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哪些建筑可適用《高層建筑防火設計規(guī)范》 :
A.十層及十層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層設置商業(yè)服務網點的住宅);
B.建筑高度超過24m的公共建筑;
C.單層主體建筑高度超過24m的體育館、會堂、劇院等公共建筑以及高層建筑中的人民防空地下室;
D.建筑高度超過250m的高層建筑。
2、高層建筑的公共疏散門均應向疏散方向開啟,且不得使用:
A平開門 B吊門 C轉門 D子母門 E側拉門
3、對地下商店應符合的規(guī)定,下列幾項正確的有:
A、營業(yè)廳不宜設置在地下三層及三層以下;
B、不應經營和儲存火災危險性為甲、乙類儲存物品的商品;
C、應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
D、當商店總建筑面積大于20000㎡時,應采用防火墻進行分隔,且防火墻上不得開設門窗洞口;
E、疏散走道和其他主要疏散路線的地面或靠近地面的墻面上,應設置發(fā)光疏散指示標志。
4、在設置防火墻卻有困難的場所,可采用防火卷簾做防火分區(qū)分隔。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當采用包括背火面溫升做耐火極限判定條件的防火卷簾時,其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
B、當采用不包括背火面溫升做耐火極限判定條件的防火卷簾時,其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
C、當采用包括背火面溫升作耐火極限判定條件的防火卷簾時,其卷簾兩側應設獨立的閉式自動噴水系統(tǒng)保護,系統(tǒng)噴水延續(xù)時間不應小于3.00h。
D.當采用不包括背火面溫升作耐火極限判定條件的防火卷簾時,其卷簾兩側應設獨立的閉式自動噴水系統(tǒng)保護,系統(tǒng)噴水延續(xù)時間不應小于3.00h。
5、 高層建筑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安全疏散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A每個防火分區(qū)的安全出口不應少于兩個,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防火分區(qū),且相鄰防火分區(qū)之間的防火墻上設有防火門時,每個防火分區(qū)可分別設一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B 房間面積不超過50m^2,且經常停留人數不超過15 人的房間,可設一個門;
C人員密集的廳、室疏散出口總寬度,應按其通過人數每100人不小于1.00m計算。
D每個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數不應超過250人
6、下列關于消防電梯的設置描述正確的有:
A消防電梯宜分別設在不同的防火分區(qū)內;
B消防電梯間應設前室,其面積,居住建筑不應小于4.50m^2;
C消防電梯間前室宜靠外墻設置,在首層應設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經過長度不超過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D消防電梯的行駛速度,應按從首層到頂層的運行時間不超過60s計算確定;;
E消防電梯前室門口宜設擋水設施。
7、下列應當設置消防水池的高層建筑有:______。
A、一類高層建筑 B、一類高層公共建筑
C、市政給水管道和進水管或天然水源不能滿足消防用水量的高層建筑
D、市政給水管道為枝狀或只有一條進水管(二類居住建筑除外)的高層建筑
8、 高位消防水箱的消防儲水量
A一類公共建筑不應小于18m^3;
B二類公共建筑不應小于15m^3;
C一類居住建筑不應小于12m^3;
D二類居住建筑不應小于6.0m^3;
9、下列部位應使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的
A建筑高度超過100m的高層建筑及其裙房,除游泳池、溜冰場、建筑面積小于5.00m^2的衛(wèi)生間、不設集中空調且戶門為甲級防火門的住宅的戶內用房和不宜用水撲救的部位外;
B建筑高度不超過100m的一類高層建筑及其裙房,除游泳池、溜冰場、建筑面積小于5.00㎡的衛(wèi)生間、普通住宅、設集中空調的住宅的戶內用房和不宜用水撲救的部位外;
C二類高層公共建筑中的公共活動用房;、走道、辦公室和旅館的客房、自動扶梯底部、可燃物品庫房;
D高層建筑的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空調機房、公共餐廳、公共廚房以及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E高層建筑中主機房建筑面積不小于140㎡的電子計算機房中的主機房和基本工作間的已記錄磁、紙介質庫。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居住建筑內的煤氣管道不應穿過樓梯間,當必須局部水平穿過樓梯間時,應穿鋼套管保護;
B高層建筑內的隔墻應砌至梁板底部,且不宜留縫隙;
C室外樓梯可作為輔助的防煙樓梯,其最小凈寬不應小于0.90m;
D防火墻上不應開設門、窗、洞口,當必須開設時應設置能自行關閉的甲級防火門、窗;
E十一層及十一層以下的通廊式住宅應設封閉樓梯間;超過十一層的通廊式住宅應設防煙樓梯間。
1 AB
2 BCE
3 ABCDE
4 AD
5 ABC
6 ABCDE
7 CD
8 ACD
9 ABCD
10 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