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難控制的白血病細胞浸潤部位是
A. 淋巴結
B. 皮膚
C. 肝
D. 腦膜
E. 脾
答案:D
2. 最符合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描述是
A. 化療緩解率低
B. 是兒童白血病的主要類型
C. 多與EB病毒感染有關
D. 復發(fā)率低
E. 不易發(fā)生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白血病
答案:B
3. 中性粒細胞缺乏癥的診斷標準是
A. 中性粒細胞絕對數(shù)<0.5×109/L
B. 中性粒細胞絕對數(shù)<1.0×109/L
C. 中性粒細胞絕對數(shù)<1.2×109/L
D. 中性粒細胞絕對數(shù)<1.5×109/L
E. 中性粒細胞絕對數(shù)<2.0×109/L
答案:A
4. 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白血病不可能出現(xiàn)
A. 腦神經(jīng)麻痹
B. 頭痛、惡心嘔吐
C. 視力模糊
D. 腦脊液壓力高
E. 腦脊液蛋白減少
答案:E
5. 治療腦膜白血病首選藥物為
A. 三尖杉酯酶堿
B. 環(huán)磷酰胺
C. 長春新堿
D. 甲氨蝶呤
E. 柔紅霉素
答案:D
6. 正常止血過程參與的主要因素
A. 血小板質(zhì)和量 凝血因子正常
B. 血小板質(zhì)和量 完整的血管壁
C. 血小板質(zhì)和量 完整的血管壁 凝血因子正常
D. 完整的血管壁 凝血因子正常
E. 凝血因子正常
答案:C
7. 診斷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最可靠的指標是
A. 尿含鐵血黃素試驗( )
B. Coombs試驗陽性
C. CD59陰性細胞大于15%
D. 尿潛血( )
E. 骨髓穿刺檢查
答案:C
8. 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病人靜脈放血治療后可發(fā)生如下情況,除了
A. 血小板反跳性增高
B. 白細胞反跳性增高
C. 紅細胞反跳性增高
D. 加重缺鐵傾向
E. 可能誘發(fā)血栓形成
答案:B
9. 在MDS中關于病態(tài)造血的表現(xiàn),下列哪項不符合
A. 血片中見到有核紅細胞或巨大紅細胞
B. 骨髓中紅系占65%或3%
C. 骨髓中出現(xiàn)單圓核小巨核細胞或淋巴樣的小巨核細胞
D. 骨髓中出現(xiàn)較多的組織細胞或吞噬細胞
E. 骨髓中原粒細胞增多或成熟粒細胞分葉過多或核漿發(fā)育不平衡
答案:D
10. 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診斷,下列哪一項不正確
A. 一般無肝脾和淋巴結腫大
B. 發(fā)熱、出血、貧血
C. 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陽性率和積分減低
D. 骨髓可呈灶性增生,但巨核細胞減少
E. 末梢血淋巴細胞比例數(shù)增高
答案:C
11. 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發(fā)病機制不包括
A. 骨髓微循環(huán)障礙
B. 造血干細胞缺乏
C. 骨髓基質(zhì)被破壞
D. 造血原料缺乏
E. 免疫異常
答案:D
12. 原位溶血表示紅細胞的破壞主要在
A. 骨髓
B. 肝臟
C. 組織中
D. 血管內(nèi)
E. 脾臟
答案:A
13. 一青年女性,脫發(fā),四肢關節(jié)痛半年,肝、脾均于肋下2cm,查Hb 60g/L,RBC 1.8×1012/L,WBC 7.7×109/L,PLT
150×109/L,網(wǎng)織紅細胞12%,骨髓示增生性貧血,酸化血清溶血試驗(-),尿蛋白(?)。最可能的診斷是
A. 急性白血病
B. 再生障礙性貧血
C.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D. 脾功能亢進
E. 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
答案:C
14. 亞鐵離子從腸黏膜吸收的量,主要決定于以下哪種因素
A. 與體內(nèi)維生素C含量有關
B. 與胃酸濃度有關
C. 與體內(nèi)鐵儲存量有關
D. 與身體鐵排泄量有關
E. 與食物中含鐵多少有關
答案:C
15. 血液中全血細胞減少患者,其骨髓中有核細胞數(shù)明顯減少,巨核細胞缺如。在應用雄性激素治療過程中,下列哪項指標最先升高
A. 網(wǎng)織紅細胞
B. 血紅蛋白
C. 白細胞
D. 血小板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A
16. 血細胞來源于骨髓的是
A. 網(wǎng)狀細胞
B. 巨噬細胞
C. T細胞
D. B細胞
E. 多能干細胞
答案:E
17. 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五大臨床表現(xiàn)不包括下列哪一項
A. 血小板減少
B. 發(fā)熱
C.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
D. 神經(jīng)系統(tǒng)異常
E. 肝功能異常
答案:E
18. 血塊退縮不良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血管通透性增加
B. 血小板質(zhì)和量的異常
C. 凝血酶原缺乏
D. 組織因子缺乏
E. Ⅷ因子缺乏
答案:B
19. 血管受損后所釋放的某些因子的描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A. 血管受損后基底膠原暴露,激活因子Ⅻ,啟動內(nèi)源性凝血途徑
B. 表達并釋放因子Ⅷ,導致血小板在損傷部位黏附和聚集
C. 表達并釋放組織因子,啟動外源性凝血系統(tǒng)
D. 釋放組織型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劑(t-PA),激活纖維蛋白溶解系統(tǒng)
E. 表達并釋放血栓調(diào)節(jié)蛋白,啟動蛋白C系統(tǒng)
答案:B;血管受損后表達并釋放Ⅷ因子,導致血小板在損傷部位黏附和聚集。
20. 下述哪項符合結節(jié)硬化型霍奇金病
A. 淋巴細胞大量增生
B. 淋巴結結構保留
C. 多種細胞混合增生,少數(shù)R-S細胞
D. 淋巴細胞顯著減少,較多R-S細胞
E. 纖維組織增生,多數(shù)陷窩細胞和R-S細胞
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