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水準測量中要求前后視距離相等,其目的是為了消除(A )的誤差影響。
A.水準管軸不平行于視準軸;B.圓水準軸不平行于儀器豎軸; C.十字絲橫絲不水平
22、視準軸是指( C )的連線。
A.物鏡光心與目鏡光心;B.目鏡光心與十字絲中心; C.物鏡光心與十字絲中心
23、往返水準路線高差平均值的正負號是以( A )的符號為準。
A.往測高差; B.返測高差;C.往返測高差的代數(shù)和
24、在水準測量中設A為后視點,B為前視點,并測得后視點讀數(shù)為1.124m,前視讀數(shù)為1.428m,則B點比A點(B )
A.高; B.低; C.等高
25、自動安平水準儀的特點是(A )使視線水平。
A.用安平補償器代替管水準儀; B.用安平補償器代替圓水準器; C.用安平補償器和管水準器。
26、轉動目鏡對光螺旋的目的是( A )。
A.看清十字絲; B.看清遠處目標; C.消除視差。
27、消除視差的方法是( C )使十字絲和目標影像清晰。
A.轉動物鏡對光螺旋; B.轉動目鏡對光螺旋;C.反復交替調(diào)節(jié)目鏡及物鏡對光螺旋
28、轉動三個腳螺旋使水準儀圓水準氣泡居中的目的是( A )。
A.使儀器豎軸處于鉛垂位置;B.提供一條水平視線;C.使儀器豎軸平行于圓水準軸
29、水準儀安置符合棱鏡的目的是( B )
A.易于觀察氣泡的居中情況 B.提高管氣泡居中的精度 C.保護管水準氣泡
30、當經(jīng)緯儀的望遠鏡上下轉動時,豎直度盤( A )。
A.與望遠鏡一起轉動; B.與望遠鏡相對運動; C.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