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選題
1.答案:B
解析:①特別重大火災: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財產(chǎn)損失的火災;
②重大火災: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財產(chǎn)損失的火災;
、圯^大火災: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財產(chǎn)損失的火災;
、芤话慊馂模菏侵冈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財產(chǎn)損失的火災。
注:“以上”包括本數(shù),“以下”不包括本數(shù)。
根據(jù)題干可知火災種類為E類,火災屬于重大火災。
2.答案:D
解析:根據(jù)教材P16,ABC為煙氣流動擴散的三條路線,D選項是錯誤的。
3.答案:A
解析:滅火基本原理主要有冷卻滅火、隔離滅火、窒息滅火、化學抑制滅火。
4.答案:B
解析:根據(jù)教材P22,粉塵爆炸壓力上升速度較慢,故A錯誤;粉塵二次爆炸往往比初次爆炸壓力更大,破壞更嚴重,故C錯誤;粉塵爆炸比氣體爆炸所需點火能大,引爆時間長,故D錯誤。
5.答案:A
解析:物質因狀態(tài)或壓力發(fā)生突變而形成的爆炸叫物理爆炸。物理爆炸的特點是前后物質的化學成分均不改變。如蒸汽鍋爐因水快速汽化,容器壓力急劇增加,壓力超過設備所能承受的強度而發(fā)生的爆炸;壓縮氣體或液化氣鋼瓶、油桶受熱爆炸等。物理爆炸本身雖沒有進行燃燒反應,但它產(chǎn)生的沖擊力可直接或間接地造成火災。
6.答案:B
解析:引火源包括:明火,電弧電火花,雷擊,高溫,自燃引火源。其中明火是指:生產(chǎn)生活中的爐火、燭火、焊接火、吸煙火,撞擊、摩擦打火,機動車排氣管火星、飛火等。
7.答案:C
解析:具有整體爆炸危險的物質和物品包括:爆破用的電雷管、三硝基甲苯、硝銨炸藥、無煙火藥、硝化棉、硝化甘油、黑火藥等。
8.答案:A
解析:易燃液體的火災危險性包括:易燃性、爆炸性、受熱膨脹性、流動性、帶電性、毒害性等。可縮性屬于易燃氣體的火災危險性。
9.答案:C
解析:發(fā)火物質是指即使只有少量物品與空氣接觸,在不到5min內便燃燒的物質,包括混合物和溶液(液體和固體),如白磷、三氯化鈦等。自熱物質是指發(fā)火物質以外的與空氣接觸無須能源供應便能自己發(fā)熱的物質,如賽璐珞碎屑、油紙、潮濕的棉花等。
10.答案:B
解析:建規(guī)3.1.2同一座廠房或廠房的任一防火分區(qū)內有不同火災危險性生產(chǎn)時,廠房或防火分區(qū)內的生產(chǎn)火災危險性類別應按火災危險性較大的部分確定;當生產(chǎn)過程中使用或產(chǎn)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較少,不足以構成爆炸或火災危險時,可按實際情況確定;當符合下述條件之一時,可按火災危險性較小的部分確定:
1 火災危險性較大的生產(chǎn)部分占本層或本防火分區(qū)建筑面積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類廠房內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發(fā)生火災事故時不足以蔓延至其他部位或火災危險性較大的生產(chǎn)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 丁、戊類廠房內的油漆工段,當采用封閉噴漆工藝,封閉噴漆空間內保持負壓、油漆工段設置可燃氣體探測報警系統(tǒng)或自動抑爆系統(tǒng),且油漆工段占所在防火分區(qū)建筑面積的比例不大于20%。
本題中印刷廠的印刷車間屬于丙類,所以只適用于5%那條判斷標準,氨壓縮機房已大于5%,故為判定廠房火災危險性為乙類。
11.答案:B
解析:建規(guī)3.1.3條文說明,硫磺制品倉庫為乙類,鋁粉制品倉庫為乙類,面粉倉庫為丙類。這里大家要注意與乙類的面粉廠碾磨部位做好區(qū)分。
12.答案:D
解析:丁戊類儲存物品倉庫的火災危險性,當可燃包裝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或可燃包裝體積大于物品本身體積的1/2時,應按丙類確定。
本題包裝重量為5kg,物品本身重量為30-5=25kg,包裝的重量未超過1/4。包裝體積為0.1立方米,物品本身體積為0.5-0.1=0.4立方米,包裝的體積未超過1/2,故該倉庫火災危險性應為戊類。
13. 答案:C
解析:高層建筑、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員密集的多層丙類廠房、甲乙類廠房,其封閉樓梯間的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并應向疏散方向開啟;其他建筑,可采用雙向彈簧門。樓梯間的首層可將走道和門廳等包括在樓梯間內形成擴大的封閉樓梯間,但應采用乙級防火門等與其他走道和房間分隔。
14.答案:B
解析:評定可燃液體火災危險性最直接的指標是蒸氣壓,蒸氣壓越高,越易揮發(fā),閃點也越低,但由于蒸氣壓很難測量,所以世界各國都是根據(jù)液體的閃點來確定其危險性,故本題答案為B。
15.答案:C
解析:根據(jù)建規(guī)5.1.8,對于普通三級耐火極限建筑,吊頂為難燃材料時,吊頂耐火極限不應低于 0.15h,但對于三級耐火極限的醫(yī)療建筑、中小學校的教學建筑、老年人建筑及托兒所的兒童用房等建筑的吊頂,應采用不燃材料 ; 當采用難燃材料時,其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25h。
16.答案:B
解析: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的柱2.5h,樓板1.0h,本題所述的其他建筑構件的耐火極限均符合一級耐火等級建筑的要求。因此,可以判斷該建筑為二級耐火等級。
17.答案:B
解析:根據(jù)建規(guī)5.1.1,對于高層建筑,建筑高度 24m 以上部分任一樓層建筑面積大于 1000㎡的商店、展覽、電信、郵政、財貿金融建筑和其它多種功能組合建筑應確定為一類高層公共建筑,該建筑為住宅與商場組合建筑,雖然每層建筑面積大于 1000㎡,但多種功能組合建筑不包括住宅與公共建筑組合建造的情況。由于該公共建筑高度不大于 50m,故應劃分為二類高層公共建筑。
18.答案:B
解析:根據(jù)建規(guī)表5.5.17及注釋,醫(yī)療建筑,單多層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的疏散門35(一二級) 30(三級) 25(四級),位于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的疏散門20(一二級) 15(三級)10(四級)。高層病房部分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的疏散門24(一二級) ,位于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的疏散門12(一二級)。高層其他部分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的疏散門30(一二級) ,位于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的疏散門15(一二級)。本題應取值12m,有自噴可增加25%,開向敞開式外廊,可增加5m,因此:12*(1+25%)+5=20m。注意,先增25%,再進行加減。
19.答案:A
解析:住宅建筑,設置在底部且室內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車庫、儲藏室、敞開空間,室內外高差或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頂板面高出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部分,可不計入建筑高度。(53.0+55.9)/2-2.0=52.45<54,故為二類高層住宅建筑。
20.答案:D
解析:根據(jù)建規(guī)5.1.3,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和一類高層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一級;單、多層重要公共建筑和二類高層建筑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30米住宅和25米辦公建筑均為二類高層建筑,其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根據(jù) 5.4.3,商店建筑、展覽建筑采用三級耐火等級建筑時,不應超過 2 層;
采用四級耐火等級建筑時,應為單層;根據(jù) 5.4.4,托兒所、幼兒園的兒童用房,老年人活動場所和兒童游樂廳等兒童活動場所宜設置在獨立的建筑內,且不應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當采用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建筑時,不應超過 3 層;采用三級耐火等級的建筑時,不應超過 2 層;采用四級耐火等級的建筑時,應為單層。
多選題
1.答案:DE
解析:根據(jù)建規(guī)3.1.1可知,答案為DE。
2.答案:ABE
解析:根據(jù)建規(guī)5.1.3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級應根據(jù)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重要性和火災撲救難度等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和一類高層建筑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一級;2、 單、多層重要公共建筑和二類高層建筑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膳袛郃為一級耐火等級,C至少為二級耐火等級,根據(jù)建規(guī)表5.1.2可知,A至少應采用不燃性0.25h的吊頂,木隔柵吊頂屬于可燃的,故A錯,C至少應采用難燃性0.25h的吊頂,故C正確;根據(jù)建規(guī)3.2.1可知三級廠房屋頂承重構件應采用難燃性構件,故B錯誤;空分廠房為乙類廠房,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根據(jù)建規(guī)3.2.1可知,應采用難燃性0.25h的吊頂,當采用不燃性吊頂?shù)臅r候,耐火極限不限,故D正確;根據(jù)建規(guī)3.2.9 甲、乙類廠房和甲、乙、丙類倉庫內的防火墻,其耐火極限不應低于4.00h可知,E錯誤,應采用4h的防火墻。
3.答案:AE
解析: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和一類高層建筑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一級;單多層重要公共建筑和二類高層建筑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B選項,地級市政府辦公樓屬于重要公共建筑,但高度只有22m,屬于多層重要公共建筑;C選項,藏書超過100萬冊的圖書館,但建筑高度未大于24m,該圖書館建筑屬于單多層公共建筑;D選項,50m的住宅建筑屬于二類高層;E選項,醫(yī)療建筑高度大于24m時,即屬于一類高層建筑。因此,本題答案是AE。
4.答案:AB
解析:根據(jù)建規(guī)3.3.5,辦公室、休息室設置在丙類廠房內時,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墻和1.00h的樓板與其他部位分隔,并應至少設置1個獨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墻上需開設相互連通的門時,應采用乙級防火門。
5.答案:ABCD
解析:總建筑面積大于20000平方米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應采用塢門、窗、洞口的防火墻、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樓板分隔為多個建筑面積不大于20000平方米的區(qū)域。相鄰區(qū)域確需局部連通時,應采用符合規(guī)定的下沉廣場等室外開敞空間、防火隔間、避難走道、防煙樓梯間等方式進行連通。
6.答案:ABCD
解析:選項A,建規(guī)5.5.27-2,建筑高度大于 21m、不大于 33m 的住宅建筑應采用封閉樓梯間;當戶門采用乙級防火門時,可采用敞開樓梯間,故A錯誤。選項B,建規(guī)5.5.27 第 3 款,建筑高度大于 33m 的住宅建筑應采用防煙樓梯間。戶門不宜直接開向前室,確有困難時,每層開向同一前室的門不應大于3樘且應采用乙級防火門。故B錯誤。選項 C,建規(guī)5.5.29 第 2 款,樓梯間應在首層直通室外,或在首層采用擴大的封閉梯間或防煙樓梯間前室。當層數(shù)不超過 4 層時,可將直通室外的門設置在距離樓梯間不大15m 處。故C錯誤;選項D,建規(guī)5.5.28,住宅單元的疏散樓梯 ,當分散設置確有困難且任一戶門至最疏散樓梯間入口的距離不大于 10m 時,可采用剪刀樓梯間。故D錯誤。選項 E,建規(guī)5.5.27 第 1 款,建筑高度不大于 21m 的住宅建筑可采用敞開樓梯間,故E正確。
7.答案:CD
解析:在下列情況下應設置防煙樓梯間:
1. 一類高層建筑及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類高層建筑;
2. 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
3. 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層人數(shù)超過10 人的高層廠房;
4. 當?shù)叵聦訑?shù)為3 層及3 層以上,以及地下室內地面與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 時。
8.答案:CDE
解析:建規(guī)5.5.15 公共建筑內房間的疏散門數(shù)量應經(jīng)計算確定且不應少于2個。除托兒所、幼兒園、老年人建筑、醫(yī)療建筑、教學建筑內位于走道盡端的房間外,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房間可設置1個疏散門:
1 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或袋形走道兩側的房間,對于托兒所、幼兒園、老年人建筑,建筑面積不大于50m²;對于醫(yī)療建筑、教學建筑,建筑面積不大于75m²;對于其他建筑或場所,建筑面積不大于120m²。
2 位于走道盡端的房間,建筑面積小于50m²且疏散門的凈寬度不小于0.90m,或由房間內任一點至疏散門的直線距離不大于15m、建筑面積不大于200m²且疏散門的凈寬度不小于1.40m。
3 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內建筑面積不大于50m²且經(jīng)常停留人數(shù)不超過15人的廳、室。
6.4.11 建筑內的疏散門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民用建筑和廠房的疏散門,應采用向疏散方向開啟的平開門,不應采用推拉門、卷簾門、吊門、轉門和折疊門。除甲、乙類生產(chǎn)車間外,人數(shù)不超過60人且每樘門的平均疏散人數(shù)不超過30人的房間,其疏散門的開啟方向不限。
可知本題應選擇CDE。
9.答案:ABC
解析:建規(guī)5.5.23,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公共建筑,應設置避難層(間)。避難層(間)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4.避難層可兼作設備層。設備管道宜集中布置,其中的易燃、可燃液體或氣體管道應集中布置,設備管道區(qū)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墻與避難區(qū)分隔。管道井和設備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與避難區(qū)分隔,管道井和設備間的門不應直接開向避難區(qū);確需直接開向避難區(qū)時,與避難層區(qū)出入口的距離不應小于5m,且應采用甲級防火門。避難間內不應設置易燃、可燃液體或氣體管道,不應開設除外窗、疏散門之外的其他開口;
6.應設置消火栓和消防軟管卷盤;
其中D選項避難間內不應設置易燃、可燃液體或氣體管道,本題選擇ABC。
10.答案:AB
解析:可燃粉塵必須在其濃度處于爆炸極限范圍內才能發(fā)生爆炸,因此C的描述不準確。與可燃氣體相比較,粉塵爆炸壓力上升和下降速度都較為緩慢,較高壓力持續(xù)時間長,釋放能量更大,因此D錯誤。當充入可燃氣體時,可燃粉塵的最小點火能和爆炸下限降低,爆炸壓力和升壓速度提高;充入惰性氣體時,環(huán)境含氧量下降,粉塵爆炸范圍縮小,爆炸壓力和聲壓速度降低,因此,粉塵與所處環(huán)境狀況有關,E錯誤。有的粉塵爆炸會隨著爆炸的延續(xù),反應速度和爆炸壓力呈現(xiàn)跳躍式加快和升高,具有離起爆點越遠破壞越嚴重的特點。因此A正確。一定粒徑條件下,粉塵濃度越高,其著火溫度越低,B正確。
模擬考場 |
章節(jié)練習 |
歷年真題 |
每日一練 |
免費模擬試題在線測試 |
章節(jié)針對練習專項突破 |
每年真題練習實戰(zhàn)演練 |
每天10道最新試題 |
查看詳情 | 查看詳情 | 查看詳情 |
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消防工程師造價工程師土建職稱公路檢測工程師建筑八大員注冊建筑師二級造價師監(jiān)理工程師咨詢工程師房地產(chǎn)估價師 城鄉(xiāng)規(guī)劃師結構工程師巖土工程師安全工程師設備監(jiān)理師環(huán)境影響評價土地登記代理公路造價師公路監(jiān)理師化工工程師暖通工程師給排水工程師計量工程師
初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職稱經(jīng)濟師注冊會計師證券從業(yè)銀行從業(yè)會計實操統(tǒng)計師審計師高級會計師基金從業(yè)資格稅務師資產(chǎn)評估師國際內審師ACCA/CAT價格鑒證師統(tǒng)計資格從業(yè)
執(zhí)業(yè)藥師執(zhí)業(yè)醫(yī)師衛(wèi)生資格考試衛(wèi)生高級職稱護士資格證初級護師主管護師住院醫(yī)師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臨床助理醫(yī)師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醫(yī)助理醫(yī)師中西醫(yī)醫(yī)師中西醫(yī)助理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助理醫(yī)師公共衛(wèi)生醫(yī)師公衛(wèi)助理醫(yī)師實踐技能內科主治醫(yī)師外科主治醫(yī)師中醫(yī)內科主治兒科主治醫(yī)師婦產(chǎn)科醫(yī)師西藥士/師中藥士/師臨床檢驗技師臨床醫(yī)學理論中醫(yī)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