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稅務(wù)師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稅務(wù)師 >> 稅法(二) >> 模擬題 >> 文章內(nèi)容

2017年稅務(wù)師考試《稅法二》模擬試題及答案(15)_第4頁

來源:考試網(wǎng)  [2017年8月7日]  【

參考答案:

單項選擇題

1、答案:B

解析:在境內(nèi)居住滿5年的個人,如果從第6年起以后的各年度中,凡在境內(nèi)居住滿1年的,應當就其來源于境內(nèi)、境外的所得申報納稅,B選項的陳述符合規(guī)定;A選項沒有陳述“居住滿一年“這個條件,所以,不準確;臨時離境,不超過規(guī)定期限的,不計算離境,仍是按居住滿一年計算,所以,C選項不正確;境內(nèi)居住不超過90天,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境內(nèi)雇主負擔的,免稅,不是全額計稅,所以,D選項不正確。

2、答案:A

解析:選項A,從2002年5月1日起編劇從電視劇的制作單位取得的劇本使用費,不再區(qū)分劇本的使用方是否為其任職單位,統(tǒng)一按特許權(quán)使用費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

3、答案:D

解析:在中國境內(nèi)居住不滿一年的外籍人員為非居民納稅人。

4、答案:A

解析:個人每次以圖書、報刊方式出版、發(fā)表同一作品,不論出版單位是預付還是分筆支付稿酬,或者加印該作品后再付稿酬,均應合并為一次征稅。在兩處或兩處以上出版、發(fā)表或再版同一作品而取得的稿酬,則各處取得的所得或再版所得分次征稅。個人的同一作品在報刊上連載,因連載而取得的所得為一次征稅。連載之后又出書取得稿酬的,或先出書后連載取得稿酬的,應視同再版稿酬分次征稅。作者去世后,對取得其遺作稿酬的個人,按稿酬所得征稅。

5、答案:D

解析:對于在中國境內(nèi)無住所而在稅收協(xié)定規(guī)定的期間內(nèi),在中國境內(nèi)連續(xù)或累計居住不超過183日的個人,其來源于中國境內(nèi)的所得,應僅就其實際在中國境內(nèi)工作期間由中國境內(nèi)企業(yè)或個人雇主支付或者由中國境內(nèi)機構(gòu)負擔的工資薪金所得申報納稅,由中國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是由該雇主的中國境內(nèi)機構(gòu)負擔的工資薪金,免予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外籍個人取得的探親費免征個人所得稅。外籍個人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80000-4800)×35%-6375]×30000÷80000×24.5÷30=6108.16(元)

6、答案:A

解析:應納個稅=(3000-800)×20%+4500×(1-20%)×20%=1160(元)。

7、答案:A

解析: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24-70×[30÷(20+30+50)]=3(萬元)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為=3×20%=0.6(萬元)

8、答案:B

解析:同一篇小說先連載后出版的視為兩次稿酬所得計稅。應納稅額=[3600×3×(1-20%)]×20%×(1-30%)+[20000×(1-20%)]×20%×(1-30%)=1209.6+2240=3449.60(元)

9、答案:D

解析:楊先生股票期權(quán)行權(quán)所得應繳納個人所得稅=[80000×(8-3)÷8×30%-3375]×8=93000(元)。

10、答案:D

解析:該外籍個人境內(nèi)居住滿90天,不滿1年,應當就其境內(nèi)工作期間境內(nèi)所得包括境內(nèi)支付的部分和境外支付的部分都納稅。對在中國境內(nèi)、境外機構(gòu)同時擔任職務(wù)或僅在境外機構(gòu)任職的境內(nèi)無住所個人,計算其境內(nèi)工作期間時,對其入境、離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內(nèi)外的當日,均按半天計算為在華實際工作天數(shù)。該外籍專家12月份合計應納稅額=[(20000+30000-4800)×30%-3375]×19.5/31=6406.69(元)。

11、答案:C

解析:任職、受雇于報刊、雜志等單位的記者、編輯等專業(yè)人員,因在本單位的報刊、雜志上發(fā)表作品取得的所得,屬于因任職、受雇而取得的所得,應與其當月工資收入合并,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除上述專業(yè)人員以外,其他人員在本單位的報刊、雜志上發(fā)表作品取得的所得,應按“稿酬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出版社的專業(yè)作者撰寫、編寫或翻譯的作品,由本社以圖書形式出版而取得的稿費收入,應按“稿酬所得”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因為本題目在本單位雜志上發(fā)表文章取得的所得,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取得的年終績效工資按照一次性獎金的辦法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10400÷12=866.67(元),適用稅率10%、速算扣除數(shù)25 應納個人所得稅=(5200+1800-2000)×15%-125+10400×10%-25=1640(元)

12、答案:C

解析:對于雇員取得的這項獎勵,按照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對于非雇員取得的這項獎勵,按照勞務(wù)報酬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13、答案:C

解析:應納稅所得額=[(54600-7000)×(1-20%)] ÷68%=56000(元)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56000×40%-7000=15400(元)

14、答案:D

解析:不在企業(yè)任職,取得的董事費收入按照“勞務(wù)報酬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私營企業(yè)投資者從其投資的企業(yè)借款不歸還,又不用于生產(chǎn)經(jīng)營的,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公益救濟性捐贈扣除限額=80000×(1-20%)×30%=19200(元),實際公益救濟性捐贈額為20000元,捐贈扣除限額19200元,所以稅前扣除捐贈額為19200元。王某應繳納個人所得稅=80000×(1-20%)×(1-30%)×30%-2000+30000×20%=17440(元)。

15、答案:D

解析:應納稅所得額=(35000-2000)×(1-20%)÷76%=34736.84(元),代付的個人所得稅額=34736.84×30%-2000=8421.05(元)。

16、答案:D

解析:當月應納稅額=(4000+1000-2000)×15%-125+4000×10%×5%=345(元)

17、答案:C

解析:向貧困地區(qū)的公益性捐贈可以根據(jù)限額扣除,扣除限額=20000×(1-20%)×30%=4800(元),實際捐贈額5000元,稅前準予扣除4800元。翻譯收入繳納的個人所得稅=[20000×(1-20%)-4800]×20%=2240(元)。

18、答案:B

解析:3月6日、6月8日、6月14日和12月25日,均按半天計算在華實際工作天數(shù)。中國境內(nèi)實際工作天數(shù)=25.5+30+31+24+31+31+30+31+30+24.5=288(天)。

多項選擇題

1、答案:ABC

解析:對于殘疾人員的下列具體所得項目可以申請減征個稅: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所得;對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經(jīng)營、承租經(jīng)營所得;勞務(wù)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quán)使用費所得。對照上述規(guī)定,只有選項A、B、C符合題意。

2、答案:AC

解析:選項A企業(yè)因營銷業(yè)績獎勵非雇員免費旅游,按非雇員取得勞務(wù)報酬所得處理;選項B為個體經(jīng)營所得;選項D為稿酬所得;選項E為特許權(quán)使用費所得。

3、答案:BCD

解析:個體工商戶從聯(lián)營企業(yè)分回的利潤所得應按“股息、利息、紅利所得”適用20%的稅率計算征稅;工資、薪金所得適用九級超額累進稅率。

4、答案:ABE

解析:選項C應該以每一個月為一次計算個人所得稅;選項D應當分兩次作為所得納稅。

5、答案:ADE

解析:個人所得稅法規(guī)定,在中國境內(nèi)有住所的個人以及在中國境內(nèi)無住所但一個納稅年度中在中國境內(nèi)居住滿1年的個人,為個人所得稅的居民納稅人,對我國的個人所得稅負無限納稅義務(wù)。

6、答案:BCDE

解析:私營企業(yè)所有投資者不一定全是個人,所以選項A不符合題意。

7、答案:BE

解析:個體工商戶對外投資的所得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承租人對企業(yè)經(jīng)營成果不擁有所有權(quán)取得的所得,應按“工資、薪金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

8、答案:BCDE

解析:財產(chǎn)轉(zhuǎn)讓所得采用的是扣除原值和轉(zhuǎn)讓環(huán)節(jié)的稅法,不采用費用定額扣除與定率扣除的辦法。

9、答案:AB

解析:同一作品出版后,加印取得的稿酬應合并為一次所得納稅;同一作品在兩處同時出版、發(fā)表取得的稿酬所得分別各處取得的所得分次納稅;同一作品先在報刊上連載,然后再出版取得的稿酬所得應當分次納稅。

10、答案:AC

解析:員工因擁有股權(quán)而參與企業(yè)稅后利潤分配取得的所得,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企業(yè)為股東購買車輛并將車輛所有權(quán)辦到股東個人名下,其實質(zhì)為企業(yè)對股東進行了紅利性質(zhì)的實物分配,應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非本單位報刊、雜志的專業(yè)人員在本單位的報刊、雜志上發(fā)表作品取得的所得,按“稿酬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

11、答案:ACDE

解析:選項B,應當是累進稅率與比例稅率并用。

12、答案:AC

解析:選項A企業(yè)因營銷業(yè)績獎勵非雇員免費旅游,按非雇員取得勞務(wù)報酬所得處理;選項B為個體經(jīng)營所得;選項D為稿酬所得;選項E為特許權(quán)使用費所得。

13、答案:BDE

解析:低于購置成本購買住房的差價,應按一次性獎金辦法計算個人所得稅。 60000÷12=5000(元),適用稅率15%,速算扣除數(shù)125。買房行為應納個人所得稅=60000×15%-125=8875(元)。

14、答案:BDE

解析:選項A,兼職收入應作為勞務(wù)報酬申報納稅;選項C,全年一次性獎金應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納稅。應納個人所得稅=(4000-2000)×10%-25+(3000-800)×20%+15000×10%-25=2090(元)

15、答案:ABCD

解析:出版社專業(yè)作者翻譯作品后,由本社以圖書形式出版而取得的收入按照“稿酬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16、答案:ABDE

解析:兩處或兩處以上取得工資的,應持兩處支付單位提供的原始明細工資、薪金單(書)和完稅憑證原件,選擇并固定到一地稅務(wù)機關(guān)申報每月工資、薪金收入,匯算清繳其工資、薪金收入的個人所得稅,多退少補。

17、答案:ABD

解析: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在減除按個人所得稅法規(guī)定的費用扣除標準后,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購買體育彩票中獎,一次中獎收入在1萬元以下的,暫免稅;演員自己“走穴”取得的收入按照勞務(wù)報酬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18、答案:AE

解析:選項B、C、D均免征個人所得稅。

計算題

1、答案:

解析:(1)A(2)D(3)C(4)C

(1)取得工資、薪金收入和季度獎應合并由本單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3400+2000-2000)×15%-125=385(元)。

取得年終獎:12000÷12=1000(元),適用稅率10%、速算扣除數(shù)為25,應納稅額=12000×10%-25=1175(元)。

合計應納個人所得稅=385+1175=1560(元)。

(2)擔任某公司技術(shù)顧問取得的收入屬于勞務(wù)報酬所得,當月捐贈扣除限額=35000×(1-20%)×30%=28000×30%=8400(元),實際發(fā)生捐贈支出9000元,稅前準予扣除捐贈支出8400元,因此應由該公司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28000-8400)×20%=3920(元)。

(3)出版專著按我國稅法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36000×(1-20%)×20%×(1-30%)=4032(元),扣除已在境外繳納的3000元,應補稅=4032-3000=1032(元)。

(4)趙某售出債券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15×600-110-(1000×10+150)×600÷1000]×20%=560(元)。

2、答案:

解析:(1)C(2)B(3)D(4)A

(1)應繳納個人所得稅=(28000+15000-4800)×25%-1375=8175(元)

(2)財產(chǎn)租賃所得,按月計算應納的個人所得稅,月租金是96000÷12=8000(元)

月租金收入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8000-8000×4%)×(1-20%)×10%=614.4(元) 全年應納的個人所得稅=614.4×12=7372.8(元)。

(3)個人將書畫作品、古玩等公開拍賣取得的收入減除其財產(chǎn)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按“財產(chǎn)轉(zhuǎn)讓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其財產(chǎn)原值確定方法為:能提供完整、準確的財產(chǎn)原值憑證的,以憑證上注明的價格為其財產(chǎn)原值;不能提供完整、準確的財產(chǎn)原值憑證,不能正確計算財產(chǎn)原值的,按轉(zhuǎn)讓收入額的3%征收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稅款由拍賣單位負責代扣代繳。

轉(zhuǎn)讓名人字畫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80000×3%=2400(元)

(4)向災區(qū)捐贈扣除限額=30000×(1-20%)×30%=7200(元)

應繳納個人所得稅=[30000×(1-20%)-10000-7200]×20%=1360(元)

第四大題 :綜合題

1、答案:

解析:(1)B;(2)A;(3)B;(4)A;(5)C;(6)BD。

(1)年終獎適用年終獎特殊計稅方法,30000÷12=2500(元),據(jù)此,確定適用稅率15%,速扣數(shù)125元。

所以,年終獎個稅=30000×15%-125=4375(元)

(2)在雇傭單位和派遣單位每個月支付工資代扣代繳的時候,只有雇傭單位N公司扣除費用。派遣單位M公司不扣除費用,直接就發(fā)放工資全額計稅。

N公司每月應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6000-2000)×15%-125=475(元)

(3)1-2月個稅=〔(5000+4000-2000)×20%-375〕×2=2050(元)

3-11月份工資所得個稅=〔(5000+6000-2000)×20%-375〕×9=12825(元)

12月工資個稅和監(jiān)事費個稅=(5000+6000+30000-2000)×25%-1375=8375(元)

(4)銀行儲蓄存款利息免稅,從上市公司取得股息所得額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征收個稅;非上市公司取得股息,全額計稅。

應納個稅=1500×50%×20%+2000×20%=550(元)

(5)全年兼職收入個稅=4000×(1-20%)×20%×12=7680(元)

(6)取得的存款利息免稅,所以,選項A不正確;選項B符合稅法規(guī)定;選項C不正確,非上市公司股息沒有優(yōu)惠政策;選項D正確,符合稅法規(guī)定。

2、答案:

解析:(1)D(2)C(3)B(4)D(5)A(6)B

(1)實行年薪制工資辦法的單位根據(jù)考核情況兌現(xiàn)的年終效益工資應當按一次性獎金計算辦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公民李山全年工資所得應納稅款= [(5000-2000)×15%-125]×12=3900(元)

年終效益工資應當按一次性獎金計算納稅,64000÷12=5333.33(元),適用稅率為20%,速算扣除數(shù)375元。

年終效益工資應納稅款=64000×20%-375=12425(元)

全年工資薪金應納稅款=3900+12425=16325(元)

(2)稿酬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10000+50000)×(1-20%)×20%×(1-30%)+10800×(1-20%)×20%×(1-30%)=7929.6(元)

(3)財產(chǎn)租賃所得,按月計算應納的個人所得稅,月租金是96000÷12=8000(元)

月租金收入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8000-8000×4%)×(1-20%)×10%=614.4(元) 全年應納的個人所得稅=614.4×12=7372.8(元)。

(4)個人將書畫作品、古玩等公開拍賣取得的收入減除其財產(chǎn)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按“財產(chǎn)轉(zhuǎn)讓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其財產(chǎn)原值確定方法為:能提供完整、準確的財產(chǎn)原值憑證的,以憑證上注明的價格為其財產(chǎn)原值;不能提供完整、準確的財產(chǎn)原值憑證,不能正確計算財產(chǎn)原值的,按轉(zhuǎn)讓收入額的3%征收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稅款由拍賣單位負責代扣代繳。

轉(zhuǎn)讓名人字畫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80000×3%=2400(元)

(5)①來自A國所得抵免限額=8000×20%=1600(元)

在A國實際繳納個人所得稅400元,應補繳個人所得稅=1600-400=1200(元)

②來自B國所得的抵免限額=60000×(1-20%)×30%-2000=12400(元),已在B國繳納個人所得稅18000元,超過了抵免限額12400元,超限額部分不允許在應納稅額中抵扣,但可在以后納稅年度的B國的扣除限額的余額中補扣。

③應補繳個人所得稅合計1200元。

(6)轉(zhuǎn)讓限售股應納個人所得稅=(40000-30000-280)×20%=1944(元)

1 2 3 4
責編:jiaojiao95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職業(yè)資格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
自治县| 灌云县| 邯郸县| 朝阳市| 黄骅市| 平安县| 韶关市| 肇州县| 彭州市| 博野县| 筠连县| 佛学| 南皮县| 沙洋县| 新绛县| 罗江县| 金溪县| 乌拉特前旗| 宁蒗| 新巴尔虎右旗| 循化| 贵南县| 广元市| 通海县| 仁怀市| 永兴县| 虎林市| 安国市| 湟中县| 上思县| 胶州市| 大庆市| 进贤县| 侯马市| 清镇市| 玉环县| 七台河市| 民乐县| 温宿县| 顺平县| 嘉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