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題
1.早期發(fā)現(xiàn)嬰兒肌性斜頸的可靠依據(jù)是:
A. 胸鎖乳突肌腫塊+頭部傾斜
B. 胸鎖乳突肌痙攣+頭部傾斜
C. 胸鎖乳突肌縮短+頭部傾斜
D. 頭頸不對稱+頭部傾斜
E. 頭部活動受限+頭部傾斜
2.兒童骨折后哪一種移位最可能引起永久性功能喪失:
A. 旋轉移位 B. 骨折端重疊 C. 側方移位 D. 成角
E. 骨折端分離
3.女性7歲,由母親牽著左手下樓時,突然踩空滑倒,其母用力牽拉患兒左手,隨后出現(xiàn)橈骨小頭脫位,尺骨骨折伴橈神經深支損傷,在體格檢查時應發(fā)現(xiàn)以下哪一體征:
A. 拇指不能外展 B. 虎口部皮膚感覺消失 C. 伸掌指關節(jié)障礙
D. 伸腕障礙 E. 拇指不能內收
4.13歲男性馬蹄內翻足,X線片顯示骨結構畸形,宜采用:
A. 手法按摩矯正,膠布固定術 B. 手法按摩矯正,石膏固定術
C. 軟組織松解術 D. 三關節(jié)融合術
E. 足部穿針牽引矯正術
5.8歲男孩,左大腿輕微外傷后,第二天出現(xiàn)局部明顯腫脹,劇痛不敢活動,高熱,入院后,最有意義的檢查為哪項:
A. 測體溫 B. 拍X線片 C. 超聲探查
D. 局部檢查 E. 分層穿刺
6.男性3歲,學站及走路使用足尖及足外側著地,步態(tài)不穩(wěn)。順產,生后體健。半年前有高熱史。體格檢查:左足跖曲、內收、內翻及旋后畸形。皮膚感覺正常。最可能的診斷:
A. 先天性馬蹄內翻足 B. 小兒麻痹后遺癥 C. 腦炎后遺癥
D. 脊神經病變 E. 脊髓損傷
7.青枝骨折最重要的體征是:
A. 局部腫脹和瘀斑 B. 反;顒 C. 局部壓痛和間接壓痛
D. 骨擦感或骨擦音 E. 功能喪失
8.兒童時期病理性骨折最常見的原因是:
A. 轉移性骨病變 B. 良性骨囊腫 C. 廢用性萎縮
D. 佝僂病 E. 成骨不全
9.鎖骨產傷骨折的最佳治療方案是:
A. 不須特殊治療 B. 切開復位克氏針固定 C. 8字繃帶固定
D. 雙上肢固定于胸前 E. 石膏固定
10.4歲兒童股骨干骨折應如何固定:
A. 骨牽引 B. 后側石膏托 C. 水平皮牽引
D. 懸吊皮牽引 E. 髓內針固定
11.兒童最常見的骨折是:
A. 鎖骨 B. 肱骨遠端 C. 尺、橈骨 D. 股骨 E. 脛骨
12.兒童前臂雙骨折,下列哪一種畸形對功能影響最大:
A. 側方錯位 B. 橈骨30°成角 C. 尺骨旋轉移位
D. 骨折端重疊愈合 E. 骨間愈合
13.男6歲,創(chuàng)傷后左肱骨髁上骨折,腫脹嚴重,經4次手法復法,骨折移位矯正才滿意,可能產生的并發(fā)癥:
A. 血管損傷 B. 神經損傷 C. 缺血性肌痙攣
D. 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 E. 損傷性骨化
14.常見的先天性脫位是:
A. 肩關節(jié) B. 肘關節(jié) C. 髖關節(jié) D. 膝關節(jié) E. 腕關節(jié)
15.男,5歲,肱骨髁上骨折治療4個月后,患肘呈90°固定,X線片示肘關節(jié)前上方可見大量高密度條狀陰影。最可能的并發(fā)癥是:
A. 骨折不愈合 B. 骨折延遲愈合 C. 骨折愈合畸形
D. 骨化性肌炎 E. 缺血性骨壞死
16.兒童股骨干中段骨折時,近端常常內收,要達到對線滿意的最好方法是:
A. 在骨折的腿上加大牽引重量 B. 給予側方牽引
C. 正常的腿用RussEll牽引 D. 用髖人字石膏固定后再作楔形切開
E. 用髓內針固定
17.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的病變在:
A. 跟骨 B. 足舟骨 C. 距骨 D. 楔骨 E. 骰骨
18.嬰幼兒斜頸最主要的體征是:
A. 頭頸偏向一側,面部一側大、一側小 B. 頸部淋巴結腫大
C. 患側胸鎖乳突肌內可捫及腫塊 D. 頸部活動受限
E. X線片示頸椎畸形
19.6歲女孩,外傷致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經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5小時后出現(xiàn)手麻,主動活動障礙,手發(fā)涼,此時的治療應采取:
A. 立即拆除石膏,改用骨牽引治療
B. 觀察2天,視情況采用相應的治療措施
C. 手術探查,手術治療
D. 應用血管擴張劑
E. 臂叢麻醉
20.兒童化膿性骨髓炎的膿腫不易進入關節(jié)腔的原因是:
A. 兒童的關節(jié)對化膿性炎癥抵抗力強
B. 關節(jié)囊對關節(jié)腔具有保護作用
C. 膿腫容易局限和吸收
D. 膿腫容易向軟組織潰破
E. 干骺端的骺板起屏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