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
1、
以反復發(fā)作性干咳、胸悶為主要癥狀的疾病是
A、支氣管哮喘
B、支氣管異物
C、支氣管肺炎
D、支氣管結(jié)核
E、支氣管肺癌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支氣管異物有三個典型特征:氣喘哮鳴、氣管排擊音、氣管撞擊感;支氣管
肺炎一般不會出現(xiàn)胸悶;支氣管結(jié)核起病緩慢,癥狀多樣、缺乏特異性;肺癌一般是刺激性
咳嗽,本題中只有支氣管哮喘是以反復發(fā)作性干咳、胸悶為主要癥狀的疾病。
2、
下列疾病中,最常表現(xiàn)為呼氣性呼吸困難的疾病是
A、氣管異物
B、急性喉炎
C、氣胸
D、支氣管哮喘
E、心力衰竭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氣管異物、急性喉炎常為吸氣性呼吸困難;氣胸,為混合性呼吸困難,本題
中只有支氣管哮喘主要為呼吸性呼吸困難。
3、
COPD 氣道炎癥最主要的效應細胞是
A、肥大細胞
B、嗜酸性粒細胞
C、中性粒細胞
D、巨噬細胞
E、淋巴細胞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氣道、肺實質(zhì)及肺血管的慢性炎癥是 COPD 特征性改變,參與炎癥反應的主
要炎癥細胞有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T 淋巴細胞等。其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釋放中性粒細
胞蛋白酶,包括彈性蛋白酶、組織蛋白酶 G、基質(zhì)蛋白酶等,引起慢性黏液高分泌狀態(tài)并破
壞肺實質(zhì),因此中性粒細胞的活化和聚集在 COPD 炎癥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4、
下列疾病所致的肺動脈高壓中最主要由低氧血癥所致的是
A、肺血栓栓塞
B、結(jié)蹄組織病
C、COPD
D、特發(fā)性肺動脈高壓
E、心源性肺水腫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fā)病原因之一:肺小動脈痙攣持續(xù)發(fā)作時,由于低氧血
癥和高碳酸血癥,導致肺小動脈痙攣,可形成急性肺動脈高壓,反復發(fā)作可使其慢性化。慢
性持續(xù)性肺動脈高壓是形成肺心病的重要原因。
特發(fā)性肺動脈高壓病因目前不明,所以不選。
5、
PPD 試驗假陰性常見于
A、患麻疹 3 個月后
B、急性粟粒性肺結(jié)核
C、接種卡介苗 8 周后
D、患支氣管肺炎時
E、未接種卡介苗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粟粒型結(jié)核多屬重癥,常見于免疫力極度低下者,部分患者可呈 PPD 試驗假
陰性。但是并非所有患者均呈陰性。
6、
血胸患者行胸腔閉式引流術(shù)的最佳引流位置是
A、腋前線第 6~8 肋間
B、腋前線與腋中線之間第 6~8 肋間
C、腋中線第 6~8 肋間
D、腋中線與腋后線之間第 6~8 肋間
E、腋后線第 6~8 肋間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非進行性血胸可根據(jù)積血多少采用胸腔閉式引流術(shù)治療,排除積血,促進肺
膨脹,改善呼吸功能。根據(jù)臨床診斷確定插管的部位:氣胸引流一般在前胸壁鎖骨中線第 2
肋間隙,血胸則在腋中線與腋后線間第 6~8 肋間隙。
查看更多試題內(nèi)容請點擊下載: |
7、
需確定是否有胸腔積液應首選的檢查是
A、胸片
B、超聲波
C、胸部 CTD、胸部 MRI
E、血常規(guī)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題易誤選 A,正確答案是 B,超聲探測是確定有無胸腔積液的首選,并用
于協(xié)助胸腔穿刺定位。
8、
結(jié)核性胸膜炎的胸水通常是
A、滲出性
B、漏出性
C、乳糜性
D、膿性
E、血性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結(jié)核性胸膜炎的胸水檢查,最常見的是滲出型。腹膜充血、水腫,表面覆有
纖維蛋白滲出物,有許多黃白色或灰白色細小結(jié)節(jié),可融合成較大的結(jié)節(jié)或斑塊。漏出液由
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病、低蛋白血癥和肺栓塞等引起;乳糜性積液也稱乳糜胸,見于先天性
胸導管異常、胸導管腫瘤和栓塞;胸腔積血見于外傷、雙香豆素中毒等。膿胸見于化膿性細
菌感染。
9、
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的最重要的診斷依據(jù)是
A、呼吸頻率增加,每分鐘大于 28 次
B、肺泡氣-動脈血氧分壓差降低
C、氧合指數(shù)(PaO2/FiO2)
D、肺內(nèi)分流量減少
E、血氣分析顯示為低氧伴輕度二氧化碳潴留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肺氧合指標對 ARDS 的診斷、嚴重性分級和療效評價等均有重要意義。氧合
指數(shù)(PaO2/FiO)降低是 ARDS 診斷的必要條件。正常值為 400~500mmHg,急性肺損傷
<300mmHg,ARDS 時<200mmHg。
10、
治療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最有效的措施是
A、低濃度持續(xù)吸氧
B、高濃度吸氧
C、呼氣末正壓通氣
D、容量控制機械通氣
E、應用糖皮質(zhì)激素
【正確答案】 C【答案解析】 一旦診斷為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應盡早進行機械通氣。機械通氣的目的
是提供充分的通氣和氧合,以支持器官功能。通氣的關(guān)鍵在于復張萎陷的肺泡并使其維持在
開放狀態(tài),以增加肺容積和改善氧合,同時避免肺泡隨呼吸周期反復開閉所造成的損傷。
ARDS
機械通氣采取肺保護性通氣策略,主要措施包括給予合適水平的呼氣末正壓(PEEP)和小潮氣
量。適當水平 PEEP 可使萎陷的小氣道和肺泡再開放,防止肺泡隨呼吸周期反復開閉,使呼
氣末肺容量增加,并可減輕肺損傷和肺泡水腫,從而改善肺泡彌散功能和通氣/血流比例,
減少肺內(nèi)分流,達到改善氧合和肺順應性的目的。ARDS 一般需高濃度給氧。
11、
下列關(guān)于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應用呼吸興奮劑的說法錯誤的是
A、呼吸興奮劑可增加通氣量
B、尼可剎米是常用的呼吸中樞興奮劑
C、在氣道分泌物較多時可以長期使用來改善通氣
D、可以增加呼吸頻率和潮氣量
E、呼吸中樞受抑制時可以使用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氣道阻塞時因為呼吸功的增加,患者的氧耗量和 CO2產(chǎn)生量亦相應增加,同
時呼吸肌的疲勞進一步加重。
12、
呼吸衰竭最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是
A、雙肺有大量濕啰音
B、呼吸頻率增快
C、呼吸費力伴呼氣延長
D、呼吸困難與發(fā)紺
E、咯血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呼吸衰竭時,除引起慢性呼衰的原發(fā)疾病癥狀、體征外,主要是缺 O2和 CO2
潴留所致的呼吸困難和多臟器功能紊亂的表現(xiàn)。發(fā)紺是缺 O2的典型表現(xiàn)。
13、
哪項是關(guān)于動脈栓塞的正確描述
A、栓子多為心源性
B、栓子多為肺源性
C、栓子多為血管源性
D、栓子多來自動脈穿刺損傷處
E、栓塞部位上肢較下肢多見
【正確答案】 A【答案解析】
肺栓塞常是靜脈血栓形成的合并癥。栓子通常來源于下肢和骨盆的深靜脈,
通過循環(huán)到肺動脈引起栓塞。但很少來源于上肢、頭和頸部靜脈。血流淤滯,血液凝固性增
高和靜脈內(nèi)皮損傷是血栓形成的促進因素,動脈栓塞栓子多來源于心源性。
14、
下列哪種肺膿腫患者無需手術(shù)治療
A、急性肺膿腫
B、反復大咯血
C、支氣管胸膜瘺
D、合并支氣管擴張者
E、內(nèi)科積極治療無效的慢性肺膿腫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肺膿腫手術(shù)治療適用于內(nèi)科積極治療無效的慢性肺膿腫,反復咯血,合并支
氣管擴張者,引流不暢疑有癌腫阻塞者,并發(fā)膿胸、支氣管胸膜瘺者。
15、
下列哪項不是大葉性肺炎實變期體征
A、胸膜摩擦音
B、肺部叩診濁音
C、氣管向健側(cè)移位
D、可聽到濕啰音
E、可聽到支氣管呼吸音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大葉性肺炎實變期,語音震顫和語音共振明顯增強,叩診為濁音,并可聽到
支氣管呼吸音,如病變累及胸膜則可聞及胸膜摩擦音。但是肺組織實變,無肺不張,所以氣
管不會向健側(cè)移位。
16、
隨著抗生素廣泛應用,引起細菌性肺炎的病原體發(fā)生的變化最主要的是
A、肺炎球菌肺炎不斷增加
B、革蘭陰性桿菌肺炎不斷增加
C、軍團菌肺炎的發(fā)病率逐年下降
D、葡萄球菌肺炎很少發(fā)生
E、支原體肺炎很少發(fā)生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目前細菌性肺炎仍是最常見的肺炎,但隨著抗生素的廣泛應用,以及部分人
群免疫防御功能的變化,引起肺炎的病原體有了較大變化,肺炎球菌的比例不斷下降,革蘭
陰性桿菌感染所致肺炎的比例卻不斷增加,且新的病原體(如軍團菌)肺炎的發(fā)生率亦逐年增
加,故本題選 B。17、
不易引起空洞的肺炎是下列哪種細菌感染
A、克雷伯桿菌肺炎
B、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
C、肺炎鏈球菌肺炎
D、大腸桿菌肺炎
E、嗜血桿菌肺炎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肺炎鏈球菌肺炎屬于纖維素性炎,最終能完全吸收,而化膿性炎往往容易形
成空洞。
肺炎鏈球菌不產(chǎn)生毒素,不引起原發(fā)性組織壞死或形成空洞。其致病力是由于多糖莢膜對組
織的侵襲作用,首先引起肺泡壁水腫,出現(xiàn)白細胞與紅細胞滲出,含菌的滲出液經(jīng) Cohn 孔
向肺的中央部分擴展,甚至累及幾個肺段或整個肺葉,因病變開始于肺的外周,故葉間分界
清楚,易累及胸膜,引起滲出性胸膜炎。
18、
支氣管哮喘的本質(zhì)是
A、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
B、肥大細胞膜上 M 膽堿能受體功能亢進
C、支氣管平滑肌可逆性痙攣
D、支氣管平滑肌內(nèi)β2受體功能低下
E、氣道慢性炎癥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如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T 淋巴
細胞、中性粒細胞、氣道上皮細胞等)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這種慢性炎
癥與氣道高反應性相關(guān)。哮喘的發(fā)病機制不完全清楚,可概括為免疫-炎癥反應、神經(jīng)機制
和氣道高反應性及其相互作用。支氣管哮喘與β-腎上腺素受體功能低下和迷走神經(jīng)張力亢
進有關(guān)。
19、
COPD 肺動脈高壓最主要的原因是
A、感染
B、肺血管解剖結(jié)構(gòu)重構(gòu)
C、肺血管收縮
D、血容量增多
E、心力衰竭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COPD 時缺氧、高碳酸血癥使肺血管收縮是肺動脈高壓最重要的原因。
20、
下列霍亂的治療,錯誤的是A、選擇 541 液
B、霍亂脫水性休克時,靜脈補液只是輔助措施,口服補液更加重要。
C、霍亂抗菌治療為輔助治療
D、對病人進行隔離治療
E、嘔吐不是口服補液的禁忌癥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霍亂口服補液,適用于輕、中型及重型經(jīng)過靜脈補液休克已糾正的患者。補
液種類有生理鹽水、2:1 液、林格氏液、541 溶液。如快速補液 30 分鐘后血壓不回升,應
給予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和血管活性藥。補液同時糾正酸中毒,口服或靜脈補充鉀鹽。
21、
尖銳濕疣是由
A、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
B、蒼白螺旋體引起
C、支原體
D、衣原體
E、淋球菌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尖銳濕疣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以肛門生殖器部位增生性損
害為主要表現(xiàn)的性傳播疾病。大多發(fā)生于中青年人,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
22、
下列生殖器皰疹的治療方案中,哪項是不正確
A、原發(fā)性生殖器皰疹應用抗病毒藥物需連服 7~10 天
B、亞臨床生殖器皰疹者需長期服用有效抗病毒藥物
C、復發(fā)性生殖器皰疹的治療最好在前驅(qū)癥狀或損害出現(xiàn) 24 小時內(nèi)開始應用
D、局部保持患處清潔、干燥
E、皮損處外用藥膏有 3%阿昔洛韋、酞丁胺霜等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抗病毒藥物多有比較嚴重的副作用,在殺傷病毒同時可能造成人體細胞或組
織損傷,故對于亞臨床的患者不宜長期服用。
23、
孕婦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體首選治療藥物是
A、氧氟沙星
B、紅霉素
C、頭孢曲松
D、青霉素
E、多西環(huán)素
【正確答案】 B【答案解析】 孕婦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體應該積極治療,以防止感染胎兒。紅霉素可以用
于孕婦沙眼衣原體感染的治療,安全性較好。
24、
關(guān)于梅毒硬下疳的描述,錯誤的是
A、為圓形或橢圓形,境界清楚的潰瘍
B、觸之有軟骨樣硬度
C、損害常為多發(fā)
D、無自覺疼痛或壓痛
E、有淋巴結(jié)腫大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梅毒硬下疳特點為感染 TP 后 7~60 天出現(xiàn),大多數(shù)病人硬下疳為單發(fā)、無
痛無癢、圓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晰的潰瘍,高出皮面,瘡面較清潔,有繼發(fā)感染者分泌物多。
觸之有軟骨樣硬度。持續(xù)時間為 4~6 周,可自愈。硬下疳可以和二期梅毒并存,須與軟下
疳、生殖器皰疹、固定性藥疹等的生殖器潰瘍性疾病相鑒別。出現(xiàn)硬下疳后 1~2 周,部分
病人出現(xiàn)腹股溝或近衛(wèi)淋巴結(jié)腫大,可單個也可多個,腫大的淋巴結(jié)大小不等、質(zhì)硬、不粘
連、不破潰、無痛。
25、
下列屬于性傳播疾病的是
A、淋病
B、生殖器皰疹
C、梅毒
D、艾滋病
E、以上均屬于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淋病、生殖器皰疹、艾滋病、梅毒均屬于性傳播疾病。
26、
播散性淋病的典型皮膚損害是
A、紅斑基礎上的壞死小膿皰
B、結(jié)節(jié)性紅斑
C、虹膜狀或靶形的紅斑
D、全身泛發(fā)淺在的黃白色小膿皰
E、紫癜型藥疹樣改變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皮膚損傷:皮膚損傷是播散性淋病特征性的表現(xiàn)。皮損為直徑 1~3mm 的紅
斑,有時有疼痛,有時沒有癥狀。在 1~2 天內(nèi)很快可發(fā)展成為直徑 2~5mm 的膿皰,有時可
是出血性的,或產(chǎn)生壞死。大多數(shù)發(fā)生在手臂或腿的遠端,如足趾或手指小關(guān)節(jié)附近的皮膚
上。27、
傷寒最嚴重的并發(fā)癥是
A、中毒性肝炎
B、腸穿孔
C、中毒性心肌炎
D、腸出血
E、肺炎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傷寒的主要并發(fā)癥是穿孔和出血,其中最嚴重的是腸穿孔。
28、
用青霉素治療下列疾病的過程中,首劑肌注后可出現(xiàn)赫氏反應的是
A、流腦
B、上感
C、鉤體病
D、白喉
E、敗血癥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赫氏反應:在首劑青霉素 G 治療后,因螺旋體大量裂解、釋放毒素,而引起
病情加重的反應。
29、
乙腦發(fā)病人群主要為
A、10 歲以下兒童
B、青年
C、中年
D、老年
E、嬰兒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病例主要集中在 10 歲以下兒童,以 2~6 歲組發(fā)病率最高。
30、
關(guān)于流行性出血熱,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具有季節(jié)性和周期性
B、是由一種 RNA 病毒引起的
C、鼠類是主要傳染源
D、都具典型的五期經(jīng)過
E、皮疹多為出血性
【正確答案】 D【答案解析】 流行性出血熱典型病例病程中有發(fā)熱期、低血壓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
恢復期的五期經(jīng)過。非典型和輕型病例可出現(xiàn)越期現(xiàn)象,而重癥患者則出現(xiàn)發(fā)熱期、休克和
少尿期之間的重疊。
31、
構(gòu)成傳染病流行過程的三個基本條件是
A、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B、病原體的數(shù)量、致病力、特異定位
C、入侵部位、機體內(nèi)定為、排除途徑
D、病原體、人體和他們所處的環(huán)境
E、微生物、媒介、宿主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構(gòu)成傳染病流行過程的三個基本條件是: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32、
外科救治感染性休克時不正確的做法是
A、應用抗菌藥物
B、補充血容量
C、待休克好轉(zhuǎn)后手術(shù)處理感染灶
D、使用皮質(zhì)激素
E、采用血管擴張藥物治療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生理變化比較復雜,治療原則是存在休克時把抗休克措施
放在首位,兼顧抗感染。處理方法包括補充血容量、控制感染、糾正酸堿失衡、使用皮質(zhì)激
素等,故 A、B、C、D 可排除;感染性休克早期可能由于發(fā)熱、周圍血管擴張而表現(xiàn)周圍皮
膚溫暖,此時若采用血管擴張藥物治療則會進一步減少有效循環(huán)血量,使病情惡化。
33、
各類休克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礎是
A、大量失血導致血容量絕對減少,組織器官灌注不足
B、細菌等微生物感染導致機體異常
C、心功能降低導致血壓下降,各器官缺血
D、過敏等原因造成血管擴張,血液外滲,有效血容量減少
E、有效血容量銳減及組織灌注不足,細胞代謝紊亂及產(chǎn)生炎癥介質(zhì)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休克常見的病理類型是低血容量性、感染性、心源性、過敏性和神經(jīng)性休克,
各類休克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礎是有效血容量銳減及組織灌注不足,細胞代謝紊亂及產(chǎn)生炎癥
介質(zhì)。
34、
下列關(guān)于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的檢查、化驗說法錯誤的是A、尿液檢查常有血尿和輕度蛋白尿
B、急性者常有血白細胞計數(shù)增高和明顯核左移
C、80%的患者出現(xiàn)循環(huán)中免疫復合物
D、超聲心動圖未探及贅生物可以排除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
E、每次取靜脈血 10-20ml 做需氧和厭氧培養(yǎng),至少應培養(yǎng) 3 周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超聲心動圖未探及贅生物,不能排除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
35、
下列不屬于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的體征的是
A、Osler 結(jié)節(jié)
B、Janeway 損害
C、瘀點
D、肉芽腫性炎
E、Roth 斑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的周圍體征多為非特異性,包括瘀點、指和趾甲下線狀出血,
Roth 斑,Osler 結(jié)節(jié),Janeway 損害。
36、
風濕性心瓣膜病并發(fā)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時,最支持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診斷的是
A、心臟聽診可聞及 3/6 級收縮期雜音
B、胸痛并有胸膜摩擦音
C、超聲心動圖顯示有贅生物
D、血沉增快
E、心電圖 ST-T 改變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指因細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體、衣原體、
螺旋體等)直接感染而產(chǎn)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內(nèi)膜的炎癥。本病的基本病理變化為在心瓣膜表
面附著由血小板、纖維蛋白、紅細胞、白細胞和感染病原體沉著而組成的贅生物。故超聲心
動圖上發(fā)現(xiàn)贅生物是最直接的證據(jù)。故選 C。
37、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最重要的治療措施是
A、降低心肌耗氧量
B、消除心律失常
C、心肌再灌注
D、補充血量
E、控制心室率
【正確答案】 C【答案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在冠脈粥樣斑塊的基礎上有血栓形成,使管腔閉塞,受
該血管供應的心肌發(fā)生壞死。故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最重要的治療措施是心肌再灌注,以減少
心肌的壞死。起病 3~6 小時內(nèi),使閉塞的冠脈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瀕臨壞死的心肌可
能得以存活或使壞死范圍縮小,預后改善。
38、
輕度高血壓患者伴有水腫應選用
A、卡托普利
B、呋塞米
C、硝苯地平
D、哌唑嗪
E、氫氯噻嗪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噻嗪類利尿藥是治療高血壓的常用藥,可單用治療高血壓,也可與其他降壓
藥合用治療輕、中度高血壓,因此輕度高血壓患者伴有水腫選用本藥為宜。
呋塞米在高血壓的階梯療法中,不作為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首選藥物,但當噻嗪類藥物療效
不佳,尤其當伴有腎功能不全或出現(xiàn)高血壓危象時,本類藥物尤為適用。
39、
心臟驟停的最常見原因是
A、緩慢性心律失常
B、心室停頓
C、室顫和室速
D、無脈性電活動
E、精神因素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導致心臟驟停的病理生理機制最常見為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室顫和室速),
其次為緩慢性心律失;蛐氖彝nD,較少見的為無脈性電活動。
40、
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發(fā)生機制主要是
A、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
B、折返機制
C、病毒性心肌炎
D、心肌缺血
E、洋地黃中毒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大部分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由折返機制引起,折返可發(fā)生在竇房結(jié)、房室
結(jié)與心房,分別稱為竇房折返性心動過速、房室結(jié)內(nèi)折返性心動過速與心房折返性心動過速。
另外,利用隱匿性房室旁路逆行傳導的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習慣上亦歸于室上性心動過速的范疇。故選 B。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中,房室交界區(qū)相關(guān)的折返性心動過速和利用隱匿
性房室旁路的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約占 90%以上,因此,折返機制是主要機制。
41、
心房顫動最常見于
A、高血壓心臟病
B、風心病二尖瓣狹窄
C、冠心病
D、甲亢性心臟病
E、縮窄性心包炎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心房顫動常發(fā)生于原有心血管疾病者,常見于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高血
壓心臟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縮窄性心包炎、心肌病、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及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等。心房顫動是風心病二尖瓣狹窄相對早期的常見并發(fā)癥。故選 B。
42、
屬于ⅠA 類抗心律失常藥的是
A、美西律
B、奎尼丁
C、普羅帕酮
D、利多卡因
E、胺碘酮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馎 類 藥物包括奎尼丁、普魯卡因胺、丙吡胺等。
43、
腹部閉合傷,確診有無內(nèi)臟傷最簡便、最可靠的診斷方法為
A、X 線照片
B、CT
C、白細胞計數(shù)
D、B 超
E、腹腔穿刺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診斷性腹腔穿刺術(shù)和腹腔灌溉術(shù)是比較理想的輔助診斷措施,陽性率可達
90%以上。腹腔穿刺抽到液體后,應觀察其液體性狀,借以推斷哪類臟器受損。肉眼觀察不
能肯定其性質(zhì)時,應做相應的化驗檢查。抽不到液體并不能完全排除內(nèi)臟損傷的可能性,必
要可行腹腔灌溉術(shù)。
44、
急性胰腺炎外科手術(shù)適應,除外哪項
A、血清脂肪酶升高B、重癥急性胰腺炎并發(fā)假性囊腫或膿腫
C、嚴重感染藥物不能控制
D、膽總管結(jié)石梗阻
E、麻痹性腸梗阻合并腸壞死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急性胰腺炎手術(shù)適應證 ①不能排除其他急腹癥時;②胰腺和胰周壞死組織
繼發(fā)感染;③雖經(jīng)合理支持治療,而臨床癥狀繼續(xù)惡化;④暴發(fā)性胰腺炎經(jīng)過短期(24 小
時)非手術(shù)治療多器官功能障礙仍不能得到糾正;⑤膽源性胰腺炎;⑥病程后期合并腸瘺或
胰腺假性囊腫。
45、
膽總管結(jié)石梗阻后最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是
A、Whipple 三聯(lián)征
B、Charcot 三聯(lián)征
C、Grey-Turner 征
D、Murphy 征陽性
E、Cullen 征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夏科氏三聯(lián)征(Charcot 三聯(lián)征),是指腹痛、寒戰(zhàn)高熱、黃疸(三個癥狀
需此順序出現(xiàn))。為肝外膽管結(jié)石繼發(fā)膽管炎的典型癥狀。
46、
肝外膽道解剖特點,下列哪項錯誤的
A、膽道常有變異
B、膽囊動脈常有變異
C、膽總管下端多數(shù)與主胰管匯合
D、Oddi 括約肌由胰膽管壺腹部括約肌構(gòu)成
E、膽囊分底體頸三部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膽總管走行至十二指腸降部后側(cè)壁,在壁內(nèi)與胰管匯合成一略膨大的共同管
道稱為膽胰壺腹,開口于十二指腸乳頭,此處的括約肌由三部分組成:膽總管括約肌、胰管
括約肌、壺腹部括約肌,三者共同構(gòu)成 Oddis 括約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