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A2
1、患者女,70 歲。有高血壓病史 25 年,突然出現劇烈頭痛伴左側上下肢癱瘓,診斷為“腦
出血”。此時正確的護理措施是
A、頭部熱敷
B、補充血容量 C、去枕平臥位
D、發(fā)病 48 小時內避免搬動E、12 小時后給予鼻飼流質
2、患者男,38 歲。因長時間在高溫環(huán)境中工作,出現胸悶、口渴、面色蒼白、出冷汗,體溫 37.5℃,血壓 11.4/6.6kPa(86/50mmHg),護理措施錯誤的是
A、患者移至陰涼處 B、患者取平臥位
C、建立靜脈通路 D、頭及四肢冰敷 E、口服清涼飲料
3、患者男,45 歲。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 5 年。突然出現頭痛、頭暈、視物模糊、呼吸急促。該患者可能發(fā)生了
A、腦梗死
B、高血壓危象 C、高血壓腦病 D、顱內出血
E、腦動脈痙攣
4、患者女性,41 歲。診斷為“潰瘍性結腸炎”收住院,每天腹瀉 5~6 次,有少量膿血便, 對此類患者飲食護理應注意
A、給予易消化、富含纖維素飲食 B、低蛋白飲食
C、進食無渣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D、多進食新鮮水果
E、多吃蔬菜
5、患者,女性,30 歲。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左室擴大,快速走路或上二樓時感心慌氣短, 超聲心動圖示左室射血分數 40%。該患者的心功能診斷是
A、心功能Ⅰ級 B、心功能Ⅱ級 C、心功能Ⅲ級 D、心功能Ⅳ級
E、無癥狀性心功能不全
6、青年女性,近 2 個月來輕度咳嗽,咳白色黏痰,內帶血絲;午后低熱,面頰潮紅,疲乏無力,常有心悸、盜汗,較前消瘦。經 X 線攝片檢查,發(fā)現右上肺第 2 前肋部位有云霧狀淡薄陰影,無透光區(qū)。痰菌 3 次檢驗陰性。下列護理措施中,不必要的是
A、住院隔離
B、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高蛋白飲食 C、按醫(yī)囑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
D、定期復查血常規(guī)、肝功能等,監(jiān)測藥物副反應 E、做好保健指導
7、患者女性,25 歲。經過裝修工地后出現干咳、氣急、胸悶、呼吸困難。經治療后好轉。對該患者的健康教育內容,錯誤的是
A、調整環(huán)境 B、適當鍛煉 C、注意飲食 D、飼養(yǎng)寵物 E、免疫治療
8、男性,26 歲。受涼后突起畏寒、發(fā)熱,體溫 39℃,咳嗽,咳少量白痰,無咽痛及淋巴結腫大,雙肺可聞及干性啰音。最可能的診斷是
A、急性病毒性支氣管炎 B、急性病毒性咽炎
C、急性病毒性喉炎 D、急性細菌性喉炎
E、急性細菌性扁桃體炎
9、患者,女性,52 歲。有肝硬化病史 8 年。近 1 年食欲明顯減退,肝區(qū)持續(xù)性脹痛,體重減輕 10kg,入院后確診為肝癌,進行了肝動脈栓塞化療。對該患者術后護理措施不妥的是
A、術后進食流質,減輕惡心、嘔吐等不適 B、穿刺部位壓迫止血
C、遵醫(yī)囑給予止痛藥物
D、防止肝性腦病的誘發(fā)因素 E、遵醫(yī)囑輸入白蛋白
10、66.患兒男,42 天。因“腹脹 5 天,便血伴嘔血 1 天”就診。查體:精神差,面色蒼白, 呼吸淺促,心肺無異常,腹脹明顯,腸鳴音消失。X 線片顯示小腸充氣,腸管擴張。該患兒最有可能為
A、急性重型腹瀉 B、咽下綜合征
C、急性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D、細菌性痢疾
E、急性病毒性腸炎
11、患兒女,2 歲。因低熱、流涕 1 天,咳嗽、煩躁半小時就診。呈犬吠樣咳,伴有聲音嘶啞、吸氣性喉鳴。T38.3℃,咽部充血,心肺無異常。首先應考慮
A、急性支氣管炎 B、支氣管哮喘
C、支氣管肺炎
D、急性感染性喉炎 E、先天性喉喘鳴
12、患兒,7 個月;贾夤芊窝祝胩靵硗蝗粺┰瓴话,喘憋加重,口周青紫。體檢:呼吸 68 次/分,心率 180 次/分,心音低鈍,兩肺細濕啰音增多,叩診無異常,肝肋下 5cm。最可能發(fā)生
A、急性心力衰竭 B、肺不張
C、膿氣胸 D、肺大皰 E、膿胸
13、一女嬰,足月臀位助產娩出。全身皮膚青紫,心率 70 次/分,呼吸表淺且不規(guī)則,四肢軟癱,刺激喉部稍有反射,Apgar 評分為
A、3 分B、4 分C、5 分D、6 分E、7 分
14、7 歲患兒,突然發(fā)現雙下肢、胸腹部大量紅斑,高出皮面,壓之褪色,發(fā)癢,雙膝關節(jié)痛。1 周前曾患“感冒”。該患兒可能的疾病是
A、過敏性紫癜
B、風濕性關節(jié)炎 C、血友病
D、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E、急性腎炎
15、早產兒,日齡 1 天。有窒息史,煩躁不安,突然出現高聲尖叫,初步診斷顱內出血。應采取的體位是
A、平臥位 B、半臥位
C、頭低足高位 D、頭偏向一側
E、頭肩抬高 15°~30°
16、患者女,30 歲。分娩后 2 周發(fā)生陰道大量出血入院,護士對患者進行健康評估時,與病情最不相關的是
A、了解患者的分娩史
B、評估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神志情況 C、觀察患者陰道出血量
D、了解宮底的大小及有無壓痛 E、母乳喂養(yǎng)情況
17、初產婦,24 歲,孕 36 周,近 1 周來水腫加重,并有頭痛,查體:160/120mmHg,實驗室檢查:水腫(++),尿蛋白(+++)。護理該孕婦時,特別注意的是
A、嚴格限制食鹽攝入 B、平臥休息
C、服用鎮(zhèn)靜劑
D、不能服用降壓藥物
E、使用硫酸鎂時有無中毒現象
18、患者女,36 歲孕婦。產前檢查漏斗骨盆。現足月妊娠,胎膜早破來診。查體:胎頭入盆。醫(yī)囑:入院行各項檢查,擬次日行剖宮產術。護士對其進行健康教育,不正確的內容 是
A、講明產道異常對母兒的影響 B、說明剖宮產的必要性
C、解釋剖宮產術前、術后注意事項 D、囑其保持會陰清潔
E、鼓勵術前適當下床活動
19、女性患者,25 歲,外陰瘙癢、灼痛 2 天,坐臥不寧,來院就診,婦科檢查見白帶較多, 呈白色稠厚豆渣樣,小陰唇內側附著有白色膜狀物,則其最可能的診斷為
A、滴蟲陰道炎
B、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C、細菌性陰道炎
D、子宮頸沙眼衣原體感染 E、生殖器皰疹
20、初產婦,33 歲,孕 37+2 周,胎兒生長受限入院,胎心 160/分,B 超示胎盤功能減退,護士根據該產婦的情況而采取的護理措施不包括
A、做好搶救新生兒窒息的準備 B、取左側臥位
C、定時做陰道檢查
D、嚴密監(jiān)測胎心變化 E、協助做好分娩準備
21、患者,女性,54 歲,一年內反復因情緒波動突發(fā)高血壓,昏倒,發(fā)作時曾自測血壓
220/130mmHg。就醫(yī)求治。入院查體:神清合作,血壓 120/75mmHg,心率 74 次/分鐘,R15 次/分鐘,血尿常規(guī)檢查無異常。B 超示左腎上腺占位病變,直徑約 5.5cm?紤]該患者的高血壓繼發(fā)于
A、腎上腺皮質醇癥 B、腎上腺皮脂腺瘤 C、嗜鉻細胞瘤
D、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 E、垂體瘤皮質醇癥
22、患者,女性,68 歲。因顱內壓增高,頭痛逐漸加重,行腰椎穿刺腦脊液檢查后突然呼吸停止,雙側瞳孔直徑 2mm,以后逐漸散大,血壓下降,該患者最可能出現了
A、小腦幕切跡疝 B、枕骨大孔疝
C、大腦鐮下疝 D、腦干缺血
E、腦血管意外
23、患者,男性,68 歲。既往冠心病史 10 余年,吸煙史 20 余年,夜間睡覺時右小腿肌肉抽搐、疼痛,并逐漸加重,該側肢端發(fā)涼、局部皮膚蒼白。查體:足背動脈搏動消失;Buerger 征陽性;該患者首要考慮的診斷是
A、深靜脈血栓形成
B、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營養(yǎng)障礙期) C、動脈硬化性動脈閉塞癥
D、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局部缺血期) E、急性大動脈炎
24、患者,男性,50 歲。嗜酒 10 年,近 2 個月無誘因出現消瘦、乏力、厭食,在單位組織的健康體檢時發(fā)現 AFP 升高,后被確診為原發(fā)性肝癌,患者劇烈咳嗽后突然主訴腹痛,右上腹壓痛、反跳痛,移動性濁音(+);颊呖赡馨l(fā)生的并發(fā)癥是
A、癌腫破裂出血 B、上消化道出血
C、應激性潰瘍穿孔合并出血 D、細菌性肝膿腫
E、急性膽管炎
25、患者,男性,54 歲。行胃大部切除術進食后 20 分鐘,突然出現上腹脹痛、并噴射狀嘔吐大量含膽汁液體,嘔吐后癥狀不緩解,上腹偏右有壓痛,并捫及包塊,該患者出現的并 發(fā)癥為
A、十二指腸殘端破裂 B、胃腸吻合口破裂
C、胃排空延遲 D、胃出血
E、術后梗阻
26、燒傷患者第 2 個 24 小時輸液量應為第 1 個 24 小時輸液量的A、總量相等
B、總量的 1/2 C、總量的 2/3
D、膠、晶體液的各 1/2 量,加生理需要量 E、膠、晶體液量不變,加生理需要量的 1/2
27、患者,男性,右腳鐵錘砸傷,局部疼痛、腫脹、皮膚青紫、皮下淤血,屬于
A、裂傷 B、擦傷
C、擠壓傷 D、扭傷
E、挫傷
28、患者,男性,50 歲。擬行闌尾炎切除術。腰麻注藥后,患者感到胸悶氣促,繼而煩躁, 惡心嘔吐,血壓下降,呼吸困難,胸式呼吸減弱,咳嗽無力、發(fā)紺。首先考慮為
A、麻醉藥過敏反應 B、麻醉藥毒性反應 C、麻醉藥劑量過大
D、全脊髓麻醉
E、麻醉平面過高
29、患兒,4 歲。發(fā)熱,咳嗽 6 天,T38.5℃,呼吸 24 次/分,肺部可聞及細濕啰音,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該患兒的主要護理措施是
A、立即物理降溫
B、給予適量止咳藥
C、囑患兒勿進食過飽
D、定時霧化吸入、排痰 E、室內濕度應保持 45%
執(zhí)業(yè)藥師執(zhí)業(yè)醫(yī)師衛(wèi)生資格考試衛(wèi)生高級職稱護士資格證初級護師主管護師住院醫(yī)師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臨床助理醫(yī)師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醫(yī)助理醫(yī)師中西醫(yī)醫(yī)師中西醫(yī)助理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助理醫(yī)師公共衛(wèi)生醫(yī)師公衛(wèi)助理醫(yī)師實踐技能內科主治醫(yī)師外科主治醫(yī)師中醫(yī)內科主治兒科主治醫(yī)師婦產科醫(yī)師西藥士/師中藥士/師臨床檢驗技師臨床醫(yī)學理論中醫(yī)理論
初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職稱經濟師注冊會計師證券從業(yè)銀行從業(yè)會計實操統(tǒng)計師審計師高級會計師基金從業(yè)資格稅務師資產評估師國際內審師ACCA/CAT價格鑒證師統(tǒng)計資格從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