】
(1)腸癰,肝癰,肺癰,癰腫瘡毒。
(2)血滯胸痛腹痛,產(chǎn)后瘀阻腹痛。
14、
【正確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知母
【功效】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主治病證】
(1)熱病壯熱煩渴。
(2)肺熱咳嗽,燥熱咳嗽,陰虛勞嗽。
(3)陰虛火旺,潮熱盜汗。
(4)內(nèi)熱消渴,陰虛腸燥便秘。
黃柏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退虛熱。
【主治病證】
(1)濕熱下注之帶下、淋濁、腳氣、足膝紅腫。
(2)濕熱黃疸,濕熱瀉痢,濕疹,濕瘡。
(3)熱毒瘡腫,口舌生瘡,血熱出血。
(4)陰虛盜汗遺精,骨蒸潮熱。
生地黃
【功效】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潤腸。
【主治病證】
(1)溫病熱入營血證。
(2)血熱吐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
(3)熱病后期傷陰,陰虛發(fā)熱,內(nèi)熱消渴。
(4)陰虛腸燥便秘。
玄參
【功效】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jié),潤腸。
【主治病證】
(1)溫病熱入營血,溫毒發(fā)斑。
(2)熱病傷陰心煩不眠,陰虛火旺骨蒸潮熱。
(3)咽喉腫痛,癰腫瘡毒,瘰疬痰核,陽毒脫疽。
(4)陰虛腸燥便秘。
牡丹皮
【功效】清熱涼血,活血散瘀,退虛熱。
【主治病證】
(1)溫病熱入血分而發(fā)斑疹,血熱吐血、衄血。
(2)溫病后期陰虛發(fā)熱,久病傷陰無汗骨蒸。
(3)血滯經(jīng)閉、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阻,癥瘕,跌打傷腫。
(4)癰腫瘡毒,腸癰腹痛。
15、
【正確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生姜
【功效】發(fā)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
【主治病證】
(1)風(fēng)寒表證。
(2)胃寒嘔吐。
(3)風(fēng)寒客肺的咳嗽。
(4)解魚蟹、半夏及天南星毒。
蘆根
【功效】清熱生津,除煩止嘔,利尿。
【主治病證】
(1)熱病煩渴,舌燥少津。
(2)胃熱嘔噦。
(3)肺熱或外感風(fēng)熱咳嗽,肺癰吐膿。
(4)小便短赤,熱淋澀痛。
黃連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主治病證】
(1)濕熱痞滿嘔吐、瀉痢、黃疸。
(2)熱病高熱、煩躁、神昏,內(nèi)熱心煩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瘡。
(3)肝火犯胃嘔吐吞酸。
(4)血熱妄行吐衄,癰疽腫毒,目赤腫痛,耳道癤腫,濕熱瘡疹。
吳茱萸
【功效】散寒止痛,疏肝下氣,燥濕止瀉。
【主治病證】
(1)中寒肝逆之頭痛、吐涎沫。
(2)寒濕腳氣腫痛,或上沖入腹之腹脹、困悶欲死。
(3)寒疝腹痛,經(jīng)寒痛經(jīng)。
(4)嘔吐吞酸。
(5)虛寒腹痛泄瀉。
16、
【正確答案】 AC
【答案解析】 蒲公英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散結(jié),利濕通淋。
【主治病證】
(1)乳癰,癰腫瘡毒,各種內(nèi)癰。
(2)咽喉腫痛,目赤腫痛,毒蛇咬傷。
(3)濕熱黃疸,熱淋澀痛。
敗醬草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排膿,祛瘀止痛。
【主治病證】
(1)腸癰,肝癰,肺癰,癰腫瘡毒。
(2)血滯胸痛腹痛,產(chǎn)后瘀阻腹痛。
17、
【正確答案】 ACD
【答案解析】 金銀花
【功效】清熱解毒,疏散風(fēng)熱。
【主治病證】
(1)外感熱病,風(fēng)熱表證。
(2)癰瘡癤腫,腸癰,肺癰,乳癰。
(3)熱毒瀉痢。
連翹
【功效】清熱解毒,疏散風(fēng)熱,消腫散結(jié),利尿。
【主治病證】
(1)外感熱病,風(fēng)熱表證。
(2)癰腫瘡毒,乳癰,肺癰,瘰疬痰核。
(3)熱淋澀痛。
蒲公英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散結(jié),利濕通淋。
【主治病證】
(1)乳癰,癰腫瘡毒,各種內(nèi)癰。
(2)咽喉腫痛,目赤腫痛,毒蛇咬傷。
(3)濕熱黃疸,熱淋澀痛。
18、
【正確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治療腸癰宜選:敗醬草、金銀花、紅藤、白花蛇舌草、丹皮,另還有紫花地丁。
19、
【正確答案】 ABC
【答案解析】 治療肺癰宜選用的藥:敗醬草、穿心蓮、蘆根,還有連翹、金銀花、魚腥草、穿心蓮、金蕎麥。
20、
【正確答案】 DE
【答案解析】 馬齒莧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通淋。
【主治病證】
熱毒血痢,熱毒瘡瘍。
血熱崩漏、便血。
熱淋,血淋。
白薇
【功效】退虛熱,涼血清熱,利尿通淋,解毒療瘡。
【主治病證】
(1)陰虛發(fā)熱,骨蒸潮熱,產(chǎn)后虛熱,陰虛外感。
(2)溫病熱入營血證,肺熱咳嗽。
(3)熱淋,血淋。
(4)癰腫瘡毒,咽喉腫痛,毒蛇咬傷。
21、
【正確答案】 ABE
【答案解析】 濕熱淋痛宜選:黃芩,黃柏,苦參,還有其余章節(jié)的滑石。
22、
【正確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熱淋澀痛,可選: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蘆根、馬齒莧、白薇外,還有連翹、魚腥草、穿心蓮。
23、
【正確答案】 AC
【答案解析】 白頭翁、馬齒莧、鴉膽子、秦皮,均歸大腸經(jīng),均善清熱解毒、涼血止痢,治熱毒血痢。然,白翁苦寒,善清腸胃濕熱和血分熱毒,既為治熱毒血痢之良藥,又為治阿米巴痢之要藥;此外,還治癢(滴蟲性陰道炎)、瘧疾。馬齒莧酸寒兼歸肝經(jīng),善滑腸涼血,惟治熱毒血痢;又能止血、通淋,瘡腫、崩漏、便血、熱淋、血淋。鴉膽子苦寒有小毒,兼歸肝經(jīng),且能燥濕,故治痢效佳,熱毒血和冷積久痢均宜;又能殺蟲、截瘧、蝕疣、抗腫瘤,治阿米巴痢、腸道寄生蟲病、瘧疾、陰道滴蟲、雞眼、贅疣及癌腫;惟內(nèi)服宜去殼取仁裝膠囊。秦皮苦澀性寒,兼燥濕收澀,治濕熱瀉痢、里急重;又能止帶,治濕熱帶下;還能清肝明目,治肝熱目赤腫痛。
24、
【正確答案】 AD
【答案解析】 黃芩
【性能特點】本品苦寒清泄燥濕,主入肺與大腸,兼入胃與肝膽。作用偏于上焦肺及大腸,善清肺與大腸之火,除上中焦?jié)駸帷<嫒胙,能涼血而止血,清熱而安胎?/P>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
地骨皮
【性能特點】本品甘寒,清涼益陰,入肺、腎、肝經(jīng)。既退虛熱、涼血熱、泄肺火,又略兼益陰而生津。治有汗骨蒸最宜,治血熱出血可選,治肺熱咳嗽常用。
【功效】退虛熱,涼血,清肺降火,生津。
25、
【正確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血熱出血,宜清熱涼血、止血,宜選:桑葉、梔子、青黛、馬齒莧、黃柏。
26、
【正確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治療瘰疬痰核宜選:連翹、夏枯草、玄參、射干、牛黃外,還有其他章節(jié)內(nèi)的京大戟、紅大戟、穿山甲。
27、
【正確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咽喉腫痛宜選:板藍根、射干、馬勃、牛黃、黃芩外,還有玄參、蒲公英、大青葉、板藍根。
28、
【正確答案】 BCE
【答案解析】 桑葉
【功效】疏散風(fēng)熱,清肺潤燥,平肝明目,涼血止血。
【主治病證】
(1)風(fēng)熱感冒或溫病初起之咳嗽頭痛。
(2)肺熱燥咳。
(3)肝陽眩暈,目赤腫痛,視物昏花。
(4)血熱吐衄。
菊花
【性能特點】本品辛香輕散,苦寒清泄,甘而略兼益陰,疏散清降并能。入肺經(jīng),善疏散風(fēng)熱而清利頭目。入肝經(jīng),善泄熱益陰而平肝明目。兼清解熱毒而治瘡腫。主治風(fēng)熱、肝熱、熱毒所致諸疾。
【功效】疏散風(fēng)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
夏枯草
【功效】清肝明目,散結(jié)消腫。
【主治病證】
(1)肝陽或肝火上升之頭目眩暈。
(2)目赤腫痛,目珠夜痛。
(3)痰火郁結(jié)之瘰疬、癭瘤。
29、
【正確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肺熱咳喘選用:石膏、黃芩、射干、穿心蓮?fù)猓有其他章節(jié)的石韋、側(cè)柏葉、川貝母、浙貝母、海浮石。
30、
【正確答案】 ABCE
【答案解析】 疏散風(fēng)熱選用:金銀花、野菊花、連翹、前胡外,還有谷精草、野菊花。
31、
【正確答案】 BDE
【答案解析】 退虛熱治療陰虛發(fā)熱宜選:青蒿、白薇、地骨皮。
32、
【正確答案】 CDE
【答案解析】 治療小兒疳熱宜選:地骨皮、胡黃連、銀柴胡外,還有青蒿。
33、
【正確答案】 ABE
【答案解析】 青蒿
【功效】退虛熱,涼血,解暑,截瘧。
【主治病證】
(1)陰虛發(fā)熱,骨蒸潮熱,虛熱兼表。
(2)熱病后期之夜熱早涼,或低熱不退。
(3)血熱疹癢、吐血、衄血。
(4)瘧疾寒熱。
(5)暑熱外感,暑熱煩渴。
34、
【正確答案】 ABDE
【答案解析】 地骨皮
【功效】退虛熱,涼血,清肺降火,生津。
【主治病證】
(1)陰虛發(fā)熱,有汗骨蒸,小兒疳熱。
(2)血熱吐血、衄血、尿血。
(3)肺熱咳嗽。
(4)內(nèi)熱消渴。
35、
【正確答案】 DE
【答案解析】 敗醬草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排膿,祛瘀止痛。
【主治病證】
(1)腸癰,肝癰,肺癰,癰腫瘡毒。
(2)血滯胸痛腹痛,產(chǎn)后瘀阻腹痛。
大血藤
【功效】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祛風(fēng)通絡(luò)。
【主治病證】
(1)腸癰腹痛,癰腫瘡毒。
(2)跌打損傷,痛經(jīng),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阻。
(3)風(fēng)濕痹痛。
36、
【正確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玄參
【功效】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jié),潤腸。
【主治病證】
(1)溫病熱入營血,溫毒發(fā)斑。
(2)熱病傷陰心煩不眠,陰虛火旺骨蒸潮熱。
(3)咽喉腫痛,癰腫瘡毒,瘰疬痰核,陽毒脫疽。
(4)陰虛腸燥便秘。
37、
【正確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治療熱病傷陰,陰虛發(fā)熱宜選:知母、玄參、生地黃、黃柏、牡丹皮。
38、
【正確答案】 ACDE
【答案解析】 涼血活血宜選:紫草、丹參、丹皮、赤芍,還有茜草。
39、
【正確答案】 BCE
【答案解析】 牡丹皮
【功效】清熱涼血,活血散瘀,退虛熱。
【主治病證】
(1)溫病熱入血分而發(fā)斑疹,血熱吐血、衄血。
(2)溫病后期陰虛發(fā)熱,久病傷陰無汗骨蒸。
(3)血滯經(jīng)閉、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阻,癥瘕,跌打傷腫。
(4)癰腫瘡毒,腸癰腹痛。
40、
【正確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玄參
【性能特點】本品味苦甘咸,質(zhì)潤性寒,入肺、胃、腎經(jīng),為清涼滋潤解散之品。既能清熱涼血、養(yǎng)陰護營,又能滋陰降火、潤燥滑腸,還善清解火毒、消散腫結(jié)。
【功效】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jié),潤腸。
41、
【正確答案】 CDE
【答案解析】 生地黃
【性能特點】本品苦寒清泄,味甘質(zhì)潤,入心、肝、腎經(jīng),為清滋潤滑之品。既善清解營血分之熱,又善滋陰清熱而生津,還能潤燥滑腸。鮮者名鮮地黃,長于清熱涼血;干者名干地黃,長于滋陰涼血。
【功效】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潤腸。
42、
【正確答案】 BCD
【答案解析】 善清肺胃之熱宜選:天花粉、蘆根、石膏。
43、
【正確答案】 BE
【答案解析】 白芷
【功效】發(fā)散風(fēng)寒,通竅止痛,燥濕止帶,消腫排膿。
【主治病證】
(1)外感風(fēng)寒或表證夾濕兼見頭痛鼻塞者。
(2)陽明頭痛,眉棱骨痛,鼻淵頭痛,牙痛。
(3)風(fēng)寒濕痹,寒濕帶下。
(4)瘡瘍腫毒。
天花粉
【功效】清熱生津,清肺潤燥,消腫排膿。
【主治病證】
(1)熱病傷津口渴,內(nèi)熱消渴。
(2)肺熱咳嗽,燥咳痰黏,咳痰帶血。
(3)癰腫瘡瘍,跌打腫痛。
此外,制成注射液又能引產(chǎn)。
44、
【正確答案】 CD
【答案解析】 魚腥草、金蕎麥,均入肺經(jīng),善清熱解毒消癰,治肺癰吐膿、肺熱咳嗽及瘡腫。但,魚腥草味辛性微寒,又能排膿,促進膿痰的排出或消散,為治肺癰吐膿之要藥;還利尿通淋、清熱止痢,治熱淋澀痛、濕熱瀉痢。金蕎麥則苦泄性平偏涼,消癰腫力強,又化痰利咽,治咽喉腫痛、瘰疬及毒蛇咬傷;瘰疬及毒蛇咬傷;還健脾消食,治脾失健運之食少腹脹、疳積消瘦。
45、
【正確答案】 CDE
【答案解析】 野菊花
【性能特點】本品苦泄辛散,微寒清熱,入肺、肝經(jīng)。善清熱解毒而消散癰腫,為治熱毒瘡癰之要藥;能疏散風(fēng)熱,治風(fēng)熱感冒、咽喉疼痛及風(fēng)熱上攻之目赤腫痛;兼平肝,治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
【功效】清熱解毒,疏風(fēng)平肝。
【主治病證】
(1)疔瘡癰腫。
(2)風(fēng)熱感冒,咽喉腫痛。
(3)目赤腫痛,頭痛眩暈。
46、
【正確答案】 ABC
【答案解析】 決明子
【性能特點】本品苦寒清泄,甘潤滑腸。入肝、腎經(jīng),能清肝火、益腎陰而明目,為目赤腫痛及目暗不明之要藥。入大腸經(jīng),能清熱潤腸通便,為治熱結(jié)腸燥便秘之佳品。
【功效】清肝明目,潤腸通便。
【主治病證】
(1)肝熱或肝經(jīng)風(fēng)熱之目赤腫痛、羞明多淚,目暗不明。
(2)熱結(jié)腸燥便秘。
47、
【正確答案】 BCDE
【答案解析】 本組題考查石膏的主治病證。石膏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煅后外用收斂生肌功效,可主治溫?zé)岵夥謱崯嶙C,肺熱喘咳證,胃火牙痛、頭痛、口舌生瘡等。為清瀉肺胃氣分實熱之要藥,常與知母相須為用。煅后外用可治瘡瘍不斂、濕疹、水火燙傷等。
48、
【正確答案】 BCD
【答案解析】 肺熱燥咳選用:桑葉、知母、天花粉。
49、
【正確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按其性能及臨床應(yīng)用之別,習(xí)慣將清熱藥分為5類:①清熱瀉火藥:性味多甘寒或苦寒,功主清泄實熱郁火,主治外感熱病氣分高熱證,以及肺熱、胃火、肝火、心火等臟腑火熱證等。②清熱燥濕藥:性味多苦寒,功主清熱燥濕,兼以清熱瀉火,主治無論外感或內(nèi)傷之濕熱火毒諸證,如濕溫、暑濕、濕熱中阻、濕熱瀉痢、黃疸、帶下、淋痛、瘡疹,以及諸臟腑火熱證。③清熱涼血藥:性味多苦甘寒或咸寒,多入心、肝經(jīng),功主清熱涼血,兼以滋潤、活血,主治外感熱病熱入營血之高熱神昏譫語,以及火熱內(nèi)生之血熱妄行諸證。④清熱解毒藥:性味亦多苦寒,或有辛寒、甘寒,功主清解熱毒,主治外感或內(nèi)生實熱火毒諸證,如癰瘡腫毒、丹毒、痄腮、咽喉腫痛、肺癰、腸癰、熱毒瀉痢、水火燙傷、蛇蟲咬傷等。⑤清虛熱藥:性味苦咸甘寒,多入肝、腎經(jīng),功主退虛熱、除疳熱,兼涼血。主治熱病后期之陰傷發(fā)熱、久病傷陰之骨蒸潮熱,以及小兒疳熱。
執(zhí)業(yè)藥師執(zhí)業(yè)醫(yī)師衛(wèi)生資格考試衛(wèi)生高級職稱護士資格證初級護師主管護師住院醫(yī)師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臨床助理醫(yī)師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醫(yī)助理醫(yī)師中西醫(yī)醫(yī)師中西醫(yī)助理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助理醫(yī)師公共衛(wèi)生醫(yī)師公衛(wèi)助理醫(yī)師實踐技能內(nèi)科主治醫(yī)師外科主治醫(yī)師中醫(yī)內(nèi)科主治兒科主治醫(yī)師婦產(chǎn)科醫(yī)師西藥士/師中藥士/師臨床檢驗技師臨床醫(yī)學(xué)理論中醫(yī)理論
初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職稱經(jīng)濟師注冊會計師證券從業(yè)銀行從業(yè)會計實操統(tǒng)計師審計師高級會計師基金從業(yè)資格稅務(wù)師資產(chǎn)評估師國際內(nèi)審師ACCA/CAT價格鑒證師統(tǒng)計資格從業(yè)
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消防工程師造價工程師土建職稱公路檢測工程師建筑八大員注冊建筑師二級造價師監(jiān)理工程師咨詢工程師房地產(chǎn)估價師 城鄉(xiāng)規(guī)劃師結(jié)構(gòu)工程師巖土工程師安全工程師設(shè)備監(jiān)理師環(huán)境影響評價土地登記代理公路造價師公路監(jiān)理師化工工程師暖通工程師給排水工程師計量工程師
人力資源考試教師資格考試出版專業(yè)資格健康管理師導(dǎo)游考試社會工作者司法考試職稱計算機營養(yǎng)師心理咨詢師育嬰師事業(yè)單位教師招聘公務(wù)員公選考試招警考試選調(diào)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