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A2
1、腘窩部軟組織嚴重損傷伴有腘動脈斷裂的患者就診時,最簡單直接的檢測手段是
A.觸診足背動脈
B.拍X線片檢查
C.觀察小腿和足的腫脹情況
D.檢查小腿和足的感覺
E.檢查小腿和足的運動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2、股骨下1/3被砸傷患者,局部腫脹,疼痛,畸形,首先正確的檢查是什么
A.包括脛骨上1/3在內(nèi)的膝關節(jié)正側(cè)位X線片
B.包括膝關節(jié)在內(nèi)的股骨下1/3正側(cè)位X線片
C.股骨下1/3橫斷面的CT
D.檢查有無骨摩擦音
E.檢查有無異;顒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患者考慮股骨骨折,關于骨折首選的檢查是X線檢查,同時應了解膝關節(jié)有無損傷
3、頸部疼痛,四肢無力2年患者,檢查時出現(xiàn)第2肋間以下感覺明顯減弱,對其診斷最有意義的檢查
A.胸椎的X線平片
B.頸椎的X線平片
C.頸椎的MRI
D.胸椎的MRI
E.全身詳細的體檢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考慮頸椎病,需選MRI,它能夠判斷脊髓和神經(jīng)根的受壓程度和范圍。
4、高處墜落致脊髓損傷的患者,來院后哪項檢查,最能準確的確定脊髓損傷的平面
A.檢查感覺平面
B.檢查肢體的運動
C.檢查肢體的溫度
D.MRI檢查
E.X線平片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5、8歲男孩,左大腿輕微外傷后,第2天出現(xiàn)局部明顯腫脹,劇痛,不敢活動,高熱,來院后,最有意義的檢查哪項
A.測體溫
B.拍X線片
C.超聲探查
D.局部檢查
E.分層穿刺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急性骨髓炎的診斷為綜合性診斷,有下列表現(xiàn)均應考慮有急性骨髓炎的可能。
(1)急驟的高熱與毒血癥表現(xiàn)。
(2)長骨干骺端疼痛而不愿活動肢體。
(3)病變區(qū)有明顯的壓縮痛。
(4)白細胞計數(shù)和中性粒細胞數(shù)增高。
(5)局部分層穿刺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即在壓痛明顯處進行穿刺,邊抽吸邊深入,不要一次穿入骨內(nèi),抽出混濁液體或血性液作涂片檢查與細菌培養(yǎng),涂片中發(fā)現(xiàn)大量膿細胞或細胞,即可明確診斷。
6、男患。2小時前。右手中指被刀砍傷,致指深、淺屈肌腱損傷,來院首先應進行的檢查是
A.詳細檢查傷口情況
B.有無骨折存在
C.手的休息位有無改變
D.手的功能位
E.有無指神經(jīng)損傷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休息位是由手部的各相互拮抗肌肌張力的平衡所決定的,如果損傷到中樞神經(jīng)、周圍神經(jīng)、肌肉或肌腱時,破壞了原有的平衡,則改變了休息位而產(chǎn)生畸形,有些畸形是很典型的,這對診斷是很有幫助的。故首先檢查患者的手的休息位有無改變。然后進行屈指肌腱損傷檢查。
手的功能位是手部進行活動時最常采用的姿勢,在此基礎上,手部可根據(jù)不同功能的需要,能較快地變換不同的動作,以完成握、捏等功能。手部外傷后,其外固定或包扎時,應置于功能位,即使外傷后某些關節(jié)不能完全恢復正常的活動范圍,也不致于嚴重影響手的功能。另外,功能位固定后,有利于關節(jié)功能的主動及被動鍛煉。
所以,C選項是最重要的檢查。
7、患者,1小時前,被他人刺傷左腹股溝中部,來院時,傷口有大量鮮血涌出,此時最先應檢查的是
A.足部有否主動活動
B.觸診足背和脛后動脈
C.檢查膝腱或跟腱反射
D.檢查肢體感覺有無缺失
E.立即做X線檢查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8、腰椎結核伴有右髂窩膿腫,檢查時托馬斯征(Thomas)陽性,說明
A.髖關節(jié)活動受限
B.右下肢有放射性疼痛
C.右側(cè)髂腰肌受刺激
D.右股四頭肌受刺激
E.臀大肌受刺激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托馬斯征(Thomas sign)陽性:患者仰臥位,充份屈曲健側(cè)髖膝,并使腰部貼于床面,若患肢自動抬高離開床面或迫使患肢與床面接觸則腰部前凸,稱Thomas sign陽性。提示髖部病變和腰肌攣縮。
髖關節(jié)結核和結核伴有右髂窩膿腫在體征上均可出現(xiàn)Thomas sign陽性。前者的原因是髖部病變,而后者的原因是腰肌攣縮。
本題中是腰椎結核伴有右髂窩膿腫,此時腰椎結核所致的椎旁膿腫穿破骨膜后,積聚在腰大肌鞘內(nèi),形成腰大肌膿腫,后向下流動積聚在髂窩內(nèi),可刺激腰肌攣縮,導致托馬斯征陽性。
骨結核時出現(xiàn)髖關節(jié)活動受限(因為疼痛),此時提示存在髖關節(jié)結核。
9、要確診為腰椎間盤脫突出的患者,手術前除實驗室化驗檢查外,首先最應做的檢查是哪項
A.肌電圖
B.CT
C.MRI
D.腰椎管造影
E.腰椎正側(cè)位X線平片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10、頸6骨折脫位伴截癱患者,檢查時,股四頭肌稍有收縮,但不有引起膝關節(jié)活動,這時的肌力應該是
A.1級
B.2級
C.3級
D.4級
E.5綴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根據(jù)肌力的情況,一般均將肌力分為以下六級:
0級:無肌收縮,為完全性癱瘓
1級:有輕度肌收縮,但不產(chǎn)生關節(jié)運動
2級
2-:不抗引力時只有運動的起始動作
2:不抗引力時有完全運動幅度
2+:抗引力時只有運動的起始動作
3級
3-:抗引力時有部分運動幅度
3:抗引力時有完全運動幅度
3+:抗引力抗最小阻力時有完全運動幅度
4級:抗引力抗中度阻力時有完全運動幅度
5級:抗引力抗最大阻力時有完全運動幅度
11、胸椎骨折脫位伴脊髓損傷患者,雙下肢出現(xiàn)完全性癱,這時的肌力是幾級
A.0級
B.1級
C.2級
D.4級
E.5級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根據(jù)肌力的情況,一般均將肌力分為以下六級:
0級:無肌收縮,為完全性癱瘓
1級:有輕度肌收縮,但不產(chǎn)生關節(jié)運動
2級
2-:不抗引力時只有運動的起始動作
2:不抗引力時有完全運動幅度
2+:抗引力時只有運動的起始動作
3級
3-:抗引力時有部分運動幅度
3:抗引力時有完全運動幅度
3+:抗引力抗最小阻力時有完全運動幅度
4級:抗引力抗中度阻力時有完全運動幅度
5級:抗引力抗最大阻力時有完全運動幅度
12、男性,20歲工人。在工地右大腿被砸傷。當即不能站立,局部劇痛,用哪種檢查最安全迅速,無痛,還可判斷有無骨折
A.移動式小型X線機照像
B.檢查有否骨磨擦音
C.檢查有否異常活動
D.聽診
E.有否縱向壓痛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13、脛腓骨中1/3骨折患者,復位后,用長腿石膏管型固定,4個月骨折愈合拆除石膏后,發(fā)現(xiàn)膝關節(jié)功能發(fā)生障礙,其原因是
A.肌肉萎縮
B.關節(jié)僵硬
C.關節(jié)強直
D.骨折復位不理想
E.骨折畸形愈合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關節(jié)僵硬:患肢長時間因定,靜脈和淋巴回流不暢,關節(jié)周圍組織中漿液纖維性滲出和纖維蛋白沉積,發(fā)生纖維粘連。并伴有關節(jié)變和周圍肌攣縮,致使關節(jié)活動障礙。這是骨折和關節(jié)損傷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及時拆除固定和積極進行功能鍛煉是預防和治療關節(jié)僵硬的有效方法。
所以本題選B。
14、6歲,女孩,外傷致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經(jīng)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5小時后出現(xiàn)手麻,主動活動障礙,手發(fā)涼,此時的治療,應采取
A.立即拆除石膏,改用骨牽引治療
B.觀察2天,視情況采用相應措施
C.手術探查,手術治療。
D.應用血管擴張劑
E.臂叢麻醉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5小時后出現(xiàn)手麻,主動活動障礙,手發(fā)涼,提示石膏外固定導致患肢的血液循環(huán)障礙,應立即拆除石膏,酌情處理。
15、男性患者,因外傷致股骨內(nèi)外髁骨折,關節(jié)面不平,相差0.8cm,雖經(jīng)治療,骨折移位未見改變,最可能出現(xiàn)的晚期并發(fā)癥,是
A.骨化性肌炎
B.褥瘡
C.膝關節(jié)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
D.膝關節(jié)僵硬
E.膝關節(jié)外翻畸形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本題選C
膝關節(jié)的創(chuàng)傷是本病的直接原因,如關節(jié)內(nèi)骨折,骨折愈合后,不光滑的骨面會損傷關節(jié)面,又如陳舊破裂的半月板也會磨損關節(jié)。
本題中患者主要提示的是關節(jié)面不平易導致的并發(fā)癥,所以,考慮選C比較合適。
16、男性,26歲。因外傷造成左肱骨干骨折,來院時檢查,上臂較對側(cè)短4Cm,有輕度成角畸形,聽診骨傳導音明顯弱,骨折的移位是
A.短縮移位
B.混合移位
C.側(cè)方移位
D.成角移位
E.分離移位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上臂較對側(cè)短4cm(提示縮短移位),有輕度成角畸形(提示成角移位),聽診骨傳導音明顯弱。故為混合移位。
17、某工地,工人因外傷致股骨干閉合性骨折,在運往醫(yī)院途中,應該
A.用木板床運送
B.置左下肢外展屈曲位
C.置左下肢內(nèi)收內(nèi)旋位
D.人力牽引置下肢中立位
E.將左下肢和右下肢捆扎一起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上肢骨折可用木板或木根、硬紙板進行固定,然后用繃帶或繩索懸吊于脖子上。下肢骨折可用木板或木根捆扎固定,也可將雙下肢捆綁在一起以達固定目的。其他選項在該題目中的意義僅僅是干擾項,沒有明確的意義,單側(cè)下肢骨折,在運送往醫(yī)院的途中我們首要應該做的就是與另一側(cè)肢體的捆綁固定工作,防止因骨折引起的血管、神經(jīng)的損傷。
18、運動員百米賽跑途中突然聞及左膝撕裂聲,然后倒地,查體左膝不能主動伸,X線片顯示髕骨中段骨折,考慮造成骨折的原因是
A.直接暴力
B.間接暴力
C.病理性骨折
D.肌肉拉力
E.積累性勞損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19、26歲女性,3小時前摔傷左前臂,來院檢查發(fā)現(xiàn)前臂腫脹,瘀斑,劇痛,并有短縮成角畸形,診斷首先考慮
A.前臂軟組織挫傷
B.尺神經(jīng)損傷
C.尺橈骨雙折
D.橈骨骨折
E.尺骨骨折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本題選C。題中患者有成角畸形,提示存在尺橈骨雙折。
同時在解剖學上尺橈骨之間由堅韌的骨間膜相連。由于尺骨和橈骨均有一定的彎曲幅度,使尺、橈骨之間的寬度不一致,最寬處為1.5-2.0cm。前臂處于中立位時,骨間膜最緊張,在極度旋前或旋后位時最松弛。當單一尺骨或橈骨骨折時,暴力可由骨間膜傳達到另一骨干,引起不同平面的雙骨折;或發(fā)生一側(cè)骨干骨折,另一骨的上端或下端脫位。(注:其解剖學的特點也決定了容易發(fā)生雙骨折)
【該題針對“第一章 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20、45歲男性,車禍3小時入院,診斷:骨盆骨折,左股骨干骨折及左脛骨開放性骨折,首先應密切觀察的,是哪種并發(fā)癥
A.休克
B.泌尿系統(tǒng)感染
C.創(chuàng)口感染
D.疼痛
E.墜積性肺炎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21、40歲男性,一年前因脛腓骨骨折,行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現(xiàn)檢查見骨折處有反;顒,X線顯示脛骨上下端髓腔被硬化骨封閉,骨折端有3mm間隙,并向后成角15°,其治療應采用
A.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
B.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
C.切開復位,內(nèi)固定加外固定
D.切開復位,外固定
E.切開復位,植骨、內(nèi)固定加外固定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X線顯示脛骨上下端髓腔被硬化骨封閉,骨折端有3mm間隙,并向后成角15° 提示手法復位有移位,沒有達到解剖上的復位,所以需要切開復位,植骨、內(nèi)固定加外固定,在手法復位失敗,造成骨折端愈合不良或者骨壞死時可以采取將其他部位良骨植入。
22、右前臂尺橈骨開放性骨折,清創(chuàng)后復位,石膏外固定后36小時,患者高熱,脈快,白細胞計數(shù)明顯增高,傷口劇痛。有大量惡臭滲出液,X線片顯示皮下有氣體,觸診有握雪感,應首先考慮
A.血腫吸收
B.組織壞死
C.傷口嚴重化膿感染
D.氣性壞疽
E.骨筋膜室綜合征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氣性壞疽病人自覺患部沉重,有包扎過緊感。以后,突然出現(xiàn)患部“脹裂樣”劇痛,不能用一般止痛劑緩解;疾磕[脹明顯,壓痛劇烈。傷口周圍皮膚水腫、緊張,蒼白、發(fā)亮,很快變?yōu)樽霞t色,進而變?yōu)樽虾谏⒊霈F(xiàn)大小不等的水泡。傷口內(nèi)肌肉由于壞死,呈暗紅色或土灰色,失去彈性,刀割時不收縮,也不出血,猶如煮熟的肉。傷口周圍常捫到捻發(fā)音,表示組織間有氣體存在。輕輕擠壓患部,常有氣泡從傷口逸出,并有稀薄、惡臭的漿液樣血性分泌物流出。
【該題針對“骨折概論”知識點進行考核】
23、一名前臂骨折患者,經(jīng)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5小時,感覺劇痛,手指麻木,腫脹,活動不靈,其主要原因是
A.神經(jīng)損傷
B.神經(jīng)受壓和靜脈受壓
C.動脈受壓和靜脈受壓
D.靜脈受壓
E.動脈損傷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正確答案選C.
手指麻木是由于手指缺血,是動脈受壓的表現(xiàn)。神經(jīng)受壓應該是局部感覺受損,感覺減退,而不會感覺劇痛。
血管損傷程度可為受壓、挫傷、撕裂或完全斷裂。動脈損傷后傷肢劇痛,脈搏減弱或消失,肢體遠端蒼白、麻木、發(fā)涼;靜脈損傷則傷肢明顯腫脹、瘀血、紫紺。
24、50歲男性,外傷后致脛腓骨中下1/3開放性骨折,經(jīng)治療,3個月后X線片復查見,骨折略有移位,骨折線清晰,你認為影響骨折愈合的最主要的原因
A.年齡較大
B.骨折段血液供應不足
C.傷口有感染
D.周圍軟組織挫傷嚴重
E.骨折復位不良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正確答案是B
脛腓骨中下1/3骨折時,很容易發(fā)生骨折延遲愈合,甚至骨折不愈合。這主要是由于脛骨的滋養(yǎng)動脈從脛骨中上1/3交接處后方的滋養(yǎng)孔進入骨內(nèi),在脛骨骨密質(zhì)內(nèi)下行3-4厘米后,進入骨髓腔。在脛骨中下1/3骨折時,滋養(yǎng)動脈容易發(fā)生斷裂,由于脛骨骨干下1/3處無肌肉附著,從骨膜來源的血液供應不足,所以容易引起骨折延遲愈合。正確答案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