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于刑法的解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刑法》第201條規(guī)定,“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構成偷稅罪。甲據(jù)此認為,如果因為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三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構成偷稅罪。甲的解釋屬于反對解釋
B. 如果論理解釋的結論合理,則沒有必要采取文理解釋的方法
C. 根據(jù)罪刑法定原則,刑法禁止一切形式的類推解釋
D. 不利于被告人的擴大解釋并不違反罪刑法定原則
2. 對于1997年刑法典第116條中的“汽車”一詞,學理上往往解釋為包括作為交通工具使用的大型拖拉機,這一解釋屬于( )。
A 歷史解釋 B 當然解釋 C 限制解釋 D 擴張解釋
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李與賈是高中同學,高中畢業(yè)之后有十多年后沒有見面。某日在北京偶遇,兩人均特別激動,李某一拳打向賈某以示哥們情誼,不料賈某隨即倒地昏迷不醒,在被送往醫(yī)院的途中即死亡。經(jīng)法醫(yī)鑒定,賈某患有嚴重的脾腫大。李某從來沒有聽說過賈某患有這種疾病,李某的行為與賈某的死亡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
B. 高某花5000元新買的手機被一個小男孩宋某偷了,高某當場發(fā)現(xiàn)并追趕,在抓住宋某以后,宋某絲毫沒有悔改之意,并趁高某不注意欲掙脫逃走,高某一氣之下把宋某推到河中。宋某不會游泳,向高某呼救。高某是省二級游泳運動員,心想本來就是宋某偷東西在先,自己是受害者,于是沒有對宋某進行施救,宋某最終溺水身亡。高某的行為與宋某的死亡之間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C. 王某與辛某積怨已久,王某經(jīng)暗地調(diào)查得知辛某患有嚴重的心臟病。某日王某當眾侮罵辛某,辛某受到刺激,心臟病發(fā)當場死亡。由于辛某是特殊體質(zhì),故王某的行為與辛某的死亡之間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D. 劉某扒竊了田某的錢包后奪路狂奔,田某在其后緊追不舍,劉某慌不擇路,撞在了停在路邊的挖掘機上,身受重傷。田某的行為與劉某的重傷之間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4. 下列關于犯罪主體的案例,說法正確的是( )
A. 14周歲的甲搶劫了刑警的槍支,由于刑事責任年齡的原因,不承擔刑事責任
B. 15周歲的乙參與走私、運輸、制造毒品的,應承擔刑事責任
C. 14周歲的丙實施了綁架行為并殺害人質(zhì)的,丙雖不構成綁架罪,但應對故意殺人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
D. 15周歲的丁在拐賣****的過程中,與該****發(fā)生了性行為,丁對其行為不負刑事責任
5. 當我國的一輛國際列車行使到俄羅斯境內(nèi)時,俄羅斯人維爾沙文與美國人查理發(fā)生激烈爭執(zhí),維爾沙文將查理打成重傷。關于維爾沙文的犯罪行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應當適用俄羅斯刑法或者美國刑法
B. 應當適用我國刑法
C. 不能適用我國刑法
D. 可能適用我國刑法
6. 某甲是精神病人,一天突然持刀追殺某乙,將某乙逼到一間舊房子里,某乙無處可逃,順手抓起一個花瓶打向某甲,致某甲的眼睛受傷。某一點行為屬于( )
A. 故意傷害
B. 正當防衛(wèi)
C. 防衛(wèi)過當
D. 緊急避險
7. 關于罪刑相適應原則,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 罪刑相適應原則要求對同樣的犯罪行為必須處以相同的刑罰
B. 罪刑相適應原則要求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刑罰體系
C. 罪刑相適應原則要求刑罰與犯罪性質(zhì)、犯罪情節(jié)和罪犯的人身危險性相適應
D. 罪刑相適應原則要求在行刑中合理地運用減刑、假釋等制度
8. 甲上山打獵,在樹林里逛了半天一無所獲。正在甲焦急萬分之際,一只肥大的野兔出現(xiàn)在甲的視線范圍內(nèi),但是在野兔的附近有一隊春游的小學生。甲打獵心切,連發(fā)兩顆子彈均沒有打中野兔,其中一顆子彈與小女孩擦肩而過,將小女孩的肩膀擦破了皮。對于甲的行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故意殺人罪(未遂)
B. 故意傷害罪(未遂)
C. 故意傷害罪(既遂)
D. 不構成犯罪
9. 某日,甲誤認為自己遭到乙的不法侵害,因而對乙實行了防衛(wèi)行為,并致乙死亡。后查明,乙的行為沒有不法侵害的性質(zhì)。下列關于甲的行為性質(zhì)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可能是過失致人死亡罪或者意外事件
B. 可能是故意殺人罪或者意外事件
C. 可能是故意殺人罪或者防衛(wèi)過當
D. 可能過失致人死亡罪或者防衛(wèi)過當
10.甲于1997年8月實施了故意殺人行為,于2004年7月被抓獲歸案。在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中故意殺人罪定罪處刑標準、法定刑完全相同。對本案( )。
A.應適用1997年刑法
B.應適用1979年刑法
C.由審理本案的法院審判委員會決定適用1979年刑法還是1997年刑法
D.報請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適用1979年刑法還是1997年刑法
11.我國刑法分則對犯罪分類的主要根據(jù)是( )。
A.犯罪的一般客體
B.犯罪的同類客體
C.犯罪的直接客體
D.犯罪的對象
12.甲因為重男輕女,將妻子剛生下才3天的女嬰包裹好放在醫(yī)院門口,躲在一邊觀察。見有群眾圍觀、議論,便放心離開。第二天一早,甲又到醫(yī)院門口察看,見女嬰還在,但女嬰?yún)s因晚間氣溫過低被凍死。法官據(jù)此判決甲構成遺棄罪。甲的行為屬于( )。
A.純正的作為犯
B.不純正的作為犯
C.純正的不作為犯
D.不純正的不作為犯
13.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實施嚴重危害社會行為的( )。
A.不負刑事責任
B.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C.應當負完全的刑事責任
D.應當負刑事責任,但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14.根據(jù)我國的刑法學說和司法實踐,最有可能排除某種犯罪故意的認識錯誤是( )。
A.法律上的認識錯誤
B.對象認識錯誤
C.手段認識錯誤
D.客體認識錯誤
15.下列哪種情形,尚不能認為是犯罪行為?( )。
A.甲打電話邀約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實施搶劫
B.乙向其朋友趙某表示要殺掉仇人陳某
C.丙為了盜竊張某家財產(chǎn),毒死了張某家的看家犬
D.丁為方便對劉某實施搶劫,對劉某的活動規(guī)律進行跟蹤調(diào)查
16.下列行為中,應以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的是( )。
A.甲在與錢某爭吵中,突然抽出隨身攜帶的匕首向錢某刺一刀后揚長而去,致其重傷
B.乙在非法拘禁孫某過程中,使用暴力致孫某死亡
C.丙在綁架李某、向李某家屬勒索財物過程中,殺害李某
D.丁對公共建筑物放火,大火燒毀該建筑物,并且燒死二人
17.甲開辦一間小汽修店,因修理一進口轎車缺零配件,便于晚間在一停車場將一同型號小轎車備用輪胎一個(價值1200元)和發(fā)動機(價值50000元)拆下盜走,甲的行為( )。
A.構成盜竊罪和破壞交通工具罪,數(shù)罪并罰
B.構成盜竊罪和破壞交通工具罪,屬想象競合犯,從一重罪即破壞交通工具罪定罪處罰
C.只構成破壞交通工具罪
D.只構成盜竊罪
18.甲男(15歲)與乙女(13歲)在同一所中學上學,二人在參加校文體活動時相識并成為好友,關系日漸密切。某日二人在公園發(fā)生性關系時被發(fā)現(xiàn)。據(jù)甲交待,二人還曾在自己家中發(fā)生過一次性關系。甲、乙均表示是雙方自愿。乙的家長要求追究甲的刑事責任。經(jīng)調(diào)查二人確屬自愿且未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甲的行為( )。
A.構成奸淫****罪
B.構成****罪
C.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
D.構成猥褻兒童罪
19.趙某持刀闖入錢某家中,聲稱要割下錢某的一只耳朵以教訓她“與人通奸”的不忠行為,面對錢某的苦苦哀求,趙某將刀扔在錢某面前轉身離去。依照刑法規(guī)定,對趙某應如何處理?( )
A.應當不處罰
B.應當從輕處罰
C.應當減輕處罰
D.應當免除處罰
20.甲乙共同盜竊,乙在現(xiàn)場望風,甲竊取丙的現(xiàn)金3 000元。丙發(fā)現(xiàn)后立即追趕甲和乙,甲逃脫,乙被丙抓住后對丙使用暴力。致丙輕傷。甲與乙的行為構成何罪?( )
A.甲與乙只構成盜竊罪
B.甲與乙均構成搶劫罪
C.甲構成盜竊罪、乙構成故意傷害罪
D.甲構成盜竊罪、乙構成搶劫罪
21.李某因倒賣外匯于95年9月被法院以投機倒把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修改后的刑法實施以后,李某提出申訴,理由是現(xiàn)行刑法無此罪名,要求改判無罪。法院應當如何處理?( )
A.撤銷原判,改判無罪
B.釋放并給予國家賠償
C.駁回申訴,維持原判
D.考慮到李某已服刑2年,改判為有期徒刑2年并予釋放
22.路某(15歲)先后唆使張某(15歲)盜竊他人財物折價1萬余元;唆使李某(19歲)綁架他人勒索財物計2 000余元;唆使王某(15歲)搶劫他人財物計1 500元。路某的行為構成何罪?( )
A.盜竊罪
B.搶劫罪
C.綁架罪
D.搶劫罪、綁架罪
23.某醫(yī)院婦產(chǎn)科護士甲值夜班時,一新生嬰兒啼哭不止,甲為了止住其哭鬧,遂將仰臥的嬰兒翻轉成俯臥,并將棉被蓋住嬰兒頭部。半小時后,甲再查看時,發(fā)現(xiàn)該嬰兒已無呼吸,該嬰兒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經(jīng)醫(y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鑒定,該嬰兒系俯臥使口、鼻受壓迫,窒息而亡。甲對嬰兒的死亡結果有何種主觀罪過?( )
A.間接故意
B.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過失
D.過于自信的過失
24.宋某持三角刮刀搶劫王某財物,王某奪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將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頭部著地,當即昏迷。王某隨后持三角刮刀將宋某殺死。關于王某行為的性質(zhì),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
A.根據(jù)刑法第20條第3款,王某將搶劫犯殺死,屬于正當防衛(wèi)
B.王某的行為屬于防衛(wèi)過當
C.王某前面的行為是正當防衛(wèi),后面的行為是防衛(wèi)過當
D.王某前面的行為是正當防衛(wèi),后面的行為是故意殺人
25.甲外出時在自己的住宅內(nèi)安放了防衛(wèi)裝置。某日晚,乙撬門侵入甲的住宅后,被防衛(wèi)裝置擊為輕傷。甲的行為是什么性質(zhì)?( )
A.故意傷害罪
B.正當防衛(wèi)
C.防衛(wèi)不適時
D.民事侵權行為,不構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