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對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污染的場所和物品,醫(yī)療保健機構應當及時采取必要的衛(wèi)生處理。
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未列入名錄的其他傳染病暴發(fā)、流行以及突發(fā)原因不明的傳染病發(fā)生:根據其暴發(fā)、流行情況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類、丙類傳染病的,由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決定并予以公布。
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傳染病暴發(fā)、流行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立即組織力量,按照預防、控制預案進行防治,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
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對于傳染病的暴發(fā),最重要的措施隔離。
5、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醫(yī)療機構發(fā)現甲類傳染病時,應當及時采取下列措施:①對病人、病原攜帶者,予以隔離治療,隔離期限根據醫(yī)學檢查結果確定;②對疑似病人,確診前在指定場所單獨隔離治療;③對醫(yī)療機構內的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yī)學觀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對于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協助醫(yī)療機構采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
6、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國家確認的自然疫源地計劃興建水利、交通、旅游、能源等大型建設項目的,應當事先由省級以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施工環(huán)境進行衛(wèi)生調查。
7、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乙類傳染病
乙類傳染病也稱為嚴格管理傳染病,包括: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甲型H1N1流感(原稱人感染豬流感)。 對此類傳染病要嚴格按照有關規(guī)定和防治方案進行預防和控制。其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這四種傳染病雖被納入乙類,但可直接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8、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甲類傳染病(2種)是指:鼠疫、霍亂。
9、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非典、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這三種傳染病雖然只被納入乙類,但由于其傳染性強、危害大,如果先要報批、公布才能實施,難免貽誤時機,導致嚴重后果。因此法律特別授權,這三種乙類傳染病可以直接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10、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第六條
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主管全國傳染病防治及其監(jiān)督管理工作?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qū)域內的傳染病防治及其監(jiān)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傳染病防治工作。
軍隊的傳染病防治工作,依照本法和國家有關規(guī)定辦理,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衛(wèi)生主管部門實施監(jiān)督管理。
1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對流動人口中的病人、疑似病人應當按照就地隔離、就地觀察、就地治療的原則,及時送當地指定的專門收治病人和疑似病人的醫(yī)療機構治療。
1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對從事傳染病預防、醫(yī)療、科研、教學、現場處理疫情的人員,以及在生產、工作中接觸傳染病病原體的其他人員,有關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guī)定,采取有效的衛(wèi)生防護措施和醫(yī)療保健措施,并給予適當的津貼。
1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乙類傳染病是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
鼠疫和霍亂屬于甲類傳染病,流行性感冒、黑熱病屬于丙類傳染病。
14、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國家對傳染病防治實行預防為主的方針,防治結合、分類管理、依靠科學、依靠群眾。
15、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乙類傳染病是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
鼠疫和霍亂屬于甲類傳染病。流行性感冒和麻風病是丙類傳染病。
16、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醫(yī)療機構發(fā)現甲類傳染病時,應當及時采取下列措施:
(一)對病人、病原攜帶者,予以隔離治療,隔離期限根據醫(yī)學檢查結果確定;
(二)對疑似病人,確診前在指定場所單獨隔離治療;
(三)對醫(yī)療機構內的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yī)學觀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
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協助醫(yī)療機構采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
醫(yī)療機構發(fā)現乙類或者丙類傳染病病人,應當根據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療和控制傳播措施。
醫(yī)療機構對本單位內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場所、物品以及醫(yī)療廢物,必須依照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實施消毒和無害化處置。
17、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2008年5月2日,衛(wèi)生部決定將手足口病列入《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丙類傳染病進行管理。
二、B
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國家、省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對傳染病; 發(fā)生、流行以及分布進行監(jiān)測,對重大傳染病流行趨勢進行預測,提出預防控制對策,參與并指導對暴發(fā)的疫情進行調查處理,開展傳染病病原學鑒定,建立檢測質量控制體系,開展應用性研究和衛(wèi)生評價。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承擔傳染病監(jiān)測、預測、流行病學調查、疫情報告以及其他預防、控制工作。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承擔責任區(qū)域內傳染病預防工作醫(yī)療機構應當確定專門的部門或者人員,承擔傳染病疫情報告、本單位的傳染病預防、控制以及責任區(qū)域內的傳染病預防工作;承擔醫(yī)療活動中與醫(yī)院感染有關的危險因素監(jiān)測、安全防護、消毒、隔離和醫(yī)療廢物處置工作。
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醫(yī)療機構發(fā)現乙類或者丙類傳染病病人,應當根據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療和控制傳播措施。
醫(yī)療機構對本單位內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場所、物品以及醫(yī)療廢物,必須依照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實施消毒和無害化處置。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醫(yī)療機構發(fā)現甲類傳染病時,應當及時采取下列措施:①對病人、病原攜帶者,予以隔離治療,隔離期限根據醫(yī)學檢查結果確定;②對疑似病人,確診前在指定場所單獨隔離治療;③對醫(yī)療機構內的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yī)學觀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對于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協助醫(yī)療機構采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
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法規(guī)定的傳染病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
甲類傳染病(2種)是指:鼠疫、霍亂。
乙類傳染病(26種)是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
丙類傳染病(11種)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手足口病。
上述規(guī)定以外的其他傳染病,根據其暴發(fā)、流行情況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類、丙類傳染病的,由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決定并予以公布。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對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稱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其他乙類傳染病和突發(fā)原因不明的傳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稱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的,由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及時報經國務院批準后予以公布、實施。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qū)域內常見、多發(fā)的其他地方性傳染病,可以根據情況決定按照乙類或者丙類傳染病管理并予以公布,報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