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根據(jù)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或文化的感悟,以“一棵大樹的莊嚴”為題,寫一篇記敘文或議論文,不少于800字。
一、審題
1、清理關鍵詞,防止信息遺漏
“一棵大樹的莊嚴”,在這個題目中包含了三個關鍵詞:一棵、大樹、莊嚴。
2、理清關鍵詞之間的關系,明確寫作的重點
這個題目的結構方式是偏正式的, “莊嚴”是中心語,“一棵大樹”是修飾“莊嚴”的,也就是說,按照題目的要求,文章的寫作重點,要放在“莊嚴”二字上。也就是說,自己的文章不管寫什么,也不管怎么寫,每處筆墨都要為表現(xiàn)“莊嚴”服務。否則,就是“跑題”。
那么,是要寫什么的“莊嚴”呢?哦,是“樹”的“莊嚴”,而且不是一般的樹的“莊嚴”,而是“大樹”的“莊嚴”。
那么,什么樣的“樹”才夠得上“大樹”的稱謂呢?一,樹齒較大。一年二年甚至三年五年生成的樹肯定不行,怎么著至少也得十年八年甚至百年千年的樹,才能成為本文的寫作素材。二,樹干很粗或樹體很高。所選之“樹”,至少得夠得上“合圍之木”的樹圍或“古木參天”的高度,過細的樹或過短的樹,都會有損題目中所要求的“大”字,也會歸為“跑題”。
“大樹”,稀松平常,數(shù)見不鮮,是不是只要是自己所見過的,或是自己所能回想起來的“大樹”都能一古腦的寫進自己的文章中來表現(xiàn)“大樹的莊嚴”呢?當然不是。因為,在“大樹”的前面還有一個修飾語——“一棵”!也就是說,我們在自己的文章中只能寫“一棵”樹,或者說,只能重點寫“一棵”樹。如果在寫作過程中想到什么“樹”就寫什么“樹”,完全不顧題目中的限定語(修飾語)“一棵”,那寫出的文章一定就“跑題”了!
所以,我們現(xiàn)在要寫的是:一棵 大樹 的 莊嚴
3、研究詞義,弄清選材的方向
對于“一棵”和“大樹”這兩個關鍵詞,理解和把握并不困難,困難的是“莊嚴”一詞,而且還是“大樹的莊嚴”。
這就要求先我們研究清楚“莊嚴”的詞義,然后再研究清楚“大樹的莊嚴”。
研究一個詞的詞義,就是要準確的解釋該詞;要準確的解釋一個詞語,除了要清楚準確的解釋該詞外,最好,還能找一找它的近義詞和反義詞,這樣,不僅有助于我們理解該詞,而且還會為我們打開寫作思路提供很大的便捷。搜索我們的大腦,我們可得:
“莊嚴”即“端莊而有威嚴”。
其近義詞有:端莊、莊重、嚴肅、肅穆、威嚴、沉實、穩(wěn)重等。
其反義詞有:輕浮、輕佻、放蕩、猥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