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國臺灣地區(qū)的土地權利體系不包括( ).
A.典權
B.借用權
C.地上權
D.地役權
【答案】B
【解析】臺灣的土地權利體系有所有權、典權、抵押權、地上權、永佃權、地役權等.借用權屬于日本的土地權利的內容.
12.《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草案))的說明》明確指出,征收主要是( )的改變.
A.所有權
B.使用權
C.轉讓權
D.收益權
【答案】A
【解析】征收是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照法定程序將集體土地轉為國有,并給被征地的農民集體和個人合理補償和妥善安置的法律行為.征收是將集體土地變?yōu)閲型恋氐男袨?是所有權的改變.
13.DA市為了促進城市現(xiàn)代化建設,準備擴大城市規(guī)模,征收耕地l00公頃建設城市中心商業(yè)區(qū).根據(jù)規(guī)定,該規(guī)劃應當經過( )批準.
A.國務院
B.省級人民政府
C.省級土地管理部門
D.市人民政府
【答案】A
【解析】根據(jù)《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條規(guī)定,征收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三十五公頃的,由國務院批準.
14.農村和城市郊區(qū)中已經被國家依法征收為國有的土地屬于( )所有.
A.集體
B.國家
C.城市
D.農村集體經濟
【答案】B
15.下列不屬于我國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的土地用益物權的是( ).
A.土地承包經營權
B.建設用地使用權
C.永佃權
D.宅基地使用權
【答案】C
【解析】用益物權是指對他人所有的物享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根據(jù)我國《物權法》的規(guī)定,我國現(xiàn)行法律中的用益物權包括: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地役權.我國法律在宋代以至民國時代對于永佃權有所規(guī)定,現(xiàn)行法律中無該方面的規(guī)定.
16.以下關于土地權屬爭議處理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我國法律鼓勵當事人平等協(xié)商解決糾紛
B.協(xié)商不能解決的,可以依法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鄉(xiāng)級政府提出處理申請
C.當事人不可以不通過行政處理,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D.起訴至法院的案件,作為民事訴訟案件處理
【答案】D
【解析】起訴至法院的案件,作為行政訴訟案件處理
17.下列不屬于土地侵權民事責任的形式有( ).
A.停止侵害
B.排除妨礙
C.恢復原狀
D.賠禮道歉
【答案】D
18.下列不屬于土地權屬爭議調處的法律依據(jù)有( ).
A.《土地改革法》
B.《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簡稱"六十條")
C.《國家建設征用土地條例》
D.《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土地管理、制止亂占耕地的通知》
【答案】D
19.從我國土地產權制度的發(fā)展看,以下( )的論述是不正確的.
A.1950年土地改革初步確立了農民土地所有制
B.《六十條》鞏固了集體土地"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所有制制度
C.解放初期確立了農民集體土地所有制和國家土地所有制
D.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了農民土地私有制和國家土地所有制
【答案】C
20.以下關于確定土地他項權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國有電力、通訊設施用地屬于國家所有
B.國有電力通訊桿塔占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未辦理征用手續(xù)的,土地仍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對電力通訊經營單位可確定土地使用權
C.平面交叉使用土地的,可以確定為共有土地使用權;也可以將土地使用權確定給主要用途單位,次要單位確定他項權利
D.地面與空中、地面與地下立體交叉使用土地的(樓房除外),土地使用權確定給地面使用者,空中和地下可確定為他項權利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