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
1、運動系統(tǒng)檢查法,最基本最基礎的是
A.X線檢查
B.理學檢查
C.化驗檢查
D.肌電圖
E.關節(jié)鏡檢查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2、運動系統(tǒng)檢查法,最基本最基礎的是
A.X線檢查
B.理學檢查
C.化驗檢查
D.肌電圖
E.關節(jié)鏡檢查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3、根據(jù)骨折是否與外界相通,可把骨折分為
A.外傷性骨折和不穩(wěn)定性骨折
B.壓縮性骨折和橫行骨折
C.穩(wěn)定性骨折和不穩(wěn)定性骨折
D.完全性骨折和不完全性骨折
E.開放性骨折和閉合性骨折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第一章 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4、骨骺分離,是屬于
A.先天性發(fā)育不良
B.骨折
C.關節(jié)脫位
D.骨腫瘤
E.骨髓炎的一種類型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5、肘關節(jié)提攜角,為
A.1°~5°
B.6°~9°
C.10°~15°
D.16°~19°
E.20°~25°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6、“浮髕征”陽性,見于膝關節(jié)
A.少量積液
B.中等量積液
C.大量積液
D.滑膜增生
E.關節(jié)內粘連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浮髕試驗;颊哐雠P位,伸膝,放松股四頭肌,檢查者一手放在髕骨近側,將髕上囊的液體擠向關節(jié)腔,另一手示指、中指急速下壓,若感到髕骨碰擊股骨髁時為陽性。一般中等量積液(50ml)或以上,浮髕試驗陽性。提示膝關節(jié)腔積液。
大量積液時,關節(jié)腔內張力增高,髕骨浮動的癥狀會消失。
7、骨科的理學檢查,X線檢查,和什么檢查稱為“三結合”檢查
A.病理檢查
B.實驗室檢查
C.關節(jié)鏡檢查
D.電生理檢查
E.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病理檢查就是我們說的組織活檢(比如骨腫瘤的活檢),它和理學檢查,X線檢查,稱為“三結合”檢查
8、肌電圖或誘發(fā)電位,主要是檢查
A.肌肉損傷
B.肌腱損傷
C.骨關節(jié)損傷
D.炎癥
E.周圍神經(jīng)損傷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
9、肱骨下1/3骨折,哪項檢查,簡單實用正確
A.肱骨下1/3部位CT
B.肱骨全長的X線正側位
C.肱骨下1/3為中心MRI
D.肱骨下1/3為中心,包括肘關節(jié)的正側位
E.肱骨下1/3正側,斜位X線片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10、腕關節(jié)的功能位,是背伸
A.5°~15°
B.20°~25°
C.30°~40°
D.400°~500°
E.0°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11、跟腱反射,是檢查
A.腰2神經(jīng)根
B.頸6神經(jīng)根
C.腰4神經(jīng)根
D.腰3神經(jīng)根
E.骶1神經(jīng)根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
12、測量兩下肢真實長度時,一般誤差不應超過
A.0.1cm
B.0.2cm
C.0.5cm
D.1.0cm
E.2.0cm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13、所謂單腿站立試驗,是用來測試
A.腰部是否有側突畸形
B.下肢長短是否等長
C.髖關節(jié)的臀中,小肌功能及股骨頭與髖的關系是否正常
D.臀大肌是否癱瘓
E.髖關節(jié)是否強直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單腿站立試驗,又稱髖關節(jié)承重機能試驗、臀中肌試驗、Trendelenburg征。囑患者先用健側下肢單腿站立,患側下肢抬起,患側骨盆向上提起,該側臀皺襞上升為陰性。再使患側下肢獨立,健側下肢抬起,則健側骨盆及臀皺襞下降為陽性。此試驗反映髖關節(jié)的穩(wěn)定情況,任何髖關節(jié)結構的改變(如先天性或外傷性髖關節(jié)脫位、股骨頸骨折等)或肌肉的癱瘓、無力,而影響臀肌特別是臀中肌的作用,甚至發(fā)生麻痹性髖脫位時,本試驗呈陽性。
14、下列哪種情況下,不出現(xiàn)脊柱圓弧形后凸
A.類風濕性脊柱炎
B.青年性駝背
C.佝僂病
D.姿勢性駝背
E.脊柱結核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脊柱后凸分兩種:
弧形后凸亦稱圓背,見于椎體骨骺炎、姿勢性后凸、類風濕性脊柱炎等;
角狀后凸見于脊柱結核、椎體壓縮性骨折等。
15、了解下肢和足血循環(huán),最重要的檢查是
A.足趾能主動活動
B.足是否腫脹或發(fā)涼
C.足趾被動活動是否疼痛
D.足背動脈觸診
E.腹動脈觸診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足背動脈搏動,通過觸診,捫及足背動脈和(或)脛后動脈搏動來了解足部大血管病變,這是簡便的、傳統(tǒng)的、也是有臨床價值的檢查方法。足背動脈搏減弱或消失與年齡關系密切。足背動脈搏動消失往往提示患者有嚴重的周圍病變,需要進行密切監(jiān)測或進一步檢查。
【該題針對“骨折概論”知識點進行考核】
16、運動系統(tǒng)最重要的體征是
A.腫脹
B.波動
C.腫塊
D.壓痛
E.運動受限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17、測定大粗隆上移,可用哪種方法確定
A.BryAnt三角
B.ChAmBERlAin線
C.PAuwEls角
D.CoDmAn三角
E.SChmorl結節(jié)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18、運動系統(tǒng)理學檢查次序是
A.觸望動量,特殊檢查
B.動量觸望,特殊檢查
C.望觸動量,特殊檢查
D.量動望觸,特殊檢查
E.特殊檢查,望觸動量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19、股骨干骨轉移瘤合并病理性骨折時,為減輕骨折的癥狀,應采用
A.皮牽引
B.患肢抬高,置下肢外展屈曲位
C.髓內針固定
D.石膏外固定
E.夾板固定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病理性骨折時,因骨本身存在病變,骨折愈合困難,采用內固定可使患肢的功能迅速并盡可能得到完全恢復。內固定不能永久性代替折斷的骨骼,而只能作為臨時的支撐。
髓內針內固定多用于長管骨(如股、肱、尺、脛、橈骨等)骨干骨折。其優(yōu)點是:髓內針本身比較堅實牢靠,術后可以少用或不用外固定,有利于傷肢的早期活動鍛煉;皮膚切口較小,骨膜剝離范圍有限,損傷較小;髓內針長而有不同形狀棱角,嵌入髓腔,可以達到牢靠的內固定,能夠避免旋轉、側移及成角移位的發(fā)生。其缺點是:需有一定設備,操作較為復雜。
用髓內針固定長管骨的骨折,猶如用一根軸穿過兩節(jié)竹管。如果髓內針的外徑等于長度骨的內徑,這樣固定作用就好,可以穩(wěn)定地保持對位、對線。在長管骨的最狹窄段(如尺骨、橈骨中段、股骨、肱骨和脛骨的上、中1/3交界處)發(fā)生骨折,相應寬度的髓內針可直接緊密地嵌在髓腔周圍的皮質骨內層上,使針的橫斷面能起到良好的彈性固定作用,針的兩端又能固定于松質骨中或進針處的皮質骨上,防止各種移位,是較理想的內固定。當骨折發(fā)生在長管骨的非狹窄段,雖不能依靠髓內針直接的彈性固定作用,卻可依靠上、中、下三點固定作用而達到骨折的穩(wěn)定
【該題針對“骨折概論”知識點進行考核】
20、治療骨折不可輕易切開復位內固定,最主要的原因
A.易損傷大血管,引起肢體壞死
B.損傷神經(jīng),引起肢體癱瘓
C.術中發(fā)生意外
D.影響骨折血運,導致延遲愈合或不愈合
E.手術后發(fā)生感染,形成骨髓炎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骨的部分血運來自骨膜與周圍軟組織,盡管在手術中注意輕巧仔細操作,但軟組織與骨膜的剝離仍不可避免地會破壞血運,使骨折端的壞死區(qū)增大,引起遲愈合,甚至不愈合。
更嚴重的是切開復位術使閉合性骨折人為地變?yōu)殚_放性骨折,增加了感染的機會。因為骨折部位的組織由于暴力的作用,本來已有嚴重損傷,手術勢必增加局部損傷,影響血運,使局部組織抵抗力進一步降低,細菌更容易在切口內生長、繁殖。一旦發(fā)生感染,后果嚴重,不但給傷員帶來不必要的痛苦,甚至還可能造成殘疾。
21、不屬于骨折治療原則的做法是
A.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
B.手術復位鋼板內固定
C.促進骨折愈合藥物治療
D.指導病人做肌肉舒縮鍛煉
E.骨折復位后施以管型石膏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骨折的治療”知識點進行考核】
22、骨折后最易發(fā)生骨缺血性壞死的部位,是
A.股骨頭
B.肱骨頭
C.橈骨遠端
D.鎖骨遠端
E.脛骨內踝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23、骨折引起脂肪栓塞是由于
A.病人肥胖
B.脂肪肝
C.骨筋膜室壓力過高
D.創(chuàng)傷的應激作用
E.靜脈壓力增高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骨折概論”知識點進行考核】
24、股骨閉合性骨折后,體溫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
A.上午正常,下午高熱
B.通常不超過38℃
C.時高時低不規(guī)則
D.常在38.5℃以上
E.一般低于正常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25、骨折病人長期臥床可發(fā)生
A.脂肪栓塞
B.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
C.損傷性骨化
D.缺血性骨壞死
E.墜積性肺炎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
26、骨折功能復位標準,正確的說法是
A.長骨干橫骨折對位至少達3/4
B.下肢側方成角移位不需矯正
C.前臂雙骨折只需對位良好
D.下肢縮短移位成人不超過2cm
E.旋轉移位必須矯正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骨折功能復位標準:
1)骨折部位的旋轉移位、分離移位必須完全矯正。
2)縮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過lcm;兒童若無骨骺損傷,下肢縮短在2cm以內,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可自行矯正。
3)成角移位:下肢骨折輕微地向前或向后成角,與關節(jié)活動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痂改造期內自行矯正。向側方成角移位,與關節(jié)活動方向垂直,日后不能矯正,必須完全復位。否則關節(jié)內、外側負重不平衡,易引起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上肢骨折要求也不一致,肱骨干稍有畸形,對功能影響不大;前臂雙骨折則要求對位、對線均好,否則影響前臂旋轉功能。
4)長骨干橫形骨折,骨折端對位至少達l/3左右,干骺端骨折至少應對位3/4左右。
【該題針對“骨折概論”知識點進行考核】
27、關于骨折的愈合,下列哪項不正確
A.多次手法復位,不利于骨折愈合
B.手術比手法復位,更能增加愈合機會
C.骨牽引過度可造成延遲愈合或不愈合
D.內固定和外固定不充分不利愈合
E.適當功能練習有利于愈合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28、骨折臨床愈合后,骨痂的改造塑形,決定于
A.外固定的牢固性
B.肢體活動和負重所形成的應力
C.局部血液供疵情況
D.骨痂的多少
E.是否配合治療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29、股骨頸骨折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率最高的是
A.完全性頭下骨折
B.不完全性基底骨折;
C.完全性基底骨折
D.不完全性經(jīng)頸骨折
E.完全性經(jīng)頸骨折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30、骨折的專有體征,是
A.疼痛
B.功能障礙
C.異;顒
D.腫脹
E.瘀斑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31、最容易引起骨折不連接的移位,是
A.成角移位
B.側方移位
C.分離移位
D.旋轉移位
E.嵌插移位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32、壓縮性骨折,最常發(fā)生于
A.肱骨頭
B.股骨頭
C.椎體
D.腕舟狀骨
E.足舟狀骨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33、下列哪項骨折,為穩(wěn)定性骨折
A.單一橈骨干的斜骨折
B.股骨干的橫骨折
C.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D.尺,橈骨雙骨的青枝骨折
E.股骨頸骨折內收型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