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閱讀下文,完成第21 —25題(13分)
彭州圓覺禪院記
蘇洵
①人之居乎此也,其必有樂乎此也。居斯樂,不樂,不居也。居而不樂,不樂而不去,為自欺,且為欺天。蓋君子恥食其食而無其功,恥服其服而不知其事,故居而不樂,吾有吐食、脫服,以逃天下之譏而已耳。天之畀我以形,而使我以心馭也。今日欲適秦,明日欲適越,天下誰我御?故居而不樂,不樂而不去,是其心且不能馭其形,而況能以馭他人□?
、谧蕴埔詠恚煜率看蠓驙幰耘裴尷蠟檠,故其徒之欲求知于吾士大夫之間者,往往自叛其師以求其容于吾。而吾士大夫亦喜其來,而接之以禮。靈師、文暢之徒,飲酒食肉以自絕于其教。嗚呼!歸爾父子,復爾室家,而后吾許爾以叛爾師。父子之不歸,室家之不復,而師之叛,是不可以一日立于天下!秱鳌吩唬骸叭顺紵o外交!惫始静贾矣诔玻m不如蕭、韓之先覺,而比丁公之貳則為愈。
、塾柙诰⿴煟碇萆B攣砬笞R予甚勤。及至蜀,聞其自京師歸,布衣蔬食以為其徒先,凡若干年,而所居圓覺院大治。一日為予道其先師平潤事,與其院之所以得名者,請予為記。予佳聰之不以叛其師悅予也。故為之記曰:彭州龍興寺僧平潤講《圓覺經》有奇,因以名院。院始弊不葺,潤之來,始得隙地以作堂宇。凡更二僧,而至于保聰,聰又合其鄰之僧屋若干于其院以成。是為記。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處的虛詞是( )。(1分)
A.矣 B.耳 C.焉 D.哉
22.對第①段作用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提出不樂就應離去的觀點,總領全篇內容。
B.提出不可自欺欺天的觀點,領起下文內容。
C.提出不樂就應離去的觀點,為下文進一步闡述張本。
D.提出樂就應該留下來的觀點,引出下文的深入闡述。
23.對第③段“布衣蔬食以為其徒先”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穿布衣,吃素食,以此來為徒弟們作表率。
B.布施衣服和食物,以此來給徒弟們作表率。
C.穿布衣,吃素食,認為他的徒弟堪為表率。
D.布施衣服和食物,為此白白作徒弟的表率。
24.第③段畫線句交代了本文寫作的_____和_____。(3分)
25.從敘議角度分析第②段與第③段的關系。(4分)
三、寫作70分
26.有時你從80樓往下看,大多是美景;從2樓往下看,可能滿地垃圾。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這句話的思考。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