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患兒,5歲。平素體質(zhì)較差,8個月時曾接種麻疹疫苗,今在幼兒園中接觸一麻疹患兒,該小兒應檢疫觀察多長時間
A 5天 B 7天 C 10天 D 14天 E 21天 E
22.2歲患兒,發(fā)熱1天出現(xiàn)皮疹,為紅色斑丘疹,由面部開始一日遍及全身,伴 枕部、耳后及頸部淋巴結腫大,診斷最可能為
A 麻疹 B 風疹 C 幼兒急疹 D 猩紅熱 E 蕁麻疹 B
23.8個月嬰兒發(fā)熱,體溫高達39℃,咽紅,精神狀態(tài)尚好,靜點3日頭孢唑啉及雙黃連,第4天熱退,但患兒皮膚出現(xiàn)紅色斑丘疹,頸部及軀干明顯,既往曾用過頭孢唑啉,診斷最可能為
A 麻疹 B 藥疹 C 風疹 D 幼兒急疹 E 蕁麻疹 D
24.患兒,6歲。昨日開始發(fā)熱,咽痛,腹痛,口服速效感冒膠囊,熱退,今晨又發(fā)熱,體檢:顏面潮紅,口周蒼白圈,咽部充血,雙扁桃腺腫大,軀干皮膚見紅色細小丘疹,壓之退色,心肺正常,診斷最可能為
A 麻疹 B 風疹 C 藥疹 D 腸道病毒感染 E 猩紅熱 E
25.患兒,6歲。發(fā)熱2天,伴咽痛,皮疹1日,體檢:體溫38.7℃,咽部充血,草莓舌,面部潮紅,軀干部見細小鮮紅色充血性皮疹,診斷為猩紅熱,治療首選
A 紅霉素 B 頭孢唑啉 C 氯霉素 D 青霉素 E 磷霉素 D
26.患兒,1歲。發(fā)熱3天后右下肢活動障礙,當?shù)剞r(nóng)村有類似病史,該患兒生后未接種疫苗,體檢:體溫38.5℃,神志清,心肺正常,右下肢肌力Ⅰ級,膝反射未引出,病理反射陰性,診斷最大可能為
A 流行性乙型腦炎 B 脊髓灰質(zhì)炎 C 坐骨神經(jīng)炎
D 格林ˉ巴利綜合征 E 化膿性腦膜炎 B
27.患兒,2歲。未接種任何疫苗,1周前有腹瀉病史,近2日肢體疼痛,相繼左下肢軟弱無力,體檢:左下肢肌力Ⅱ級,膝反射消失,腦脊液蛋白(+),細胞數(shù)100×10的6次方/L,中性0.6,淋巴0.4,糖及氯化物正常,診斷為
A 病毒性腦炎 B 急性感染性多發(fā)性神經(jīng)根神經(jīng)炎
C 脊髓灰質(zhì)炎 D 結核性腦膜炎早期 E 化膿性腦膜炎 C
28.患兒,5歲。高熱2小時,反復驚厥3次,于8月20日晚6點就診,追問病史,該患兒上午曾去公園進食玉米及葡萄等,體檢:體溫40.5℃,神志不清,呈抽搐狀,面色發(fā)青,四肢涼,血壓8/6kPa,雙瞳孔等大,光反應遲鈍,心肺正常,腹軟,頸強陽性,克氏征陰性,該患兒最可能診斷為
A 癲癇 B 中暑 C 中毒性細菌性痢疾
D 病毒性腦炎 E 流行性乙型腦炎 C
29.患兒,2歲。1周前無明顯誘因發(fā)熱,流淚、畏光,當?shù)蒯t(yī)院疑“上感”給予口服抗生素,四天后患兒病情加重,咳嗽,出現(xiàn)皮疹,今日來我院。體檢見皮膚紅色斑丘疹,雙肺聞及濕 音,診斷:麻疹合并肺炎。麻疹出疹的特點是
A 自耳后,頸部沿發(fā)際邊緣出疹漸及軀干、四肢,3日出齊
B 自面部出疹漸及軀干、四肢,1日內(nèi)遍及全身
C 紅色斑丘疹,頸及軀干部多見,1日出齊,次日消退
D 皮疹見于頸、胸、腹部,1日內(nèi)遍及全身,呈彌漫鮮紅色
E 皮疹見于面部、軀干及四肢、形態(tài)多樣 A
30.患兒,2歲。1周前無明顯誘因發(fā)熱,流淚、畏光,當?shù)蒯t(yī)院疑“上感”給予口服抗生素,四天后患兒病情加重,咳嗽,出現(xiàn)皮疹,今日來我院。體檢見皮膚紅色斑丘疹,雙肺聞及濕 音,診斷:麻疹合并肺炎。此患兒應隔離至
A 出疹后5天 B 出疹后1周
C 出疹后10天 D 出疹后2周 E 出疹后3周 C
31.患兒,2歲。1周前無明顯誘因發(fā)熱,流淚、畏光,當?shù)蒯t(yī)院疑“上感”給予口服抗生素,四天后患兒病情加重,咳嗽,出現(xiàn)皮疹,今日來我院。體檢見皮膚紅色斑丘疹,雙肺聞及濕 音,診斷:麻疹合并肺炎。其表弟未接種麻疹疫苗,與此患有接觸史,應采取何措施
A 立即接種麻疹疫苗 B 立即注射丙種球蛋白
C 注射青霉素 D 口服復方新諾明 E 口服轉移因子 B
32.患兒,1.5歲。因發(fā)熱2天后右下肢不能站立而就診。追問病史,既往未接種各種疫苗,體檢:體溫37.6℃,神志清,咽紅,心肺正常,腹軟,右下肢肌力Ⅰ級,膝反射未引出,住院后診斷為脊髓灰質(zhì)炎。脊髓灰質(zhì)炎臨床典型經(jīng)過是
A 潛伏期,前驅期,癱瘓期,恢復期,后遺癥期
B 潛伏期,癱瘓前期,癱瘓期,恢復期,后遺癥期
C 潛伏期,前驅期,癱瘓前期,癱瘓期,恢復期
D 前驅期,癱瘓前期,癱瘓期,恢復期,后遺癥期
E 潛伏期,前驅期,癱瘓前期,癱瘓期,恢復期,后遺癥期 E
33.患兒,1.5歲。因發(fā)熱2天后右下肢不能站立而就診。追問病史,既往未接種各種疫苗,體檢:體溫37.6℃,神志清,咽紅,心肺正常,腹軟,右下肢肌力Ⅰ級,膝反射未引出,住院后診斷為脊髓灰質(zhì)炎。脊髓灰質(zhì)炎癱瘓期脊髓型的臨床特點是
A 對稱性弛緩性癱,無感覺障礙
B 對稱性弛緩性癱,有感覺障礙
C 不對稱性弛緩性癱,有感覺障礙
D 不對稱性弛緩性癱,無感覺障礙
E 不對稱性痙攣性癱,無感覺障礙 D
34.患兒,1.5歲。因發(fā)熱2天后右下肢不能站立而就診。追問病史,既往未接種各種疫苗,體檢:體溫37.6℃,神志清,咽紅,心肺正常,腹軟,右下肢肌力Ⅰ級,膝反射未引出,住院后診斷為脊髓灰質(zhì)炎。該患兒治療不正確的是 A 臥床時應有正確的姿勢 B 保證營養(yǎng)豐富飲食及水分攝入
C 給予口服地巴唑 D 早期給予肌注加蘭他敏
E 疼痛消失后立即作主動和被動鍛煉 D
35.患兒,5歲。于8月中旬發(fā)病,高熱2小時抽搐1次,有進不潔食物史,無嘔吐、腹瀉,體檢:面色蒼白,意識蒙朧,四肢涼,血壓:9.3/5.3kPa(70/40mmHg)。診斷首先考慮
A 高熱驚厥 B 中毒性菌痢 C 乙型腦炎 D 阿米巴痢疾 E 病毒性腦炎 B
36.患兒,5歲。于8月中旬發(fā)病,高熱2小時抽搐1次,有進不潔食物史,無嘔吐、腹瀉,體檢:面色蒼白,意識蒙朧,四肢涼,血壓:9.3/5.3kPa(70/40mmHg)。為進一步確診首選做哪項檢查
A 腦脊液檢查 B 血常規(guī) C 便常規(guī) D 腦電圖 E 血培養(yǎng) C
37.患兒,7個月。發(fā)熱4天,體溫最高為39℃,當?shù)蒯t(yī)院診斷為“上感”,靜點三天頭孢唑啉及病毒唑,今晨熱退,但見面、頸及軀干皮膚有紅色斑丘疹
A 風疹 B 麻疹 C 幼兒急疹 D 猩紅熱 E 蕁麻疹 C
38.患兒,2歲。4天前開始發(fā)熱,流涕,打噴嚏,畏光,今日體溫升高,且咳嗽,出現(xiàn)皮疹,急來就診,體檢:體溫40.5℃,口腔粘膜粗糙,耳后、頸部沿發(fā)際邊緣見紅色斑丘疹,雙肺呼吸音粗
A 風疹 B 麻疹 C 幼兒急疹 D 猩紅熱 E 蕁麻疹 B
39.患兒,9歲。發(fā)熱,咽痛1日就診,體檢:體溫38.9℃,咽部充血,雙扁桃腺腫大Ⅱ°,有膿性分泌物,舌紅,乳頭粗,頸部及軀干見紅色雞皮疹,壓之退血,腋窩處明顯,心肺正常
A 風疹 B 麻疹 C 幼兒急疹 D 猩紅熱 E 蕁麻疹 D
40.患兒,3歲。上午開始流涕,發(fā)熱,體溫最高38.2℃,在家服用小兒退熱藥及雙黃連口服液,吃晚飯時發(fā)現(xiàn)患兒面部有皮疹,體檢:精神狀態(tài)良好,耳后、枕部觸及黃豆及花生大小淋巴結,有觸痛,面、 頸及軀干有紅色斑丘疹
A 風疹 B 麻疹 C 幼兒急疹 D 猩紅熱 E 蕁麻疹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