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1、潰瘍病患者應慎用或忌用的是(1.00分)
√ A、可的松
√ B、阿司匹林
√ C、利血平
√ D、保泰松
√ E、炎痛喜康
2362、控釋制劑的特點是(1.00分)
√ A、藥量小
√ B、給藥次數少
√ C、安全性高
D、療效差
E、血藥峰值高
2363、對肝臟有害的藥物是(1.00分)
√ A、保泰松
B、青霉素
√ C、異煙肼
D、維生素C
E、葡萄糖
2364、能引起高血脂的藥物是(1.00分)
√ A、噻嗪類利尿藥
√ B、普萘洛爾
C、紅霉素
D、維生素B
E、安妥明
2365、國家基本藥物的特點是(1.00分)
√ A、療效確切
√ B、毒副反應明確且小
C、價格昂貴
D、臨床上不太常用
E、來源有一定困難
2366、控釋制劑的特點是(1.00分)
√ A、藥量小
√ B、給藥次數少
√ C、安全性高
D、療效差
E、血藥峰值高
2367、影響增溶的因素(1.00分)
√ A、增溶劑的性質
√ B、被增溶物質的性質
√ C、增溶劑的HLB值
D、溫度
E、pH值
2368、對耳、腎有毒的藥物是(1.00分)
√ A、卡那霉素
√ B、慶大霉素
C、異煙肼
D、維生素C
E、葡萄糖
2369、能增強免疫的藥物是(1.00分)
√ A、胸腺因子D
√ B、烏體林斯
C、維生素B
D、紅霉素
E、氯貝丁酯
2370、多柔比星的毒性有(1.00分)
√ A、遲發(fā)性心肌損害
√ B、非特異性心肌病
C、胃腸道反應
D、蛋白尿
E、耳毒性
2371、為了使醫(yī)療體育更為科學化、定量化和個體化,運動處方必須規(guī)定有(1.00分)
√ A、運動的種類
√ B、運動的強度
√ C、運動的次數
√ D、運動的時間
√ E、運動的方法
2372、運動療法的注意事項中,以下何者正確,(1.00分)
√ A、掌握好適應證
B、運動到稍感疲勞時,應終止運動
√ C、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 D、對暫五條件進行運動試驗確定運動強度者,以1次運動后心率不超過120--130次/min為宜
√ E、衣著要合身,避免穿過緊過小的衣服,以免影響循環(huán)和活動
2373、肌力測定的意義(1.00分)
√ A、了解損傷和疾病導致肌力減退的范圍
√ B、制定治療方案依據
√ C、評定治療效果
√ D、了解損傷和疾病導致肌力減退的程度
√ E、判定預后,
2374、物理因子中常用,的反射療法區(qū)是(1.00分)
√ A、鼻黏膜
√ B、披肩
√ C、腰骶區(qū)
D、心前區(qū)
E、頭頂區(qū)
2375、肌力測定應做到(1.00分)
√ A、正確的測試姿勢
√ B、防止協(xié)同肌的替代作用
√ C、左右對比檢查
D、在運動后進行
√ E、反復兩次檢查
2376、影響關節(jié)活動度測定的因素有(1.00分)
√ A、不良體位
√ B、測量工具放置不當和選擇的參考點不準
√ C、患者缺乏理解與合作
√ D、疼痛
E、男女老少不受影響
2377、關節(jié)活動度檢查的注意事項有(1.00分)
√ A、防止鄰近關節(jié)的替代動作
√ B、需測關節(jié)的主動活動范圍和被動活動范圍
√ C、與健側對比
√ D、允許有3°--5°的誤差
E、按摩、運動后立即進行
2378、引起痛的原因有(1.00分)
√ A、痛覺神經末梢受到各種刺激(力學、電、冷熱、化學、細菌)
√ B、骨骼肌痙攣,軟組織牽拉
C、脊髓休克
√ D、組織缺血,漿膜組織炎癥水腫
√ E、血管炎癥,膨脹收縮或被牽
2379、醫(yī)用氧氣的質量標準為(1.00分)
√ A、無雜質、無有害氣體
√ B、氧濃度不小于99.5%
√ C、二氧化碳濃度不高于0.01%
√ D、水氣不高于5mL/瓶
E、溫度不高于22℃
2380、凡確診為破傷風、氣性壞疸等厭氧菌感染的患者,高壓氧治療后的消毒措施是(1.00分)
√ A、嚴格隔離
B、用紫外線消毒30分鐘后即可開艙
√ C、空氣消毒:以每100m3體積用乳酸12mL熏蒸30分鐘后通風,再用紫外線消毒30分鐘,每天l--3次
√ D、所用敷料均徹底燒毀
√ E、用0.2%--0.5%的84消毒液抹艙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