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應隨宗地變更而隨時更改。
A.地籍鉛筆原圖
B.地籍二底圖
C.鉛筆原圖藍曬圖
D.鉛筆原圖復印圖
答案:B
解釋:地籍鉛筆原圖做永久保存資料完整,在地籍二底圖變更,用紅色筆標明,但一宗地變更兩次或全圖變更數(shù)量超過1/3時,應重新繪制二底圖;當一幅圖內(nèi)或一個街坊宗地變更面積超過1/2時,應進行基本地籍圖的更新測量,重新測繪地籍鉛筆原圖。
12.當一幅圖內(nèi)或一個街坊宗地變更面積超過( )時,應重新測繪地籍圖。
A.1/4
B.1/3
C.1/2
D.3/4
答案:C
13.在變更地籍測量時,無論變更宗地界址是否發(fā)生變化,都應當重新繪制( )。
A.宗地草圖
B.宗地圖
C.地籍圖
D.二底圖
答案:B
14.在宗地圖變更時,原宗地圖處理方法是( )。
A.直接在原宗地圖上劃改,繼續(xù)使用
B.復制原宗地圖保存,直接在原宗地圖上劃改
C.原宗地圖不得劃改,加蓋“變更”字樣印章保存
D.復制原宗地圖,在復制宗地圖上劃改
答案:C
解釋:原宗地圖作為歷史資料保存。
15.城鎮(zhèn)初始地籍調(diào)查成果實行( )。
A.一檢一驗制
B.二檢一驗制
C.三檢一驗制
D.三檢二驗制
答案:C
16.地籍圖上表示建筑物時,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非永久性建筑物如棚、簡易房可舍去
B.附屬建筑物如不落地的陽臺、雨篷及臺階等可舍去
C.建筑物的細部如墻外磚柱等或較小的裝飾性細部可舍去
D.大單位大面積的臺階、有柱的雨篷可舍去
答案:D
解釋:地籍圖主要反映的是重要的地籍要素和重要的地物。
17.一般在地籍圖上不用注記的地籍號是( )。
A.區(qū)縣編號
B.街道號
C.街坊號
D.宗地號
答案:A
18.基本地籍圖分幅編號按圖幅( )坐標數(shù)編碼。
A.東北角
B.東南角
C.西南角
D.西北角
答案:C
19.在地籍圖上地籍號以分式表示,其中分母表示( )。
A.地類號
B.宗地號
C.面積
D.界址點號
答案:A
解釋:分子為宗地號,分母為地類號。
20.宗地內(nèi)部與界址邊不相鄰的地物點,不論采用何種方法勘丈,其點位中誤差不得大于圖上( )毫米。
A.±0.4
B.±0.3
C.±0.5
D.±0.7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