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各地
資訊
當前位置:中華考試網(wǎng) >> 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 >> 客觀題卷一 >> 卷一模擬題 >> 2018年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二卷)精選題二

2018年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二卷)精選題二_第3頁

來源:中華考試網(wǎng)   2018-03-01   【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單行刑法是針對某種或者某幾種犯罪和刑罰單獨制定的專項刑事法律,目前有效的僅此一個。附屬刑法是指非刑事法律中有關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規(guī)定。

  2.答案:D。汽車解釋為包括大型拖拉機,顯然超出了字面含義,是一種擴大的解釋。

  3.答案:A。罪刑法定原則的派生原則之一就是禁止重法溯及既往。題干中的情形是對禁止重法溯及既往的貫徹,同樣是對罪刑法定原則的體現(xiàn)。

  4.答案:ABD。罪刑法定原則的派生原則是禁止重法溯及既往,不禁止有利于行為人的事后法,因此C項說法有失片面。

  5.答案: B.某甲屬于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人員,根據(jù)刑法第11條規(guī)定,此類人員刑事責任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6.答案 A 我國刑法第12條第2款規(guī)定,本法施行以前,依照當時的法律已經(jīng)作出的生效判決,繼續(xù)有效。從舊兼從輕原則只是適用于“未決案”,對于“已決案”不能因為法律變化為理由申訴。

  7.答案 C 毒品犯罪屬于國際條約規(guī)定的犯罪,根據(jù)普遍管轄原則,中國可以對之行使普遍管轄權。對于國際犯罪的處理適用“或起訴或引渡”原則。

  8.答案:B。未完成形態(tài)屬于修正的犯罪構成,對應于基本的犯罪構成。根據(jù)犯罪構成形態(tài)方面的特點,犯罪構成分為:基本的犯罪構成+修正的犯罪構成。基本的犯罪構成是指刑法分則規(guī)定的既遂犯(完成形態(tài))的犯罪構成。修正的犯罪構成主要包括未完成形態(tài)與共同犯罪。

  9.答案:B。犯罪行為直接指向的人或者物屬于犯罪對象。犯罪對象是犯罪客體的外在表現(xiàn),承載著社會利益關系。任何犯罪都有犯罪客體,但只有部分犯罪有犯罪對象。

  10.答案:A。無行為即無犯罪,犯罪的認定必須具備危害行為的認定。危害結果、犯罪目的是某些犯罪必備的要件。犯罪動機不是犯罪構成要件,一般只影響量刑。

  11.答案:D、A、B項是違反禁止性規(guī)范的積極行為,是作為形式的危害行為;C項是積極拐賣兒童行為,是作為形式的危害行為。D項是應當履行撫養(yǎng)義務,而沒有履行,屬于違反命令性規(guī)范的不作為。

  12.答案:B。純正不作為犯是只能以不作為的危害行為形式構成的犯罪,遺棄罪是應當積極履行自己的撫養(yǎng)義務,但是拒不履行,是純正不作為犯。

  13.答案:ABCD。ABC全部為生活上的因果關系,而不是刑法上的因果關系。D為迷信犯,迷信犯的客觀行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能對外界造成危害結果,是不具有社會危害性的,因而不屬于刑法意義上的危害行為。

  14.答案:B、C。

  15.答案: A、B、C、D本題主要涉及上述單位犯罪的法律特征問題。D項,抗稅罪只能是自然人犯罪。

  16.答案:D。從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情況來看,單位犯罪雖然主要是故意犯罪,但并不排除單位也可以構成過失犯罪,如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等,因此,A選項存在著以偏概全的錯誤;單位犯罪雖然大多是以牟利為目的的犯罪,但也存在著不以牟利為目的的單位犯罪,如一些過失單位犯罪,即不是以牟利為目的的單位犯罪,另外,即使在故意犯罪中,也存在著不以牟利為目的的犯罪,如違規(guī)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隱匿、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罪等,故,B選項也不是正確選項。雖然我國刑法對單位犯罪采用以雙罰制為主的處罰原則,即既處罰單位,也處罰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但在刑法中也規(guī)定有不少的只處罰直接責任人員的單位犯罪。因此,C選項也存在著以偏概全的邏輯錯誤。在我國刑法中,有些單位犯罪并不對單位判處刑罰,而只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進行處罰,如上述的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私分國有資產(chǎn)罪、私分罰沒財物罪等都規(guī)定只處罰自然人。故D選項的內容是與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情況相吻合的,是正確選項。

  于犯罪行為是否符合刑法所規(guī)定的某種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而不能取決于犯罪目的是否實

  17.答案:A。間接故意對危害結果持放任態(tài)度,過于自信的過失對危害結果的發(fā)生持排斥態(tài)度,過于自信的認為可以避免危害結果的發(fā)生。

  18.答案:AC。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過實施某種犯罪行為實現(xiàn)某種犯罪結果的心理態(tài)度。在有些犯罪中,刑法規(guī)定必須具有某種目的,否則不構成犯罪或者不構成某種犯罪。因此,犯罪目的具有決定某些犯罪成立與否的作用,故A選項是正確的。犯罪既遂與否取決現(xiàn),因此,B選項不是正確選項。行為人在實施犯罪行為時是否具有某種特定目的,能夠決定某些犯罪的性質,如如果以牟利為目的而出版淫穢物品的,構成出版淫穢物品牟利罪,而如果以傳播為目的,則構成傳播淫穢物品罪。因此,C選項是正確選項。犯罪人的行為是否構成共同犯罪,取決于是否具有共同故意和共同行為,目的不能起到是否成立共同犯罪的作用。故D選項也不是正確選項。

  19.答案:A。刑法中的錯誤可以分為法律認識錯誤和事實認識錯誤。所謂法律認識錯誤是指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什么犯罪以及應當受到什么樣的刑罰處罰所產(chǎn)生的錯誤理解。甲誤認為自己的行為不是法律上的犯罪行為,但不影響對其刑事責任的追究。

  20.答案:C。A項自動放棄犯罪,屬于犯罪中止;B項已經(jīng)齊備了分則拐賣兒童罪的構成要件,屬于既遂;C項是犯罪預備;D項是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屬于未遂。

  21.答案:C。搶劫罪的實行行為包括人身強制和非法取財兩個危害行為,往他人飲料中投放麻醉藥即是實施的控制他人人身的強制行為,已經(jīng)著手實行行為。甲乙丁都是實施的犯罪預備行為,尚未著手實行行為。

  22.答案:D。A項屬于犯罪預備;B項屬于犯罪預備;C項屬于犯罪既遂。

  23.答案:B。甲在犯罪預備階段自動放棄犯罪,屬于犯罪中止。

  24.答案:D。乙未滿16周歲,不具備實施盜竊罪的刑事責任年齡,因此不符合共同犯罪的主體條件,只能是甲的犯罪工具。甲是間接正犯,利用未成年人作為工具實施盜竊罪,屬于實行犯。

  25.答案:CD。甲去乙的別墅盜竊而請熟悉乙家的丙為其標圖,已顯示丙對甲的犯罪意圖明知且為其提供了圖紙,成立幫助犯。注意乙的幫助行為不僅有提供幫助的可能性,而且在精神上使甲入室盜竊時心理上更為容易,也存在精神幫助,所以二人成立盜竊罪的共同犯罪,甲是主犯、丙是從犯。入戶盜竊并非是法定的從重處罰情節(jié)

  26.答案:C!缎谭ā返25條明確規(guī)定,共同過失不屬于共同犯罪。A項中應單獨認定甲、乙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B項中的甲屬于事前無通謀的事后窩藏包庇行為,不成立共同犯罪!缎谭ā返198條明確規(guī)定,保險事故的鑒定人、證明人、財產(chǎn)評估人故意提供虛假的證明文件,為他人詐騙提供條件的,以保險詐騙罪的共犯論處,不構成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故C選項正確。D選項中的甲也是一種事前無通謀的事后幫助行為,構成瀆職罪中的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刑法》第417條)。

  27.答案:ABCD。本題中,A項是“共謀而未行者”不影響共犯成立。B項需注意“共謀共雇”行為,表面上似乎二者客觀行為的內容不同,但實際上二者有共同的犯罪故意,乙不僅有自己走私毒品的故意也有幫助錢某走私淫穢物品的故意,同理錢某也是如此。最終,二者都需要以走私毒品罪和走私淫穢物品罪并罰。C項中丙與孫某是臨時起意,故意內容也十分明確,但是不要誤以為是同時犯。D項屬于一方直接故意、一方間接故意的共同犯罪問題。

  28.答案:B。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關于共同犯罪形式方面的問題。國家工作人員與普

  通公民相勾結,由普通公民收受他人財物,國家工作人員為行賄人謀取利益,雖然普通公民本身不能單獨構成受賄罪,但其與國家工作人員相互勾結,使自己的行為成為受賄罪的一個組織部分,與國家工作人員有受賄的共同故意,能成立共同犯罪,故D選項不正確。受賄罪是一個人可以實施的犯罪,法律沒有規(guī)定受賄罪的實施必須二人以上,因此,不屬于必要的共同犯罪,故A選項錯誤。題干中的國家工作人員與普通公民之間沒有形成犯罪集團,故C選項也不正確。受賄罪是一人可以實施的犯罪,而在該案中由二人以上實施,屬于任意的共同犯罪,故B選項是正確選項。

  29.D。在共犯理論中,共犯人分為兩大類:正犯和共犯(狹義上的)。正犯即實行犯,共犯是對于正犯而言的,包括組織犯、幫助犯、教唆犯。實行犯、教唆犯、幫助犯和組織犯是從犯罪分工的角度對共同犯罪人的理論分類,而從作用大小的角度則有主犯、從犯和脅從犯的分類。教唆犯、幫助犯均屬于狹義的共犯,基于犯罪分工同一分類準則的排他性,在一起共犯中,教唆犯不可能是實行犯,也不可能是幫助犯。所以說“教唆犯不可能是實行犯,但可能是幫助犯”是片面的,故B項說法錯誤。

  共犯中,如果被教唆的人對被教唆的犯罪行為產(chǎn)生誤解,實施了其他犯罪,或者在犯罪時超出了被教唆之罪的范圍,則教唆犯只對自己所教唆的犯罪承擔責任,故A項中只成立強奸罪的教唆犯且屬于未遂,其對搶奪罪不負刑事責任。

  教唆他人實施犯罪行為的,一般以總則教唆犯理論處理。但是刑法分則對某些特定教唆行為有特殊規(guī)定的,分則特殊規(guī)定優(yōu)先適用,如《刑法》第353條第1款規(guī)定了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毒罪,即對于.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應成立教唆他人吸毒與即單獨成立犯罪,而不再成立教唆犯,故C項說法錯誤。

  至于D項,教唆犯的教唆行為在共犯中常常是犯罪的起因,可謂主謀,原則上應認為是主犯。幫助犯一般所起的作用都是輔助,一般作為從犯或脅從犯對待。

  30.D。根據(jù)《刑法》第303條第1款的規(guī)定,以營利為目的,聚眾或者以為業(yè)的,構成罪。本題中,甲長期以(所得為主要生活來源,故符合本條規(guī)定的“以為業(yè)”,從而構成罪。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關于審理搶劫、搶奪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7條關于搶劫特定財物行為的定性的規(guī)定,搶劫賭資、犯罪所得的贓款贓物的,以搶劫罪定罪(但僅以其所輸賭資或所贏賭債為搶劫對象的原則上除外),因此,甲搶劫賭徒乙的賭資的行為構成搶劫罪。甲搶劫財物得手后,為防止乙日后報案,又將其殺死,可謂另起犯意,又構成故意殺人罪。所以,對甲應以罪、搶劫罪、故意殺人罪數(shù)罪并罰。

  如果您還有國家司法考試2018報名、備考、培訓等相關信息想要咨詢,可以進入:595538012(QQ群),或直接點擊,會有在線專家為您解答。

報名入口 報名通道【6月下旬開通】

4437e6260396199c9bdd01.gif2018年國家司法考試網(wǎng)絡課程高清課件_導師領航_專家答疑

  相關推薦

  1.2018年司法考試《刑事訴訟》模擬練習題十套匯總

  2.2018年國家司法考試卷二基礎模擬題及參考答案10卷

  3.2018年司法考試二卷《刑法》模擬試題十套匯總

  4.2018年國家司法考試二卷《刑法》練習題第一至二十二章

  5.2018年司法二卷《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模擬題匯總

2017年司法考試(卷一)真題及答案 2017年司法考試(卷二)真題及答案
2017年司法考試(卷三)真題及答案 2017年司法考試(卷四)真題及答案

  推薦閱讀2018年國家司法考試題庫正式上線啦! 2018年國家司法考試報考指南

  2018司法考試網(wǎng)絡高清課堂:備考階段,常年招生,隨報隨學。統(tǒng)一服務熱線:4000-525-585 聯(lián)系速道 (凡涉及國家司法考試政策事項等問題可撥打電話咨詢)

>>>>在線報名<<<<

>>司考題庫:全真?、智能云、自由組卷、錯題收藏、專業(yè)答疑、終身使用<<

123
糾錯評論責編:chenzhu
考試題庫
熱點推薦»
  • 模擬試題
  • 歷年真題
  • 在線?
上犹县| 大余县| 江油市| 五莲县| 开平市| 潮安县| 五常市| 邵武市| 新蔡县| 恭城| 大名县| 祁阳县| 广昌县| 巴楚县| 新竹县| 左权县| 屏山县| 宾阳县| 曲水县| 阿图什市| 乌兰县| 乌拉特前旗| 红原县| 德保县| 敦化市| 明星| 英吉沙县| 临湘市| 获嘉县| 崇仁县| 英吉沙县| 昆明市| 兴和县| 左权县| 商洛市| 万州区| 兴仁县| 曲阜市| 瓦房店市| 新田县| 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