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單獨報考
當前位置:中華考試網(wǎng) >> 高考 >> 四川高考 >> 四川高考物理模擬題 >> 2016屆四川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牛頓第二定律、兩類動力學問題》

2016屆四川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牛頓第二定律、兩類動力學問題》

中華考試網(wǎng)  2015-10-13  【

  一、選擇題(在題后給的選項中,第1~4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第5~9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

  1.(2015年廣州調研)如圖K3-2-1甲,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O點的物體,從t=0時刻開始受到如圖K3-2-1乙所示的水平力作用,設向右為F的正方向,則物體(  )

  圖K3-2-1

  A.一直向左運動 B.一直向右運動

  C.一直勻加速運動 D.在O點附近左右運動

  【答案】B

  【解析】設物體質量為m,由圖象可知,0~1 s內物體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1 s末的速度v1=;1~2 s內物體以初速度v1=向右做勻減速直線運動,2 s末的速度v2=v1-=0;綜上可知,物體會一直向右運動.選項B正確.

  2.質量為 2 kg 的物體靜止在足夠大的水平地面上,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大小視為相等.從t=0時刻開始,物體受到方向不變、大小呈周期性變化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xiàn)隨時間t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K3-2-2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則物體在t=0至t=12 s這段時間的位移大小為(  )

  圖K3-2-2

  A.18 m B.54 m C.72 m D.198 m

  【答案】B

  【解析】滑動摩擦力大小Fμ=μmg=4 N,則0~3 s物體靜止,6~9 s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3~6 s和9~12 s做加速度相等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a=m/s2=2 m/s2.6 s末的速度v1=2×3 m/s=6 m/s,12 s末的速度v2=6 m/s+2×3 m/s=12 m/s.3~6 s發(fā)生的位移大小x1=×3 m=9 m,6~9 s 發(fā)生的位移大小x2=6×3 m=18 m,9~12 s發(fā)生的位移大小x3=×3 m=27 m,則0~12 s發(fā)生的位移大小x=x1+x2+x3=54 m,故選項B正確.

  3.(2012年江蘇卷)將一個皮球豎直向上拋出,皮球運動時受到空氣阻力的大小與速度的大小成正比.下列描繪皮球在上升過程中加速度大小a與時間t的圖象,可能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對皮球進行受力分析,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阻力作用,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知皮球在上升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因皮球上升過程中速度v減小,加速度減小,當v=0時,加速度最終趨近一條平行于t軸的直線,選項C正確,A、B、D錯誤.

  4. (2015年河南模擬)2013年8月14日,中國乒乓球公開賽在蘇州市體育中心體育館拉開戰(zhàn)幕,吸引了上千市民前往觀看.假設運動員在訓練中手持乒乓球拍托球沿水平面做勻加速運動,球拍與球保持相對靜止且球拍平面和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θ.設球拍和球質量分別為M、m,不計球拍和球之間的摩擦,不計空氣阻力,則(  )

  圖K3-2-3

  A.運動員的加速度大小為gsin θ

  B.球拍對球的作用力大小為mgcos θ

  C.運動員對球拍的作用力大小為

  D.運動員對地面的作用力方向豎直向下

  【答案】C

  【解析】以乒乓球為研究對象,球受重力和球拍的支持力,不難求出球受到的合力為mgtan θ,其加速度為gtan θ,受到球拍的支持力為mg/cos θ,由于運動員、球拍和球的加速度相等,選項A、B錯誤;同理運動員對球拍的作用力大小為(M+m)g/cos θ,選項C正確;將運動員看做質點,由上述分析知道運動員在重力和地面的作用力的合力作用下產生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地面對運動員的作用力應該斜向上,由牛頓第三定律知道,運動員對地面的作用力方向斜向下,選項D錯誤.

  5.(2015年黑龍江模擬)如圖K3-2-4所示,A、B兩物塊的質量分別為2 m和m, 靜止疊放在水平地面上. A、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為 g.現(xiàn)對A施加一水平拉力F,則(  )

  圖K3-2-4

  A.當 F <2 μmg時,A、B都相對地面靜止

  B.當 F=μmg時,A的加速度為μg

  C.當 F>3 μmg時,A相對B滑動

  D.無論F為何值,B的加速度不會超過μg

  【答案】BCD

  【解析】當A、B剛要發(fā)生相對滑動時,A、B間的摩擦力達到最大靜摩擦力,即f=2μmg ,隔離B分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2μmg-μ·3mg=ma,解得a=μg.對整體分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F-μ·3mg=3ma,解得F=3μmg.故當F>3μmg時,A、B發(fā)生相對滑動,故C正確;通過隔離B分析,知B的加速度不會超過μg,故D正確;當F=μmg時,A、B保持相對靜止,對整體分析,加速度a===μg,故B正確;當F<2μmg,知小于A、B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則A、B不發(fā)生相對滑動,對整體分析,由于整體受到地面的最大靜摩擦力fm=μ·3mg=μmg,知A、B不能相對地面靜止,故A錯誤.

  6.(2015年潮州模擬)如圖K3-2-5所示,一小車放在水平地面上,小車的底板上放一光滑小球,小球通過兩根輕彈簧與小車兩壁相連.當小車勻速運動時,兩彈簧L1、L2恰處于自然狀態(tài).當發(fā)現(xiàn)L1變長、L2變短時,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圖K3-2-5A.小車可能正在向右做勻加速運動

  B.小車可能正在向右做勻減速運動

  C.小車可能正在向左做勻加速運動

  D.小車可能正在向左做勻減速運動

  【答案】BC

  【解析】L1變長,L2變短,小球受到L1向左的拉力和L2向左的彈力,合力方向向左,則加速度方向向左,選項B、C正確.

  7.如圖K3-2-6所示,質量為m的物體用細繩拴住放在水平粗糙傳送帶上,物體距傳送帶左端的距離為L,穩(wěn)定時繩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當傳送帶分別以v1、v2的速度做逆時針轉動時(v1

  圖K3-2-6

  A.F1

  C.t1一定大于t2 D.t1可能等于t2

  【答案】BD

  【解析】皮帶以不同的速度運動,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相等,物體仍處于靜止狀態(tài),故F1=F2;物體在兩種不同速度下運動時有可能先加速再勻速,也可能一直加速,故t1可能等于t2.

  8.如圖K3-2-7所示,甲、乙兩圖都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車的質量都是M,人的質量都是m,甲圖人推車、乙圖人拉繩子(繩與輪的質量和摩擦均不計)的力都是F,對于甲、乙兩車的加速度大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K3-2-7A.甲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B.甲車的加速度大小為0

  C.乙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D.乙車的加速度大小為0

  【答案】BC

  【解析】對于甲,以人、車整體為研究對象,水平方向合力為零,由牛頓第二定律,得a甲=0;對于乙,水平方向整體受力為2F,再由牛頓第二定律,得a乙=,所以選項B、C正確.

  9.(2013年全國卷Ⅰ)2012年11月,“殲—15”艦載機在“遼寧號”航空母艦上著艦成功.圖K3-2-8(a)為利用阻攔系統(tǒng)讓艦載機在飛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圖.飛機著艦并成功鉤住阻攔索后,飛機的動力系統(tǒng)立即關閉,阻攔系統(tǒng)通過阻攔索對飛機施加一作用力,使飛機在甲板上短距離滑行后停止.某次降落,以飛機著艦為計時零點,飛機在t=0.4 s時恰好鉤住阻攔索中間位置,其著艦到停止的速度—時間圖線如圖K3-2-8(b)所示.假如無阻攔索,飛機從著艦到停止需要的滑行距離約為1 000 m.已知航母始終靜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為g.則(  )

  圖K3-2-8

  A.從著艦到停止,飛機在甲板上滑行的距離約為無阻攔索時的1/10

  B.在0.4~2.5 s時間內,阻攔索的張力幾乎不隨時間變化

  C.在滑行過程中,飛行員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會超過2.5g

  D.在0.4~2.5 s時間內,阻攔系統(tǒng)對飛機做功的功率幾乎不變

  【答案】AC

  【解析】速度—時間圖象中,圖線與坐標軸所圍圖形的面積為物體的位移,所以可以計算飛機受阻攔時運動的位移約為x=70×0.4 m+×(3.0-0.4)×70 m=119 m,A正確;0.4 s到2.5 s時間內,速度—時間圖象的斜率不變,說明兩條繩索張力的合力不變,但是兩力的夾角不斷變小,所以繩索的張力不斷變小,B錯;0.4 s到2.5 s時間內平均加速度約為a= m/s2=26.7 m/s2;C正確;0.4 s到2.5 s時間內,阻攔系統(tǒng)對飛機的作用力不變,飛機的速度逐漸減小,由P=Fv可知,阻攔系統(tǒng)對飛機做功的功率逐漸減小,D錯.

12
糾錯評論責編:xiejinyan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海阳市| 咸宁市| 山东省| 金堂县| 凤凰县| 武穴市| 阿巴嘎旗| 高尔夫| 报价| 若尔盖县| 兴义市| 五华县| 呼伦贝尔市| 禄劝| 景德镇市| 曲水县| 淳安县| 封开县| 龙陵县| 鄂托克前旗| 仪陇县| 大关县| 延安市| 石河子市| 包头市| 唐海县| 新竹县| 府谷县| 衡阳市| 大足县| 修文县| 阳山县| 绩溪县| 高阳县| 阆中市| 将乐县| 元朗区| 新密市| 年辖:市辖区| 徐州市| 邹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