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A3/A4
1、女性,49歲,近半年數(shù)次發(fā)作性右上腹疼痛,惡心嘔吐,多為夜間睡眠后發(fā)作,并向右肩部放射。檢查:肥胖體質(zhì)。BP110/80mmHg,P90次/分,右上腹輕度壓痛,無腹肌緊張
<1> 、此病人最可能的診斷是
A、高位急性闌尾炎
B、膽囊腺瘤性息肉
C、十二指腸潰瘍穿孔
D、急性胰腺炎
E、膽囊結(jié)石
<2> 、雖經(jīng)治療未緩解,反而持續(xù)性疼痛加重,右上腹壓痛,反跳痛.腹肌緊張,體溫38.5℃。此時可診斷為
A、急性壞死性胰腺炎
B、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并彌漫性腹膜炎
C、膽總管結(jié)石
D、結(jié)石性急性壞疽性膽囊炎
E、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3> 、病情進一步加重,并出現(xiàn)黃疸,應首先考慮有
A、急性壞死性胰腺炎
B、膽囊穿孔性腹膜炎
C、亞急性肝壞死
D、膽囊癌侵犯肝總管
E、膽囊結(jié)石進入膽總管并堵塞遠端
2、男性,64歲,進行性無痛性黃疸1個月,上腹脹痛,體重減輕。檢查:鞏膜及周身皮膚黃染,P90次/分,BP140/70mmHg,血清總膽紅素為70μmol/L,Courvoisier征陽性
<1> 、此病人首先考慮診斷為
A、中、下段膽管癌
B、膽囊癌
C、肝門部膽管癌
D、膽囊結(jié)石
E、膽總管結(jié)石
<2> 、一般首選的檢查方式為
A、ERCP
B、PTC
C、CT
D、MRI
E、BUS
<3> 、如為膽管下端癌(下段癌)其治療是
A、膽管局部切除
B、膽總管空腸Roux-Y膽道重建術
C、膽囊空腸改良式Roux-Y吻合術
D、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
E、膽囊空腸Roux-Y型吻合術
3、女,48歲。發(fā)作性劍突下及右上腹絞痛3天,伴有寒戰(zhàn),半年前有類似發(fā)作史。查體:T39℃,P110次/分,BP140/85mmHg,血常規(guī)檢査:WBC12×109/L,神志清楚,皮膚、鞏膜輕度黃染,右肋緣下觸及腫大的膽囊、觸痛。
<1> 、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A、細菌性肝膿腫
B、肝外膽管結(jié)石并膽管炎
C、急性化膿性膽囊炎
D、肝內(nèi)膽管結(jié)石并膽管炎
E、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
<2> 、首選的檢查方法是
A、腹部B超
B、MRCP
C、ERCP
D、PTC
E、腹部CT
<3> 、該患者皮膚、鞏膜黃染加重,體溫升高至40℃,P130次/分,BP90/60mmHg,神志不淸,此時最可能的診斷為
A、細菌性肝膿腫破裂
B、肝外膽管結(jié)石并膽管炎
C、急性化膿性膽囊炎、穿孔
D、肝內(nèi)膽管結(jié)石并膽管炎
E、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
<4> 、該患者此時最有效的治療是
A、膽總管切開減壓、T型管引流
B、聯(lián)合應用大劑量抗生素
C、補液、恢復血容量
D、給予糖皮質(zhì)激素
E、物理降溫,支持治療
4、女性,35歲,突發(fā)右上腹痛6小時,伴有黃疸,寒戰(zhàn)高熱,體溫39.5℃。
<1> 、臨床上應首先考慮為
A、膽囊結(jié)石
B、壺腹周圍癌
C、急性化膿性膽囊炎
D、肝內(nèi)膽管結(jié)石
E、結(jié)石阻塞的繼發(fā)性膽管炎
<2> 、首選的輔助檢查方法是
A、ERCP
B、X線
C、BUS
D、CT
E、MRI
<3> 、進一步的治療原則是
A、胰十二指腸切除術
B、減壓膽道取石T形管引流
C、膽總管空腸Roux-Y吻合術
D、膽囊空腸Roux-Y吻合術
E、膽囊切除術
5、男性62歲,右上腹陣發(fā)性絞痛伴惡心嘔吐20小時,急診入院,神志淡漠,寒戰(zhàn)高熱,明顯黃疸。檢查:鞏膜及全身皮膚黃染,P 120次/分,T 40℃。BP 90/60mmHg,劍突下壓痛,腹肌緊張。WBC 20×109/L
<1> 、此病人應診斷為
A、急性膽源性胰腺炎
B、肝膿腫
C、急性化膿性膽囊炎
D、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
E、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
<2> 、本例的治療原則是
A、大量使用抗生素
B、胃腸減壓,維持水電解質(zhì)平衡
C、解痙攣,鎮(zhèn)痛
D、服用大量中藥利膽
E、膽道減壓引流,解除梗阻
<3> 、急診剖腹探查術。術中見膽總管直徑為1.8cm,穿刺有膿性膽汁。P130次/分,BP 70/40mmHg,此時應采用術式
A、膽囊切除并膽總管切開引流減壓
B、膽囊切除術
C、膽囊空腸改良式Roux-Y吻合
D、膽總管空腸Roux-Y吻合
E、膽總管切開引流減壓T管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