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解析】選A。當重物緩慢吊起時,兩繩間夾角逐漸增大,其合力與重物的重力等大,即合力不變,所以繩的拉力逐漸增大,A項正確。
12.【解析】選A。作出力分解的平行四邊形如圖所示:
由于MO>NO,所以α>β,由四邊形的兩個鄰邊的長短可以知道FNO>FMO,所以在G增大的過程中,繩NO先斷,A正確。
13.【解析】選D。根據(jù)力的合成與分解可知,CB繩的拉力增大,BP繩的拉力也增大,但桿與豎直方向的夾角不變,桿所受壓力沿豎直方向的分力始終與重物的重力大小相等,故桿所受壓力不變,D正確。
14.【解析】選A、B。由A、B兩點等高,AO、BO等長可知,AO繩與BO繩兩力對稱,B選項正確;若兩繩間的夾角θ=120°,FA=FB=G;當θ<120°時:FA=FB120°時:FA=FB>G,故A選項正確;這兩個力的矢量和與重力是平衡力,C選項錯誤;這兩個力不是大小之和而是矢量之和等于G,D選項錯誤。
15.【解析】選B。對B進行受力分析,如圖甲所示,得F2==2F;對上部分進行受力分析,如圖乙所示,其中F2′=F2,得FN=F2′·cos30°=100N,故B正確。
16.【解析】選A、C。設鉤碼對點O產(chǎn)生豎直向下的拉力為F,當θ為銳角時,該力作用在O點產(chǎn)生兩個效果,一個是沿AO方向拉細繩,另一個則是沿OB方向壓桿,而當θ為鈍角時,F對細繩和桿都產(chǎn)生拉力,所以A傳感器對應的是表格中的力F1,A項正確,B項錯誤。如圖為θ=30°時力F的分解示意圖,由圖可知,mg=F1cos60°,故m==0.05kg,C項正確,D項錯誤。
【變式備選】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正方體和質量為M的正方體放在兩豎直墻和水平面間,處于靜止狀態(tài)。m與M相接觸邊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α,若不計一切摩擦,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質量為M的正方體受3個力的作用
B.質量為m的正方體受3個力的作用
C.水平面對正方體M的彈力大小為Mg
D.墻面對正方體m的彈力大小為
【解析】選B、D。對正方體m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共受3個力,把FN2沿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分解有:
FN2sinα=mg,FN2cosα=FN1,可判斷B、D正確;以兩個正方體所組成的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豎直方向上系統(tǒng)受到向上的支持力和向下的重力,整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以水平面對正方體M的彈力大小為(M+m)g,所以C錯誤;對正方體M進行受力分析可判斷M受4個力作用,故A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