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jié) 口腔內消化
一、唾液及其分泌
1.唾液的性質和成分: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無色、無味、近于中性的低滲液體。其中水分約占99%;有機物主要是粘蛋白、粘多糖、唾液淀粉酶、溶菌酶和尿素等。
2.唾液的作用:①濕潤口腔,便于吞咽和說話;②溶解食物,利于產生味覺;③清潔和保護口腔,沖洗和清除食物殘渣,減少細菌繁殖;④消化作用,唾液淀粉酶可使食物中的淀粉分解為麥芽糖;⑤排泄功能,進入體內的某些異物(如鉛和某些藥物)可隨唾液排出。
3.唾液分泌的調節(jié): 1)非條件反射:進食時,食物對口腔粘膜的機械性、化學性和溫熱性刺激所引起的唾液分泌,稱為非條件反射性分泌;2)條件反射:在進食時,食物的形狀、顏色、氣味以及進食的環(huán)境乃至語言文字描述引起的唾液分泌稱為條件反射性唾液分泌。
二、咀嚼和吞咽
1.咀嚼:作用:①把食物磨碎并與唾液充分混合,以形成食團,便于吞咽;②使食物與唾液淀粉酶充分接觸而引起化學性消化;③反射性地引起胃腸、胰、肝和膽囊等消化器官的活動,為食物的進一步消化做好準備。
2.吞咽:指口腔內食團由腔和食管進入胃的過程。
根據食物通過的部位可將其分為三期:
第1期:口腔期,食物由口腔到咽,受大腦皮層的隨意控制。
第2期:咽期,食物由咽進入食管上端。
第3期:食管期,指食團從食管上端經賁門入胃,其動力是食管的蠕動。蠕動是消化道平滑肌的一種基本的運動形式,是由神經介導的,可使消化道內容物向前推進的反射活動。
食管下括約。涸谑彻芟露撕臀高B接處有一寬約1~3cm的高壓區(qū),其內壓比胃內壓高5~10mmHg,成為阻止胃內容物逆流入食道的一道屏障,起到生理括約肌的作用,稱為食管下括約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