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 型題 ]
1. 分娩時最主要的產力是
A 子宮收縮力
B 肛提肌收縮力
C 腹肌收縮力
D 膈肌收縮力
E 腹壓力
2. 關于正常產道,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A 中骨盆平面的橫徑是骨盆各平面最短的橫徑
B 入口平面前后徑比橫徑長
C 出口平面橫徑比前后徑長
D 骨盆軸的上段向下向后,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向前
E 骨盆正常傾斜度為 70°
3.胎頭銜接是指
A枕骨進入骨盆入口平面
B頂骨進入骨盆入口平面
C雙頂徑進入骨盆入口平面
D雙頂徑到達坐骨棘平面
E雙頂徑到達坐骨結節(jié)平面
4. 有關分娩機轉的概念中,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A 俯屈:前囟位置下降最低
B 內旋轉:前囟轉向母體前方
C 仰伸;頦部緊貼胸部
D 外旋轉:胎頭隨肩胛的內旋轉而外旋轉以保持胎頭與胎肩的垂直關系
E 銜接:無論初產婦經(jīng)產婦均在臨產后銜接
5. 正常分娩時,胎頭以哪個周徑通過產道
A 枕下前囟徑
B 枕額徑
C 枕頦徑
D 雙頂徑
E 顳徑
6. 胎兒完成內旋轉動作是指
A 胎頭雙頂徑與母體骨盆入口斜徑一致
B 胎頭雙頂徑與母體骨盆入口橫徑一致
C 胎頭矢狀縫與母體骨盆橫徑一致
D 胎頭雙頂徑與母體骨盆出口前后徑一致
E 胎頭矢狀縫與母體中骨盆出口前后徑一致
7. 胎頭在進行內旋轉動作時,除子宮收縮力外,下列哪項為主要參與因素
A 腹肌收縮力
B 膈肌收縮力
C 胎兒胸鎖乳突肌收縮
D 肛提肌收縮
E 會陰深橫肌收縮
8. 正常枕先露分娩時,仰伸發(fā)生于
A胎頭撥露時
B 胎頭著冠時C胎頭枕骨在恥骨弓后時
D胎頭枕骨下部達恥骨聯(lián)合下緣時
E胎頭后囟在恥骨弓后時
9. 枕左前位分娩時,與胎兒雙肩徑進入骨盆入口的同時,胎頭的動作是
A 復位
B 外旋轉
C 仰伸
D 撥露
E 著冠
查看更多試題內容請點擊下載: |
10. 臨產的重要標志是
A 見紅,破膜,規(guī)律宮縮
B 見紅,規(guī)律宮縮,宮口擴張不明顯
C 見紅,先露下降,伴有尿頻
D 規(guī)律宮縮,破膜,伴有見紅,
E 規(guī)律宮縮,逐漸增強,伴隨進行性宮口擴張和先露下降
11、進入第二產程的標志是
A 宮口開全
B 胎頭撥露
C 產婦屏氣,肛門放松
D 宮縮時會陰膨出,肛門放松
E 胎先露降至坐骨棘水平
12. 關于催產素靜脈靜滴,下列哪項是正確
A 用于低張型宮縮乏力以加強宮縮
B 用于輕度胎兒窘迫,需加快結束分娩
C 難產時,不宜使用
D 足月引產時,需大劑量方有效
E 用于多產婦引產更敏感
13. 初產婦臨產時,下列哪種可以灌腸
A 胎膜已破,先露 S+1,胎心音正常
B 陰道出血,量較多
C 臀先露,胎心好
D 胎膜未破,宮口開 2cm,先露(+) ,胎心音正常,血壓 19/13.5kPa E 產程順利,估計 1 小時內胎兒即可娩出
14. 肛查了解胎頭下降程度的骨性標志是
A 骶岬
B 骶骨
C 坐骨結節(jié)
D 坐骨棘
E 坐骨切跡
15. 當決定從陰道手術助產時,為了確診胎方位,應從哪條顱縫結合囟門檢查來作依據(jù) A 冠狀縫 B 人字縫 C 矢狀縫 D 額縫 E 顳縫
16.枕先露肛查胎頭下降程度為 +2 是指
A 胎頭雙頂徑在坐骨棘平面下 2cm
B 胎頭最低點在坐骨結節(jié)平面下 2cm
C 胎頭顱骨最低點在坐骨棘平面下 2cm
D 胎頭頂骨在坐骨棘平面上 2cm
E 胎頭頂骨在坐骨結節(jié)平面上 2cm 17.下列哪項是正常產褥期的表現(xiàn)
A 產后 24 小時體溫超過 38°
B 產后第一天宮底達臍平
C 產后脈搏一般偏快
D 產后 24 小時白細胞應恢復至正常范圍
E 產后二周惡露開始轉為漿液性
18. 胎盤附著面的子宮內膜完全修復需到產后何時
A 產后 1 周
B 產后 2 周
C 產后 4 周
D 產后 6 周
E 產后 8 周
19. 關于分娩機轉的含義,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 俯屈,內旋轉,仰伸復位,外旋轉等動作都貫穿于下降過程中
B 胎頭進入骨盆人口時以枕下前囟徑銜接
C 俯屈是胎頭下降至骨盆軸彎曲處即骨盆底時受肛提肌的阻力而發(fā)生的
D 內旋轉是胎頭最低的枕部在盆底受肛提肌收縮力而被推向母體前方即小囟門被推移至恥骨的下方
E 仰伸是在枕骨下部 (粗隆 )到達恥骨聯(lián)合下緣時發(fā)生的
20.下列哪項不符合正常胎盤剝離情況
A子宮體變硬呈球形B宮底向上升達臍上
C 阻道口外露臍帶自行延長
D向下壓迫宮底臍帶延長
E 恥骨聯(lián)合上方輕壓子宮下段,臍帶不回縮
21. 進入產程中的子宮收縮的特征,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是不自主的節(jié)律性收縮
B宮縮具有對稱性
C宮縮的子宮底部為最強烈,子宮下段收縮最弱
D子宮肌纖維在宮縮時變短變寬,間歇時松也恢復如舊
E 子宮收縮間隔越來越短, 持續(xù)時間越來越長
22. 下列哪個現(xiàn)象不屬于臨產診斷依據(jù)
A 漸增性節(jié)律性宮縮
B 陰道流水, pH 堿性
C 子宮頸管消失
D 宮口進行性擴張
E 先露部下降
23. 關于產時子宮頸口擴大,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 是子宮收縮將子宮下段向上牽拉的結果
B 前羊水囊的作用
C 破膜后胎頭直接壓迫子宮頸
D 無頭盆不稱時,宮頸口擴張的快慢,對產程的長短起決定性作用
E 初產婦宮頸管消失和宮口開大同時進行
24. 關于子宮下段,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 系由子宮峽部形成,非孕時長約 1cm
B 臨產后子宮收縮極性的緣故,峽部被拉長形成子宮下段
C 下段為被動擴張段,隨產程進展而越來越長越薄
D 子宮上下段肌壁厚薄不同,在產程中上、下段交界處在子宮內面形成一環(huán)狀隆起,稱生理性縮復環(huán)
E 子宮下段常被產科醫(yī)師選擇為剖宮術子宮切開處
25. 第一產程中肥皂水灌腸,下列哪項不應列入禁忌證
A 胎膜早破
B 見紅
C 心功能Ⅲ -Ⅳ級的心臟病
D 胎位異常
E 初產婦宮口擴張 4cm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