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臥位腰椎穿刺,腦脊液壓力正常值是
A 200~280mmH2O
B 100~200mmH2O
C 100~220mmH2O
D 80~180mmH2O
E 60~180mmH2O
22.壓頸試驗旨在檢查
A 導水管
B 脊椎管腔
C 海綿竇
D 上矢狀竇
E 乙狀竇
23.區(qū)別真性延髓麻痹和假性延髓麻痹的最可靠體征為:
A 有無舌肌萎縮
B 舌能否伸出
C 有無聲嘶
D 有無吞咽困難
E 是否雙側受累
24.下列哪項不是錐體外系臨床表現(xiàn)
A 鉛管樣肌強直
B 靜止性震顫
C 舞蹈樣運動
D 抽動癥
E 折刀樣肌強直
25.大部分皮層錐體運動細胞
A 與同側前角細胞直接聯(lián)系
B 與對側前角細胞直接聯(lián)系
C 與同側前角細胞間接聯(lián)系
D 與對側前角細胞直接聯(lián)系
E 以上均不正確
26.下運動神經(jīng)元癱瘓的特點是
A 痙攣性癱
B 肌張力增高
C 出現(xiàn)病理反射
D 弛緩性癱
E 腱反射亢進
27.以下哪些項目不是淺反射:
A 角膜反射
B 橈反射
C 跖反射
D 肛門反射
E 咽反射
28.感覺性共濟失調是因為:
A 視覺發(fā)生障礙
B 大腦皮層感覺區(qū)病變
C 前庭耳蝸刺激
D 深感覺發(fā)生障礙
E 聽覺發(fā)生障礙
29.錐體束損害的反射改變
A 深淺反射均亢進
B 深淺反射均減弱或消失
C 淺反射減弱或消失,深反射亢進
D 淺反射正常,深反射亢進
E 淺反射正常,深反射減弱或消失
30.基底節(jié)的構成不包括:
A 海馬
B 紋狀體
C 紅核
D 黑質
E 丘腦底核
31.手套-襪套型感覺障礙見于:
A 丘腦
B 前根
C 脊髓前角
D 周圍神經(jīng)
E 顱神經(jīng)核
32.無顱神經(jīng)障礙的四肢癱瘓,其病變部位在:
A 橋腦
B 延髓
C 頸髓
E 胸髓
F 腰髓
33.上運動神經(jīng)元癱瘓肌張力改變的特點通常是
A 上肢伸肌張力高,下肢屈肌張力高
B 上下肢均為伸肌張力高
C 上肢屈肌張力高,下肢伸肌張力高
D 上下肢均為屈肌張力高
E 上下肢屈伸肌張力均高
34.錐體束征可見于:
A 重癥肌無力
B 進行性脊肌萎縮癥
C 震顫麻痹
D 肌萎縮側索硬化癥
E 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
35.視交叉處病變引起:
A 單眼全盲
B 一側鼻側盲
C 兩眼鼻側盲
D 雙顳側偏盲
E 雙眼象限盲
36.只接受對側皮質延髓束支配的神經(jīng)是:
A 三叉神經(jīng)
B 舌咽神經(jīng)
C 舌下神經(jīng)
D 副神經(jīng)
E 動眼神經(jīng)
37.Babinski征典型表現(xiàn)為
A 五趾均跖屈
B 五趾均背屈
C 僅拇趾背屈
D 拇趾背屈,其他各趾向外呈扇形展開
E 拇趾跖屈,其他各趾向外扇形分開
38.哪項可能不是脊髓病變引起的癱瘓
A 雙下肢上運動神經(jīng)元性癱瘓
B 一側上肢上運動神經(jīng)元性癱瘓
C 四肢上運動神經(jīng)元性癱瘓
D 一側上下肢上運動神經(jīng)元性癱瘓
E 雙上肢下運動神經(jīng)元性癱瘓,雙下肢上運動神經(jīng)元性癱瘓
39.下列哪項為錐體束損害的體征
A Romberg 征
B Kernig 征
C Brudzinski征
D Chaddock征
E Lasegue 征
40.假性球麻痹的病變部位在:
A 雙側丘腦皮質束
B 雙側皮質脊髓束
C 雙側皮質腦干束
D 疑核
E 內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