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統(tǒng)考地區(qū)

省考地區(qū)

當前位置:考試網 >> 教師資格證 >> 幼兒 >> 綜合素質 >> 復習資料 >> 2019年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講義:第五章第三節(jié)

2019年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講義:第五章第三節(jié) _第2頁

來源:考試網  [ 2019年02月15日 ]  【

  (二)網絡信息交流能力

  1.網絡信息交流的特點

  網絡信息交流與面對面交流有很大區(qū)別,主要有以下特點:

  (1)正式交流與非正式交流的樊籬被打破

  正式交流場合的規(guī)范在網絡上難以發(fā)揮作用,非正式交流的自由在網絡的正式交流中也可以獲得;學術性的交流在網絡環(huán)境下可以更方便的獲得更多的信息。

  (2)主動與被動、單向與多向交流的統(tǒng)一

  網絡打破主動與被動的界限,克服了單向與多向交流障礙的環(huán)境,使信息交流更積極,也可以獲得更多的交流信息。

  (3)時空界限不復存在

  網絡交流不存在時空的界限,交流者可以自由地選擇交流的時間和地點。

  2.網絡信息交流方式

  (1)電子郵件:和傳統(tǒng)郵件、電話通訊方式一樣,但是通過網絡傳遞郵件具有即時性,

  不需要郵遞人員傳遞,不需要漫長的郵遞時間。

  (2)BBS:電子公告系統(tǒng),是一種許多人參與的網絡論壇系統(tǒng),沒有時間和空間限制的

  討論。

  (3)騰訊 QQ、MSN、ICQ:即時通訊軟件,可以即時發(fā)送和接受信息,進行語音視頻面

  對面聊天,打破了人們之間進行即時信息交流的空間限制。

  (4)Blog:可以記錄下個人的經歷、感受、認識等,可以讓人們分享相關的信息。

  (5)微博:信息分享、傳播和獲取的平臺,它以簡短的文字更新信息,實現(xiàn)信息分享,速度更快、更便捷。

  三、信息篩選、分類、存儲和應用能力☆☆

  (一)信息的篩選

  所謂篩選信息,就是根據一定的目的和要求,經過辨別,把相關的信息提取出來。有兩個環(huán)節(jié):

  1.辯偽存真。即看信息的內容與已掌握的可靠數(shù)據資料是否有明顯沖突。同一條信息內

  容是否自相矛盾,信息來源是否可靠,信息傳輸?shù)姆绞绞欠窨煽俊?/P>

  2.去粗取精。即確定信息是否有價值并評估價值的大小。信息價值的高低,取決于對信息的需求程度。去掉虛偽信息、保留真實信息,去除家價值小的信息,保留價值大的信息,從而完成信息篩選過程。

  (二)信息的分類

  所謂信息分類,就是將具有某種共同特性或特征的信息歸并在一起,把不具有共性的信

  息區(qū)分開來的過程。

  信息分類的主要方法有:

  1.地區(qū)分類法:根據地區(qū)劃分信息的方法。

  2.時間分類法:根據時序劃分信息的方法。

  3.內容分類法:根據內容劃分信息的方法。

  4.主題分類法:根據主題劃分信息的方法。

  5.綜合分類法:以地區(qū)、時間、內容、主題為依據,劃分信息的一種綜合方法,它還可

  以進一步細分為時間地區(qū)分類法、內容地區(qū)分類法等。

  (三)信息的存儲

  信息存儲即建立信息庫,是指將有參考價值的各種信息采用相應的方法和載體存儲起來,以備使用。

  信息存儲有利于集中管理信息資料,有利于開發(fā)高層次的管理信息,有利于充分利用信息資源,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1.信息存儲的程序

  (1)登記。是為了建立存入的信息資料而做的完成記錄。登記可分為總括登記和個別

  登記兩種?偫ǖ怯浺话阒坏怯洸厝藘詳(shù)、種類及總額等,反映一個信息庫內所藏人信息資料的全貌。個別登記是對每一類、每一份、每一冊信息資料的詳細記錄,以便掌握各類信息資料全貌的具體情況。登記的作用是掌握藏入信息資料的變化情況,發(fā)現(xiàn)漏缺,以便補充配套。

  (2)編碼。是將一種信息形式轉化成另一種信息形式的過程。信息工作中,通常把文

  字信息轉化成字母或數(shù)字信息。編碼是實現(xiàn)信息轉換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實現(xiàn)計算機處理的橋梁。信息資料的編碼過程一般是:分析編碼的信息資料,選擇最佳的編碼方法,確定數(shù)碼的位數(shù)。在信息工作實踐中,信息資料的編碼方法有多種,運用最廣泛的是分類流水編碼法。

  (3)排列?茖W的存放排列對信息資料的查找利用尤為重要。

  通常的排列方法有三種:①按來源部門排列,即按信息資料的來源地區(qū)和部門(結合時間順序)依次排列。其優(yōu)點是便于查找信息源,但需要較大的存放空間。②按內容排列,即將信息資料按內容分類后依次排列,便于查找利用。③按形式排列,便于做到存放整齊;如果按信息資料的載體形式來存放,又便于按不同載體的特性來妥善保管。

  2.信息存儲的方式

  (1)從技術方式上來說,有五種:①文字紙張存儲技術。這種傳統(tǒng)的存儲技術所占空間大,需要人員多,查找和使用都很不方便,而且紙張又易發(fā)霉損壞,因此,這種存儲技術已越來越不適應信息社會的需求。②縮微存儲技術,即用光電攝錄裝置把以紙張為信息載體的各種文獻資料進行高密度縮小化制成縮微品的技術。③聲像存儲技術,即將信息通過錄音或錄像記錄存儲,它包括“聲”“像”兩部分。④光盤移動硬盤存儲技術,有較大的存儲容量。⑤電子計算機存儲技術,即用計算機的內外存儲器存儲信息的技術。

  (2)從存儲手段上說,有兩種:①手工存儲,是指以文字卡片或書本為載體的、完全

  靠手工操作的存儲。它需要有一定的設備,包括卡片柜、存儲庫房以及空調、消防器材、自動測溫測濕儀、去濕機、清掃儀、吸塵器和防盜報警裝置等一系列輔助設備。手工信息的存儲要按照一定的方法、系統(tǒng)依次排架,排架有分類排架和形式排架兩種。分類排架是按照信息分類來排列信息的方法。形式排架是按照信息外部特征順序排列信息的方法,其中又有登記號排架法和固定排架法兩種。②計算機存儲。它需要建立清潔明亮、高達寬敞、溫度恒定、防火防盜、防曬防潮的計算機房和信息庫房,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購置不同功能和應用特點的計算機以及大量的用于存儲信息的磁盤和移動硬盤。

  3.信息存儲的要求

  (1)存儲的信息要有價值。要存儲已做處理的、對機關單位的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和長

  效作用的有價值的信息。

  (2)存儲信息要方便利用。存儲的目的是為了利用,方便利用的關鍵是便于檢索,這

  就要求信息存儲按信息檢索的要求進行,要滿足集中化、有序化、科學化和實用性的要求。

  (3)存儲信息的現(xiàn)代化。計算機技術、激光技術、全息攝影技術等新技術的發(fā)展,使

  存儲信息的密度大大增加,可以極大地節(jié)省存儲空間,有效地存儲信息,也有利于實現(xiàn)信息

  存儲的集中化和高速化。因此應盡可能利用現(xiàn)代化的存儲手段,實現(xiàn)信息存儲的現(xiàn)代化。

  (四)信息的應用

  信息應用是指有意識地運用獲得的信息去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信息應用是信息管理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信息管理的根本目的。教師在信息應用時要遵循一下原則:

  1.目的性原則:信息應用要有目的,不隨意和盲目。

  2.準確性原則:信息應用要準確,不使用錯誤信息和虛假信息。

  3.時效性原則:信息應用要注意時效,不使用過時信息。

  4.輔助性原則:信息應用只是教學的輔助和補充,不能代替教學過程。

  四、教育測量☆☆☆

  (一)教育測量概述

  教育測量就是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學業(yè)成績、興趣愛好、思想品德以及教育措施上許多問題的數(shù)量化測定。測量要具備單位、參照點、量具。教育測量中所使用的量具多以文字試題的形式出現(xiàn),也有以圖形、符號、操作要求形式出現(xiàn)。

  【知識拓展】

  測驗是指通過一定的儀器和試題所引起的受測者的行為樣本進行測量的系統(tǒng)程序。

  測驗作為教育測量的主要工具,可按不同標準加以分類:

  1.按測驗的功用分為:學績測驗、能力測驗、人格測驗;

  2.按測驗的目的分為:診斷性測驗、形成性測驗、終結性測驗;

  3.按解釋分數(shù)的方法分為:常模參照測驗和目標參照測驗。良好的測驗應符合以下要求:

  1.試題的類型應與測量的目的相適應;

  2.試題應具有代表性;

  3.試題應有適當?shù)碾y度和區(qū)分度;

  4.試題的表述要明晰、準確,不會引起被試者對試題的誤解;

  5.測驗的結果要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

  6.測驗要宜于實施,易于評分,便于統(tǒng)計檢驗,在人力、物力和時間方面,符合經濟性原則。

  (二)教育測量數(shù)據的分析與處理

  教育測量所獲得的信息是數(shù)據,需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對這些數(shù)據進行分析處理。

  1.數(shù)據類型

  (1)類別數(shù)據

  通過稱名量表獲得的數(shù)據,數(shù)據只代表“類”,沒有大小、多少之別。例如,以“1”代表城鎮(zhèn),“2”代表農村,這里的“1”和“2”不代表大小,只代表類別。這種數(shù)據不能直接進行數(shù)字運算,需要轉化為計數(shù)數(shù)據方能進行統(tǒng)計處理。

  (2)順序數(shù)據

  通過順序量表獲得的數(shù)據,數(shù)據有大小、高低之分,可根據程度做一個順序的排列。例如,考試成績的“優(yōu)”“良”“中”“差”的區(qū)別,分別以“4”“3”“2”“1”來代表。這種數(shù)據就是有順序的,但數(shù)據間沒有相等單位,不能直接進行數(shù)學四則運算。

  (3)差距數(shù)據

  通過等距量表獲得的數(shù)據,數(shù)據有等距單位,可以進行加減運算,但沒有絕對零點,故不能做比率陳述。例如,學生綜合評價分數(shù),張三“90 分”,李四“80 分”,兩者之間分數(shù)差距不代表兩個學生擁有某類知識的比率關系。

  (4)比率數(shù)據

  通過比率量表獲得的數(shù)據,數(shù)據不僅有等距單位,也有絕對零點,可以進行四則運算。

  例如,學生的升高、體重。

  2.數(shù)據描述

  對測量所獲得的數(shù)據進行客觀的整理,使其條理化,能夠清晰地反映出現(xiàn)觀察對象的特征。描述方法有以下幾種:

  (1)制作統(tǒng)計表

 、俑拍睿阂员砀裥问秸碛蓽y量所獲得的數(shù)據,用來反映觀察對象的性質或特征。

  ②結構四要素:

  a.標題:統(tǒng)計表內容所描述的對象。

  b.標目:數(shù)據所要說明的項目,分主語和謂語,主語是統(tǒng)計表反映的對象,謂語是說明

  主語的統(tǒng)計指標。標目有橫標目和縱標目,習慣上把主語放在橫標目上,謂語放在縱標目上。

  c.線條:用來分割標目,放入數(shù)據。

  d.數(shù)據:測量所得的數(shù)據。

 、刍窘Y構格式

 查看更多試題內容請點擊下載:

  【焚題庫】2019教師資格證考試題庫【歷年真題+章節(jié)題庫+考前密訓試題】

加入2019年教師資格證考試交流群648031666。教師資格考試報名 ,還能和考友一起學習交流!

12
責編:limingjuan2018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
汝阳县| 开平市| 永吉县| 高雄县| 拉萨市| 昂仁县| 库尔勒市| 凤翔县| 顺平县| 化隆| 山西省| 汽车| 永州市| 东山县| 东源县| 天气| 通辽市| 福泉市| 广河县| 班戈县| 师宗县| 开原市| 即墨市| 兴安县| 堆龙德庆县| 宣城市| 富顺县| 大姚县| 日土县| 清远市| 鄢陵县| 鸡东县| 金沙县| 开阳县| 湟中县| 枣阳市| 丰镇市| 深圳市| 庆安县| 铅山县| 涟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