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為小兒測量體重時體重計的選擇要求和正確的記錄方法是( )
A.落地式50kg杠桿秤,誤差不得超過50g,測量結果以kg(公斤)為單位,記錄至0.1kg
B.落地式50kg杠桿秤,誤差不得超過500g,測量結果以kg(公斤)為單位,記錄至0.1kg
C.落地式50kg杠桿秤,誤差不得超過50g,測量結果以kg(公斤)為單位,記錄至0.0lkg
D.落地式50kg杠桿秤,誤差不得超過100g,測量結果以kg(公斤)為單位,記錄至0.01kg
E.落地式100kg杠桿秤,誤差不得超過50g,測量結果以kg(公斤)為單位,記錄至0.5kg
122.影響準確測量小兒體重的因素是( )
A.室溫適宜
B.除去包裹小兒的被褥
C.除去小兒鞋帽,脫去衣褲
D.1歲以內嬰兒取坐位
E.3歲以上兒童取站位
123.1~6月齡嬰兒體重可估算為( )
A.出生時體重g-月齡×700g
B.出生時體重g+月齡×700g
C.出生時體重g+月齡×500g
D.出生時體重g×月齡+700g
E.出生時體重g-月齡×500g
124.7~12月齡嬰兒體重可估算為( )
A.6000g+月齡×250g
B.6000g-月齡×250g
C.250g+月齡×3000g
D.3000g+月齡×250g
E.3000g-月齡×250g
125.1~10歲兒童按年齡計算體重的方法是( )
A.實足年齡×2-7或8
B.實足年齡×2+7或8
C.實足年齡-2×7或8
D.實足年齡+2×7或8
E.實足年齡×7或8+2
126.小兒l歲以后平均身高的估算公式為( )
A.年齡+70-7
B.年齡-7+70
C.年齡×7+70
D.年齡+70×7
E.年齡+7×70
127.兒童體格生長評價的單項指標不是( )
A.年齡的身高
B.頭圍測量結果
C.年齡的體重
D.牙齒數目
E.兒童身高的體重
128.影響正確測量小兒頭圍的因素是( )
A.用軟尺測量
B.測量時軟尺應緊貼頭部皮膚
C.將軟尺零點固定于頭部任何一個部位
D.軟尺經枕骨粗隆及左側眉弓上緣回至零點
E.測量結果記錄至0.1cm
129.小兒生長監(jiān)測圖的使用方法不是( )
A.在不同月齡為小兒準確測量體重
B.按圖中坐標以畫“點”形式標出測量結果
C.將各“點”連線
D.與圖中體重標準曲線進行比較
E.僅限保健人員使用
130.影響正確評價兒童體格生長情況的因素是( )
A.隨機使用身高、體重測量量具
B.準確測量兒童身高、體重
C.根據兒童性別進行評價
D.根據兒童身高測量方式評價
E.準確計算兒童實足年齡
131.兒童遠視力檢查的正確方法和判斷結果是( )
A.檢查時兒童與視力表距離為5米,國際標準視力表0.1一行與兒童眼部在同一水平面,4歲以上兒童單眼裸眼視力≤0.5為視力異常
B.檢查時兒童與視力表距離為3米,國際標準視力表0.1一行與兒童眼部在同一水平面,4歲以上兒童單眼裸眼視力≤0.7為視力異常
C.檢查時兒童與視力表距離為5米,國際標準視力表1.0.一行與兒童眼部在同一水平面,4歲以上兒童單眼裸眼視力≤0.5為視力異常
D.檢查時兒童與視力表距離為3米,國際標準視力表1.0一行與兒童眼部在同一水平面,4歲以上兒童單眼裸眼視力≤0.5為視力異常
E.檢查時兒童與視力表距離為5米,國際標準視力表0.1一行與兒童眼部在同一水平面,4歲以上兒童單眼裸眼視力≤0.7為視力異常
132.嬰幼兒聽力篩查的正確方法是( )
A.小兒平臥檢查床上,檢查者面對小兒,距耳部50~100cm處給聲音刺激
B.小兒抱坐于成人膝上,檢查者面對小兒,距耳部30~50cm處給聲音刺激
C.小兒平臥檢查床上,檢查者避開小兒視線,距耳部50~100cm處給聲音刺激
D.小兒抱坐于成人膝上,檢查者避開小兒視線,距耳部30~50cm處給聲音刺激
E.小兒抱坐于成人膝上,檢查者避開小兒視線,距耳部50~100cm處給聲音刺激
133.影響新生兒聽力的高危因素不是( )
A.出生體重<1500g
B.耳聾家族史
C.新生兒頭頸部畸形
D.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E.母孕期感染史、如風疹及流感病毒感染
134.影響嬰幼兒聽力的高危因素不是( )
A.新生兒期聽力篩查未通過
B.重度營養(yǎng)不良
C.睡眠過分安靜不怕吵鬧
D.癲癇病史
E.中耳炎反復發(fā)作史
135.免疫程序中不應包括( )
A.疫苗接種劑量
B.疫苗接種方法
C.疫苗對接種對象的選擇
D.接種的針次、間隔
E.接種禁忌證
136.按照衛(wèi)生部規(guī)定的計劃免疫程序中不應包括的疫苗是( )
A.脊髓灰質炎疫苗
B.甲型肝炎疫苗
C.乙型肝炎疫苗
D.麻疹疫苗
E.白、百、破類毒素混合制劑
137.免疫接種特殊禁忌證是( )
A.患風疹后不宜接種麻疹疫苗
B.結核菌素試驗陽性者不能接種卡介苗
C.對魚、蝦等食物過敏者不宜接種任何疫苗
D.上感發(fā)熱
E.患甲型肝炎后不宜接種乙肝疫苗
138.出生嬰兒接種卡介苗的部位是( )
A.上臂外側三角肌中部肌內注射
B.上臂外側三角肌中部皮下注射
C.上臂外側三角肌中部皮內注射
D.前臂皮內注射
E.臀部肌內注射
139.出生嬰兒接種卡介苗的劑量是( )
A.1.0ml
B.0.5ml
C.0.3ml
D.0.2ml
E.0.1ml
140.脊髓灰質炎疫苗基礎免疫程序是( )
A.首次服用自1月齡開始,共服3次,每次間隔30天,最多不宜超過10周
B.首次服用自2月齡開始,共服3次,每次間隔30天,最多不宜超過8周
C.首次服用自2月齡開始,共服2次,每次間隔30天,最多不宜超過8周
D.首次服用自3月齡開始,共服2次,每次間隔30天,最多不宜超過10周
E.首次服用自1月齡開始,共服2次,每次間隔30天,最多不宜超過8周
執(zhí)業(yè)藥師執(zhí)業(yè)醫(yī)師衛(wèi)生資格考試衛(wèi)生高級職稱護士資格證初級護師主管護師住院醫(yī)師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臨床助理醫(yī)師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醫(yī)助理醫(yī)師中西醫(yī)醫(yī)師中西醫(yī)助理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助理醫(yī)師公共衛(wèi)生醫(yī)師公衛(wèi)助理醫(yī)師實踐技能內科主治醫(yī)師外科主治醫(yī)師中醫(yī)內科主治兒科主治醫(yī)師婦產科醫(yī)師西藥士/師中藥士/師臨床檢驗技師臨床醫(yī)學理論中醫(yī)理論
初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職稱經濟師注冊會計師證券從業(yè)銀行從業(yè)會計實操統(tǒng)計師審計師高級會計師基金從業(yè)資格稅務師資產評估師國際內審師ACCA/CAT價格鑒證師統(tǒng)計資格從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