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關于公法和私法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民事法律是私法而不是公法
B.公法的目的在于保護、救濟私法
C.公法的效力高于私法
D.私法自治,原則上國家不得直接干預私法法律關系
答案:C
解析:公法的效力不一定高于私法。
12.關于人身關系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人身關系以特定的人身利益為內容
B.人身關系不可與特定的主體相分離而變更、繼承
C.人身關系的變化可能引起財產關系的變化
D.部分人身關系直接具有財產性質
答案:D
解析:人身關系以特定人身利益為內容,不直接具有財產性質。財產關系的主體可以依法或依約定變更、繼承,但是除法律規(guī)定外,人身關系卻不可與特定主體相分離而變更、繼承。
13.下列民事法律事實中,不屬于事件的是( )。
A.自然災害 B.自然人的死亡 C.婚姻登記 D.時間的經過
答案:C
解析:事件是指不直接包含當事人意志的法律事實。這些事實的出現(xiàn)與否,是當事人本身無法預見或控制的。能夠產生民事法律關系的事件一般有:①自然人的死亡;②發(fā)生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的事實;③時間的經過的法律事實。
14.于某養(yǎng)了一條寵物狗,每日由其保姆呂某負責在小區(qū)內遛狗。某日,小區(qū)里的范某在呂某遛狗時用石塊砸了該狗,狗受驚后咬傷了正在玩耍的兒童朱某。朱某被狗咬傷,應當由( )承擔民事責任。
A.于某 B.范某 C.呂某 D.于某和呂某共同
答案:B
解析:《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七條規(guī)定:“飼養(yǎng)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由于受害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動物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擔民事責任;由于第三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第三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15.李某是17周歲的高中生,經常利用課余時間打工掙零用錢。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李某( )。
A.屬于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B.應被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C.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D.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答案:B
解析: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16.劉某將油漆放在孫某家中,由其代為保管。孫某在裝修房屋時誤將劉某的油漆當作自己的,在自己的房屋上進行粉刷。對粉刷后的油漆所有權歸屬,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孫某利用油漆的行為屬于侵權行為,不能取得粉刷后的油漆所有權
B.孫某的行為屬于不當?shù)美,不能取得粉刷后的油漆所有?/P>
C.劉某可以行使物權返還請求權,恢復其對油漆的所有權
D.孫某依法取得粉刷后的油漆所有權,但應向劉某支付相應價款
答案:D
解析:誤將劉某的油漆當作自己的,屬于善意取得。受讓人在取得財產時出于善意,則受讓人依法取得該項財產的所有權,原所有人只能請求占有人賠償損失,而不得要求受讓人返還該項財產。
17.夏某在租賃程某房屋期間,未經程某同意私自在所租賃的房屋中安裝了一臺空調。租賃期滿,夏某將房屋返還給程某時要求程某支付購買空調的價款,而程某要求夏某拆除空調,恢復原狀。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程某基于添附規(guī)則,取得空調所有權,應當支付價款
B.夏某未經程某同意私自安裝空調,應當拆除
C.夏某作為空調的所有權人有權決定是否拆除
D.夏某只能向程某要求支付空調折舊后的部分款項
答案:B
解析:由于物權的特殊特點,法律為保障物權人對其物的支配權,也賦予權利人不同于一般債權保護方法,物權主體具有請求他人返還原物、排除妨礙、恢復原狀的權利。這些權利在民法上通稱為物上請求權。
18.周某與秦某簽訂了一份買賣房屋的協(xié)議。協(xié)議簽訂后,周某為了確保未來取得房屋所有權,可以向有關登記機構申請( )。
A.變更登記 B.異議登記 C.預告登記 D.撤銷登記
答案:C
解析:《物權法》第20條規(guī)定,“當事人簽訂買賣房屋或者其他不動產物權的協(xié)議,為保障將來實現(xiàn)物權,按照約定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預告登記。”
19.姜某因出國,將自己的一臺電腦交由胡某暫時保管。在姜某出國期間,胡某與并不知情的劉某就買賣該臺電腦簽訂了書面協(xié)議。此后,劉某支付了合同約定的價款,并約定在支付價款后第5日胡某交付電腦。但是,在第3日姜某發(fā)現(xiàn)此事,當即要求胡某返還該臺電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劉某對胡某不是該臺電腦的所有權人并不知情,構成善意取得
B.劉某基于書面協(xié)議取得的電腦的所有權應當予以保護
C.劉某已經支付了對價,應當取得該臺電腦的所有權,
D.該行為不構成善意取得,劉某不能取得該電腦的所有權
答案:D
解析: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106條的規(guī)定,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包括:1.受讓人須是善意的;2.受讓人必須支付了合理的價款;3.受讓人已經占有了該財產。以上三項條件,必須同時具備,否則不構成善意取得。
20.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住宅小區(qū)內的業(yè)主將住宅改為經營性用房,除遵守法律、法規(guī)和管理規(guī)約之外,還應當經( )同意。
A.業(yè)主委員會 B.物業(yè)管理公司
C.有利害關系的業(yè)主 D.全體業(yè)主
答案:C
解析:《物權法》第77條規(guī)定:“業(yè)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guī)以及管理規(guī)約,將住宅改變?yōu)榻洜I性用房。業(yè)主將住宅改變?yōu)榻洜I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guī)以及管理規(guī)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yè)主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