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單獨報考
當前位置:中華考試網 >> 高考 >> 全國高考 >> 全國高考語文模擬題 >> 2019年高考語文備考練習及答案(6)

2019年高考語文備考練習及答案(6)_第2頁

中華考試網  2018-08-30  【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趙不憂,字仁仲,嗣濮王宗暉曾孫也。初補保義郎,紹興二十七年登第,調金華丞。治縣豪何汝翼,械請于郡,編隸他州,邑人懾服。除永州通判。郡歲輸米,倍收其贏,民病之,不憂言于守,損其數。帥司檄不憂錄靖州獄,辨出冤者數十百人,靖人德之。除知開州。開州俗鄙陋,不憂為興學,俾民知孝義。民絕斗爭,夜戶不閉。諸司交薦,以比古循吏。轉夔州轉運判官,開人數千遮城門,不得行。改成都路轉運判官。適歲饑,不憂貸官錢五萬緡,遣吏分糴。比至,下令曰:“米至矣!备幻駹幇l(fā)粟,米價遂平。唯朱氏獨閉糴,邑民群聚發(fā)其廩。不憂抵朱氏法,籍其米,黥盜米者,民遂定。永康軍歲治都江堰,籠石蛇絕江遏水,以灌數郡田。吏盜金,減役夫,堰不固而圮,田失水,故歲屢饑。不憂躬視,操板筑,繩吏以法。黎州青羌奴兒結反,制司調兵往戍,屬不憂給餉。依故事,富人出糧,而下戶以力致于邊。不憂曰:“民饑,不可擾也!币约e余米發(fā)卒運之。朝廷命不憂攝制司。初,官兵敗,前制使遣人賂奴兒結以和。不憂曰:“奴兒結,吐蕃小族也,今且和,若大族何?”不聽。居官所至有聲,立朝好言天下事。時布衣上書狂悖,多抵罪,不憂謂太上皇帝不罪言者。帝可之。既嘉其忠諒,每宴禁中,帝與之飲酒,顧謂皇太子曰:“此賢臣也!辈粦n性篤孝,生七歲,遭父北遷,每思慕涕泣。不憂以文行訓勉族屬,薦其秀杰者,奏新學宮,增廣弟子員。置自訟齋,使有過者讀書其中,人人感勵。淳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七。贈開府儀同三司,封崇國公。 (節(jié)選自《宋史·趙不憂傳》)

  10.對下列句子中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倍收其贏,民病之 。簽椤芸

  B.不憂抵朱氏法,籍其米 籍:沒收

  C.操板筑,繩吏以法 繩:捆綁

  D.依故事,富人出糧 故事:舊日的典章制度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登第”也稱登科,指科舉時代應考人被錄取。第,指科舉考試錄取列榜的甲乙次第。

  B.“路”是中國古代宋、元時的行政區(qū)域名稱。宋代的“路”,相當于現代的“省”。

  C.“禁”是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宮中禁衛(wèi)森嚴而得名!敖小奔粗富蕦m中。

  D.“贈”又叫“追贈”,朝廷為表彰大臣,在大臣在職或死后,授予大臣官職或稱號。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趙不憂不畏土豪,嚴厲懲治。在擔任金華丞時,不憂懲處土豪何汝翼,刑拘何汝翼后并把他押送到州衙,編管到其他州,當地人也畏懼而折服。

  B.趙不憂改變民風,為民擁戴。任開州知州時,不憂開辦學校,用孝義教育開州百姓,開州鄙陋的民俗為之一變。不憂調任異地時,數千開州百姓挽留。

  C.趙不憂堅守氣節(jié),拒絕求和。當初官兵被奴兒結打敗,前制使派人賄賂奴兒結求和,但是不憂氣節(jié)剛毅,拒絕求和,朝廷同意了不憂的做法。

  D.趙不憂關心族人,教化有方。他訓勉族人,推薦優(yōu)秀杰出者,上奏開辦新學宮,設立自訟齋,讓有過者在那里讀書感化,很多人因此受教化。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帥司檄不憂錄靖州獄,辨出冤者數十百人,靖人德之。

  (2)時布衣上書狂悖,多抵罪,不憂謂太上皇帝不罪言者。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4~15題。

  秋晚客興 蘇軾

  草滿池塘霜送梅,疏林野色近樓臺。

  天圍故越侵云盡①,潮上孤城帶月回。

  客夢冷隨楓葉斷,愁心低逐雁行來。

  流年又喜經重九,可意黃花是處開。

  [注]①越,古國名。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A.首聯(lián)寫出了一派晚秋景象,卻沒有杜甫詩句“無邊落木蕭蕭下”的蕭瑟之感。

  B.頷聯(lián)運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寫出了夜幕來臨時天色吞噬云彩,潮打孤城的場景。

  C.頸聯(lián)“冷”字一語雙關,既是寫晚秋天氣的涼冷,也是寫作者漂泊心境的孤冷。

  D.深秋傍晚,作者旅居在外的愁緒更加濃烈,無法排遣,只好寄托于南歸的大雁。

  E.“愁”是詩眼,作者借秋景抒“愁”,又以“愁”寫“流年”,“愁”貫穿全詩。

  15.本詩尾聯(lián)在抒情方面頗有特色,請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5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屈原在《離騷》中以“ , ”直接表明美德是詩人心中所崇尚的,即使死亡也不悔此心志。

  (2)蘇軾在《赤壁賦》中先以“ ”來慨嘆人生的短促,接著對奔流不息的長江表達了羨慕之情。

  (3)龔自珍在《己亥雜詩》中以落花立意,形象表達出自己雖然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并甘愿獻身的句子是: , 。

1234
糾錯評論責編:jiaojiao95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翁牛特旗| 和田县| 稷山县| 秭归县| 六安市| 阳山县| 阜宁县| 和顺县| 当雄县| 休宁县| 当阳市| 依安县| 巴南区| 项城市| 绥德县| 启东市| 乐业县| 花莲市| 馆陶县| 石城县| 广德县| 定安县| 桂林市| 祥云县| 弥勒县| 项城市| 沂水县| 仪征市| 华亭县| 荔浦县| 明光市| 武鸣县| 奉新县| 临夏市| 瑞昌市| 巴马| 监利县| 临沧市| 突泉县| 沁阳市| 平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