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統(tǒng)考地區(qū)

省考地區(qū)

當前位置:考試網 >> 教師資格證 >> 中學 >> 中學教育學 >> 模擬試題 >>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學》第八章:德育知識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學》第八章:德育知識_第2頁

來源:考試網  [ 2019年05月07日 ]  【
 第八章 德育知識

  一、填空題

  1、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2、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3、學習輔導、生活輔導和擇業(yè)輔導

  4、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內容和方法

  5、社會通過教師向學生提出的道德要求與學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

  6、組織活動和交往

  7、動之以情、持之以恒、導之以行

  8、政治課與其他學科教學,課外活動與校外活動,勞動,共青團活動,班主任工作等等

  二、名詞解釋

  1、學校德育: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發(fā)展的規(guī)律與需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社會思想道德影響,并通過受教育者品德內部矛盾運動,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動。

  2、陶冶法:是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品德的方法。有人格感化、環(huán)境陶冶和藝術陶冶等。

  3、說服法: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包括講解、談話、報告、討論、參觀等。

  三、選擇題

  1-5:DDABC 6-7:BA

  四、簡答題

  1、簡述學生的知、情、意、行諸因素統(tǒng)一發(fā)展的規(guī)律。

  答:(1)知、情、意、行是構成思想品德的四個基本要素。(2)知、情、意、行之間的關系及其發(fā)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持之以恒、導之以行。

  2、簡述德育過程中活動和交往 的主要特點。

  答:(1)具有引導性、目的性和組織性。(2)不脫離學生學習這一主導活動和主要交往對象的教師和同學。(3)具有科學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學生品德形成發(fā)展規(guī)律和教育學、心理學原理組織的。

  3、簡述德育過程的學生思想內部矛盾轉化規(guī)律。

  答:(1)德育過程既是社會道德內化為個體的思想品德的過程,又是個體品德外化為社會道德行為的過程。(2)要實現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轉化,外因是條件,內因是根據,外因是通過內因而起作用的。(3)德育過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統(tǒng)一過程。

  4、簡述德育過程有哪些規(guī)律可以遵循。

  答:(1)學生的知、情、意、行諸因素統(tǒng)一發(fā)展的規(guī)律。(2)學生在活動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規(guī)律。(3)學生思想內部矛盾轉化規(guī)律。(4)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長期性和反復性規(guī)律。

  五、論述題

  提示:貫徹:疏導原則;違背: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原則。

12
責編:LJM456888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
宁强县| 七台河市| 通城县| 乌海市| 宾川县| 呼和浩特市| 富裕县| 永川市| 定安县| 扎鲁特旗| 大埔区| 社会| 三都| 彰化县| 平顶山市| 南昌县| 鹿邑县| 宁远县| 大关县| 永城市| 南阳市| 罗定市| 灵山县| 蓝山县| 阿克陶县| 龙山县| 虹口区| 汝阳县| 嘉义县| 金堂县| 卫辉市| 龙山县| 科技| 东安县| 沽源县| 类乌齐县| 万载县| 南丹县| 乡城县| 江安县| 嘉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