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單獨報考
當前位置:中華考試網(wǎng) >> 高考 >> 全國高考 >> 全國高考生物模擬題 >> 2017年高考生物:物質(zhì)跨膜運輸與酶、ATP

2017年高考生物:物質(zhì)跨膜運輸與酶、ATP

來源:中華考試網(wǎng)  2017-04-08  【

1.關于ATP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ATP分子水解去掉兩個磷酸基團后變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藍藻細胞中的線粒體、葉綠體分別通過有氧呼吸、光合作用產(chǎn)生ATP

C.ATP分子中儲存著大量的活躍化學能,是一種高能磷酸化合物

D.小麥根尖成熟區(qū)細胞能產(chǎn)生ATP的結構有線粒體、細胞質(zhì)基質(zhì)

2.有關酶和ATP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人體細胞合成ATP時都需要氧氣的參與

B.同一種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細胞中

C.酵母菌產(chǎn)生CO2的過程中都有ATP的合成

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來探究酶的專一性,可用碘液對實驗結果進行檢測

【解析】選B。人體細胞合成ATP在無氧呼吸下也能產(chǎn)生,故A錯誤。同一種酶可以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細胞中,如呼吸酶,故B正確。酵母菌在線粒體基質(zhì)中進行有氧呼吸第二階段時產(chǎn)生CO2,同時有ATP的合成,但在無氧呼吸中產(chǎn)生二氧化碳時沒有ATP的合成,故C錯誤。如果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來探究酶的專一性,因為蔗糖是否被分解無法用碘液檢測,故D錯誤。

3.細胞代謝中某種酶與其底物、產(chǎn)物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酶1與產(chǎn)物B結合后失活,說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間結構決定

B.酶1的變構位點和活性位點的結構取決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

C.酶1有兩種底物且能與產(chǎn)物B結合,因此酶1不具有專一性

D.酶1與產(chǎn)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細胞生產(chǎn)過多的產(chǎn)物A

【解析】選C。分析題圖可知,當產(chǎn)物B濃度高時,可與酶1的變構位點結合,引起酶1空間結構發(fā)生改變,使酶1變性失活,說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間結構決定,也說明酶1與產(chǎn)物B的相互作用可防止細胞生產(chǎn)過多的產(chǎn)物A,A、D正確;酶1的變構位點和活性位點有著特定的氨基酸序列,B正確。

4.取5支試管,編號為1~5,分別加入2 mL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1.0 mol/L的H2O2溶液,進行如表所示實驗。據(jù)表分析,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試管編號 1 2 3 4 5 加入物質(zhì) 蒸餾水 銹鐵釘 生土豆塊 熟土豆塊 生土豆塊、

稀NaOH溶液 實驗結果 幾乎無氣泡 少量氣泡 大量氣泡 幾乎無氣泡 幾乎無氣泡 A.1號和3號對比,說明酶具有高效性

B.2號和3號對比,說明不同種酶的催化效率不同

C.4號和5號對比,說明酶的活性受溫度、pH的影響

D.本實驗不能用來探究酶作用的最適溫度

【解析】選D。分析5支試管所加入的物質(zhì)及實驗結果可知,2號中銹鐵釘含有的Fe3+可以催化H2O2分解,但氣泡較少;3號中生土豆塊含有的H2O2酶能催化H2O2分解,氣泡很多;4號中熟土豆塊因高溫導致H2O2酶失活,不能催化H2O2分解,幾乎無氣泡產(chǎn)生;5號中稀NaOH溶液導致生土豆塊中的H2O2酶失活,不能催化H2O2分解,幾乎無氣泡產(chǎn)生;1號作為對照組。3號和1號對比,說明酶具有催化作用。2號和3號對比,說明H2O2酶的催化效率比Fe3+的高,即說明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具有高效性。3號和4號對比,可以說明酶的活性受溫度影響。5號和3號對比,可以說明酶的活性受pH影響。由于沒有設置多種不同溫度,故本實驗不能用來探究酶作用的最適溫度。

5.某同學在進行某一酶促反應實驗時,第一次實驗測得產(chǎn)物生成量隨時間變化情況如圖中曲線a所示,第二次實驗僅對第一次實驗中的條件進行了一處調(diào)整,實驗結果如曲線b表示。該同學改變的條件可能是(  )

A.改變了酶的種類     B.改變了酶的用量

C.改變了底物濃度 D.改變了反應溫度

6.如圖表示改變某一因素前后,淀粉溶液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產(chǎn)生還原糖的結果,請據(jù)此分析,改變下列哪種因素才能獲得改變后的結果(  )

A.溫度 B.pH

C.淀粉溶液量 D.唾液量

【解析】選C。由圖中信息可知,反應進行到12 min后,還原糖的生成量不再增加,兩組反應都不再進行,改變某一條件后生成物總量降低,反應物淀粉溶液量減少會導致此結果。而改變溫度、pH和唾液量均只會改變反應完成所需要的時間,不改變生成物總量。

7.如圖中曲線a表示在最適溫度、最適pH條件下,底物濃度與酶促反應速率的關系。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在曲線的AB段限制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濃度

B.在曲線的B點時再加入一定量的酶,可以用曲線b表示

C.酶的數(shù)量減少后,圖示反應速率可用曲線c表示

D.降低pH,重復該實驗,曲線中B點位置不變

8.為了比較甲、乙兩種酶對溫度和pH的耐受程度(即保持活性的范圍)的差異,科研人員作了相關的研究,結果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酶對溫度的耐受程度比乙酶大

B.在pH為6~7的環(huán)境下,幾乎測不到甲酶活性

C.甲酶活性在任何環(huán)境中都比乙酶高

D.測定pH對酶活性影響時溫度應設為20℃

12
糾錯評論責編:jiaojiao95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敦化市| 通海县| 昌都县| 温宿县| 曲阳县| 翁牛特旗| 南丰县| 防城港市| 九龙县| 进贤县| 泽普县| 佛冈县| 精河县| 万年县| 黔西| 兴化市| 大方县| 卓尼县| 烟台市| 客服| 克什克腾旗| 沾益县| 四子王旗| 定远县| 濮阳市| 蒙自县| 田阳县| 广安市| 清丰县| 库伦旗| 江川县| 余姚市| 大荔县| 钟祥市| 昌乐县| 麻栗坡县| 梅州市| 柞水县| 东港市| 本溪市| 沈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