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 >> 教師資格證 >> 中學 >> 教育知識與能力 >> 模擬試題 >> 2017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提分試題及答案十三

2017教師資格證《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提分試題及答案(十三)_第3頁

來源:考試網  [ 2017年08月04日 ]  【

2017教師資格證《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提分試題及答案(十三)

  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封建社會最大的特點是封建等級性,反映在教育中,官學的顯著特點就是等級性。

  2.D【解析】抑郁質的學生情緒體驗深刻,情緒抑郁,多愁善感,思維敏銳,想象豐富,不善交際,自制力強,但他們的行為舉止緩慢,軟弱膽小,優(yōu)柔寡斷。對于抑郁質的學生,教師在教育時應著重注意保護其自尊心,不公開批評他們,經常鼓舞他們,并對其進行積極引導。

  3.C【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說認為,教育活動不僅存在于人類社會,而且存在于動物界。教育的產生完全來自動物的本能,是種族發(fā)展的本能需要。專家點撥關于教育起源問題的回答,歷來存在分歧,也形成了多種觀點,主要有生物起源說、心理起源說和勞動起源說?忌趶土晻r要牢記各教育起源說的代表人物和理論觀點。

  4.B【解析】把課程用于教育科學的專門術語,始于英國教育家斯賓塞,作為教育科學的重要倡導者,他把課程解釋為教學內容的系統(tǒng)組成。

  5.A【解析】教師的示范性是指教師的言行舉止會成為學生仿效的對象,教師的人品、才能、治學態(tài)度等都可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由于學生具有向師性、模仿性、可塑性的特點,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耙陨砹⒔獭薄盀槿藥煴怼闭求w現了這一特點。

  6.D【解析】學習過程是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如學習的實質、條件、動機、遷移及不同種類學習的特點等。

  7.B【解析】題干中這句話的意思是:蓬昔日長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白色的細沙混在黑土中,也會隨之一起變黑!芭钌橹,不扶自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環(huán)境里,得到健康成長;“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比喻好的人或物處在污穢環(huán)境里,也會隨著污穢環(huán)境而變壞。由此可見,這句話反映了環(huán)境對人的發(fā)展起影響作用。專家點撥外部社會環(huán)境是個體身心發(fā)展、成熟的客觀條件,對人的發(fā)展起著很大的制約作用。本題的作答關鍵是了解題干中這句話的意思。

  8.C【解析】認知結構遷移理論是奧蘇伯爾在1977年提出的,基本觀點是,任何有意義的學習都是在原有學習的基礎之上進行的,不受學習者原有認知結構影響的有意義學習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說,有意義的學習中一定有遷移。

  9.C【解析】“從做中學”是美國現代著名的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的教學理論的基本原則。杜威認為:“所有的學習都是行動的副產品,所以教師要通過‘做’,促使學生思考,從而學得知識!

  10.A【解析】新舊經驗的整合過程是遷移的實質。個體在學習過程中習得的經驗不僅對以后經驗的獲得產生影響,而且對先前獲得的、已儲存在大腦中的經驗也會產生影響。不斷獲得的新經驗與原有經驗相互作用,使之概括化、系統(tǒng)化,形成一個整合的心理結構,并不斷發(fā)展,從而穩(wěn)定地調節(jié)人的行為。

  11.B【解析】形式教育論者是一種強調訓練學生的思維形式,忽視知識的傳授的理論。而實質教育論是歐洲18—19世紀對立于形式教育而出現的一種教育學說,它認為普通教育應以獲得有價值的知識為主要任務,而學習知識本身就包含著能力的培養(yǎng),能力無須加以特別訓練,它是一種強調知識傳授而忽視能力培養(yǎng)的理論。專家點撥在備考復習時,考生需要牢記一些教育學說所提倡的理論并避免混淆。本題中的形式教育論和實質教育論屬于對立的教育學說,二者都有片面性,都把掌握知識與發(fā)展能力人為地割裂開來。在教學中.只有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12.B【解析】感覺對比是指兩種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發(fā)生變化的現象,包括同時對比和繼時對比,本題中所說的屬于繼時對比。

  13.B【解析】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是全面了解學生,只有這樣,班主任才能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與特點制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才能促進學生有效地提高學習能力。

  14.C【解析】注意有兩個特點:指向性與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動選擇某一事物為對象而忽略其他事物;注意的集中性是指當心理活動指向某個對象的時候,它們會在這個對象上集中起來,即全神貫注。指向性和集中性是密切相關的,在全神貫注地注意某一事物時,人的意識指向范圍也大大縮小。專家點撥涉及注意的知識點較多,主要包括注意的含義、特點、種類,注意的品質及影響因素等。其中,注意的品質及影響因素是重點。

  15.A【解析】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寫出了《大教學論》,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學著作。在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張建立適應學生年齡特征的學校教育制度,論證了班級授課制度,規(guī)定了廣泛的教學內容,論述了教學原則,高度地評價了教師的職業(yè),強調了教師的作用。

  16.B【解析】因材施教是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的不同而進行教育的方式,是由學生間的個體差異決定的。

  17.D【解析】間接再現是指通過中介性聯想方能喚起過去的經驗,“稱名憶舊容”,這是通過名字間接再現舊面孔。

  18.B【解析】福勒和布朗根據教學所關注的焦點問題,把教師的成長分為關注生存、關注情境、關注學生三個階段。專家點撥教師成長的階段在考試中的考查頻率較高,通常以單項選擇題、辨析題和簡答題的形式出現?忌趶土晻r,要了解教師在這三個階段中的不同表現。

  19.B【解析】觀察法是班主任在自然情況下,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了解和研究的方法。觀察法是班主任工作中一種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20.C【解析】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的主張和“小先生制”等教育思想深入人心,指導著人們的教育實踐,被人們所熟知。

  21.B【解析】努力、能力來源于內部,屬于內部因素,努力不穩(wěn)定且可控,能力穩(wěn)定且不可控;任務難度、運氣屬于外部因素,不可控。專家點撥美國心理學家韋納對行為結果的歸因進行了系統(tǒng)的探討,并把歸因分為三個維度: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穩(wěn)定性歸因和非穩(wěn)定性歸因、可控制歸因和不可控制歸因;又把人們活動成敗的原因即行為責任主要歸結為六個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務難易、運氣(機遇)好壞、身心狀態(tài)、外界環(huán)境等。如果將此三維度和六因素結合起來,就可組成歸因模式?忌趶土晻r,可以結合表格進行理解和記憶。

  二、辨析題

  22.錯誤【答案要點】教育在綜合國力競爭中處于基礎地位,因此,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國民素質勢在必行。首先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其次素質教育是全面發(fā)展的教育,強調培養(yǎng)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發(fā)展。因此,本題中認為素質教育就是多開展課外活動、多上文體課是不全面的,它只強調了加強學生的體育和美育教育,而忽視了對學生的德育、智育和勞動技術教育。此外,素質教育還強調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專家點撥作答此題時,對于正誤的辨析并不難。考生需要在闡述時回答清楚素質教育的內涵。

  23.正確【答案要點】知識直觀是主體通過對直接感知到的教學材料的表層意義、表面特征進行加工,從而形成對有關事物的具體的、特殊的、感性的認識加工過程。直觀是理解科學知識的起點,是學生由不知到知的開端,是知識獲得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許多不同的教材直觀方式:實物直觀、模象直觀和言語直觀。

  24.錯誤【答案要點】義務教育是國家統(tǒng)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保障的公益事業(yè)。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應當依法保證其按時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

  25.正確【答案要點】教育調查法是了解教育情況、研究教育問題的基本方法。它對于制定教育規(guī)劃、檢查教育質量、總結教育經驗,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教育調查分為全面調查、重點調查、抽樣調查和個案調查。在運用調查法研究教育問題時,要確定好調查的目的,選擇適當的調查對象,擬出調查提綱,計劃好調查的步驟和方法。

  三、簡答題

  26.【答案要點】皮亞杰將從嬰兒到青春期的認知發(fā)展分為感知運動、前運算、具體運算和形式運算四個階段。(1)感知運動階段(0~2歲)。這一階段兒童的認知發(fā)展主要是感覺和動作的分化。兒童的認知活動主要是通過看、抓和嘴的吸吮等活動來探索周圍世界從而獲得動作經驗。到這一階段的后期,感覺與動作才漸漸分化,同時有調適作用的表現,思維也開始萌芽。(2)前運算階段(2~7歲)。這個階段,兒童的思維有如下主要特征:認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有生命;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不具備抽象的運算思維;思維不具有可逆性等。(3)具體運算階段(7~11歲)。這個階段的標志是兒童已經獲得了長度、體積、重量和面積的守恒概念,另一個特征就是出現了去自我中心主義,這是兒童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標志。(4)形式運算階段(11~15歲)。這一階段的兒童思維已超越了對具體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賴,使形式從內容中解脫出來,進入形式運算階段。

  27.【答案要點】學科中心課程就是根據學校培養(yǎng)目標和科學發(fā)展,分門別類從各門科學中選擇適合學生年齡特征與發(fā)展水平的知識所組成的教學科目,亦稱分科課程。學科課程以文化知識為基礎,按照一定的價值標準,從不同的知識領域或學術領域選擇一定的內容,根據知識的邏輯體系,將所選出的知識組織為學科。學科課程的主導價值在于傳承人類文明,使學生掌握、傳遞和發(fā)展千百年來人類積累起來的知識文化遺產。特點是:(1)重視成人生活的分析及其對兒童為適應未來社會生活需要所做準備的要求,有明確的目的與目標;(2)能夠按照人類整理的科學文化知識的邏輯系統(tǒng)結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預先選定課程及內容,編制好教材,便于師生分科而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3)強調教材內部倫理精神和智力訓練價值。專家點撥作答此題時,考生可以先簡單介紹下學科中心課程論。在復習課程流派時,考生要熟知不同課程流派的代表人物、基本觀點和優(yōu)缺點等。

  28.【答案要點】教師職業(yè)是教書育人,因此,教師不僅要有所教學科的專業(yè)素養(yǎng),還要有教育專業(yè)素養(yǎng)。教師的教育專業(yè)素養(yǎng)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師要具有熱愛學生、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愿意終生從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師的教育能力是教師職業(yè)的特殊要求。比如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傳播知識和影響學生的重要手段。沒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教師,很難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視進行科研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融進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勵學生的探索精神。教師的研究還包括教育研究,通過教育研究不斷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促進學生的更大發(fā)展。

  29.【答案要點】記憶的系列位置效應是指在回憶序列呈現的材料時,開頭和結尾的材料回憶的效果好,中間的材料回憶的效果較差。記憶的系列位置效應與不同位置的材料受其他材料的干擾程度有關。開頭部分的材料只受后面學習材料的干擾,即只受倒攝抑制的影響;結尾部分的材料只受前面學習材料干擾,即只受前攝抑制的影響,而中間部分的材料既受倒攝抑制又受前攝抑制的影響。

  四、材料分析題

  30.【答案要點】(1)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類所追求的需要有層次之分,人們總是在盡力滿足某種需要,一旦一種需要得到滿足,就會有另一種需要取而代之;谝陨霞僭O,他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他把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從低到高的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小明的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都沒有得到滿足,因為融人不到集體之中,有種不如別人的心理壓力,得不到同學們的尊重。(2)馬斯洛認為,個體只有在低級需要得到滿足后,才能出現高級需要,否則會影響高級需要的產生和滿足。小明的歸屬與愛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等基本需要得不到滿足,影響了成長需要的產生和滿足,因此他的成績不斷下滑。(3)教師應該幫助小明轉變心態(tài),提高對學習的興趣,把精力放到學習知識、提高技能上。另外還要讓其他同學多幫助小明,多與他接觸,在班級里組織有意義的活動,使小明能夠盡快地融入班集體之中,營造團結上進的氛圍。滿足了低級需要,小明就能夠開始進行自我實現的滿足,進而積極學習,提高學習成績。專家點撥本題有三個問題,在作答時,考生要列出序號,一一回答,防止“漏答”。另外,考生應緊扣問題中的要求,防止答題“跑偏”。

  3 1.【答案要點】學校的這種學生參與評價的方式雖然使評價更為全面,但也存在著不合理之處。(1)評價是一種手段,評價的目的是使教師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以便及時調整工作目標和進程,優(yōu)化教學過程,明確努力方向,對于激發(fā)教師發(fā)揚優(yōu)勢,克服缺點,增強工作責任心和積極性,提高教育質量有極大幫助。(2)一方面,學生是受教育者,他們與教師接觸的機會較多,最有發(fā)言權。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學生年齡還小,認識不成熟,辨別是非能力較差,考慮欠妥,因此,他們對教師的各方面教學行為就難以做出合理、科學、恰當的評價。有時候甚至出現這樣的現象:有的教師對學生要求比較高,就會遭到學生的非議,被學生認定為“壞教師”,普遍不受歡迎;而有的教師對學生要求放松,和學生稱兄道弟,對學生不負責任,反被說成是“好教師”,深受喜歡。因此,學生的評價只能作為評價的一個方面,而不能完全依照學生的評價結果去評價一名教師。(3)學校不能盲目追求“時髦”,嘩眾取寵,注重形式,否則就會偏離正確的軌道和方向,不但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反而會挫傷部分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123
責編:3540278745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
崇明县| 高台县| 望谟县| 法库县| 南昌县| 封丘县| 宝清县| 敖汉旗| 阳西县| 桐庐县| 华亭县| 鹿邑县| 巴林左旗| 慈溪市| 景泰县| 通山县| 阿巴嘎旗| 新化县| 都昌县| 沾化县| 来宾市| 呈贡县| 顺平县| 曲沃县| 西城区| 乌鲁木齐市| 垣曲县| 新民市| 吉木萨尔县| 专栏| 隆昌县| 庆云县| 刚察县| 泰来县| 专栏| 绥中县| 遵义县| 湾仔区| 嫩江县| 五华县| 岳普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