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以下關于防煙分區(qū)設置要求說法正確的是 ()
A. 劃分防煙分區(qū)可采用擋煙垂壁、結構梁及隔墻
B. 設置排煙設施的建筑內自動扶梯穿越樓板的開口部應設置擋煙垂壁等設施
C. 防煙分區(qū)不應跨越防火分區(qū),也不應跨越樓層
D. 有吊頂?shù)目臻g,當?shù)蹴旈_孔均勻或開孔率大于25%時,吊頂內空間高度可計入儲煙倉厚度
答案:ABC
解析: 建筑防煙排煙系統(tǒng)技術標準 GB51251-2017: 4.2.1 設置排煙系統(tǒng)的場所或部位應采用擋煙垂壁、結構梁及隔墻等劃分防煙分區(qū)。防煙分區(qū)不應跨越防火分區(qū)。(AC選項正確,排煙針對的就是每個樓層,根據(jù)原理可知防煙分區(qū)也不能跨越樓層)
4.2.2 擋煙垂壁等擋煙分隔設施的深度不應小于本標準第4.6.2條規(guī)定的儲煙倉厚度。對于有吊頂?shù)目臻g,當?shù)蹴旈_孔不均勻或開孔率小于或等于25%時,吊頂內空間高度不得計入儲煙倉厚度。(D選項不正確,吊頂上方空間高度如計入儲煙倉高度,須同時滿足開孔均勻且開孔率大于25%)
4.2.3 設置排煙設施的建筑內,敞開樓梯和自動扶梯穿越樓板的開口部應設置擋煙垂壁等設施。(B選項正確)
22.廠房因無法實現(xiàn)自然對流,設置機械排煙設施。其防煙分區(qū)的空間凈高度為7m、疏散走道凈寬2m時,每個防煙分區(qū)最大允許面積不應大于()㎡,長邊不應大于()m
A.2000 56 B.2000 60 C.1000 56 D.1000 60
答案:B
解析: 4.2.4 公共建筑、工業(yè)建筑防煙分區(qū)的最大允許面積及其長邊最大允許長度應符合表4.2.4的規(guī)定,當工業(yè)建筑采用自然排煙系統(tǒng)時,其防煙分區(qū)的長邊長度尚不應大于建筑內空間凈高的8倍。
本題采用機械排煙設施,長邊長度不受凈高8倍的限制;
23.某公共建筑空間凈高為4m,對其劃分防煙分區(qū)的擋煙分隔設施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采用梁作為擋煙分隔措施時,其有效高度不應大于儲煙倉厚度
B. 所有擋煙分隔措施的最小深度均不應小于0.5m
C. 當采用自然排煙時,擋煙垂壁形成的蓄積火災煙氣的空間深度不應小于800mm
D. 當采用機械排煙時,擋煙垂壁形成的蓄積火災煙氣的空間深度不應小于500mm
答案:A
解析:4.2.2 擋煙垂壁等擋煙分隔設施的深度不應小于本標準第4.6.2條規(guī)定的儲煙倉厚度。A選項不正確。
4.6.2 當采用自然排煙方式時,儲煙倉的厚度不應小于空間凈高的20%,且不應小于500mm;當采用機械排煙方式時,不應小于空間凈高的10%,且不應小于500mm。
B選項說法正確。
C選項應為max(0.5,4×20%)=0.8m即800mm,C選項正確。
D選項應為max(0.5,4×10%)=0.5m即500mm,D選項正確。
24.以下管線不應穿過防火墻的是()
A. 煤油管道
B. 通信線路管道
C. 通風管道
D. 供熱管道
E. 天然氣管道
答案:AE
解析:6.1.5 防火墻上不應開設門、窗、洞口,確需開設時,應設置不可開啟或火災時能自動關閉的甲級防火門、窗。
可燃氣體和甲、乙、丙類液體的管道嚴禁穿過防火墻。防火墻內不應設置排氣道。
6.1.6 除本規(guī)范第6.1.5條規(guī)定外的其他管道不宜穿過防火墻,確需穿過時,應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將墻與管道之間的空隙緊密填實,穿過防火墻處的管道保溫材料,應采用不燃材料;當管道為難燃及可燃材料時,應在防火墻兩側的管道上采取防火措施。
綜合以上兩條規(guī)范,除可燃氣體和甲、乙、丙類液體的管道外的其他管道允許穿過防火墻,但應進行防火封堵和保護。
25.在對防火墻進行檢查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當建筑外墻為可燃性的墻體時,防火墻應凸出墻體外表面0.4m以上
B. 當建筑外墻為難燃性或不燃性墻體時,防火墻可不凸出墻的外表面
C. 防火墻上可開設不可開啟或火災時能自動關閉的甲級防火門、窗
D. 當防火墻設置在轉角處時,內轉角兩側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4.0m,采取設置乙級防火窗等防止火災水平蔓延的措施時,該距離可不限
答案:B
6.1.1 防火墻應直接設置在建筑的基礎或框架、梁等承重結構上,框架、梁等承重結構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防火墻的耐火極限。
防火墻應從樓地面基層隔斷至梁、樓板或屋面板的底面基層。當高層廠房(倉庫)屋頂承重結構和屋面板的耐火極限低于1.00h,其他建筑屋頂承重結構和屋面板的耐火極限低于0.50h時,防火墻應高出屋面0.5m以上。
6.1.2 防火墻橫截面中心線水平距離天窗端面小于4.0m,且天窗端面為可燃性墻體時,應采取防止火勢蔓延的措施。
6.1.3 建筑外墻為難燃性或可燃性墻體時,防火墻應凸出墻的外表面0.4m以上,且防火墻兩側的外墻均應為寬度均不小于2.0m的不燃性墻體,其耐火極限不應低于外墻的耐火極限。
建筑外墻為不燃性墻體時,防火墻可不凸出墻的外表面,緊靠防火墻兩側的門、窗、洞口之間最近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2.0m;采取設置乙級防火窗等防止火災水平蔓延的措施時,該距離不限。
6.1.4 建筑內的防火墻不宜設置在轉角處,確需設置時,內轉角兩側墻上的門、窗、洞口之間最近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4.0m;采取設置乙級防火窗等防止火災水平蔓延的措施時,該距離不限。
6.1.5 防火墻上不應開設門、窗、洞口,確需開設時,應設置不可開啟或火災時能自動關閉的甲級防火門、窗。
可燃氣體和甲、乙、丙類液體的管道嚴禁穿過防火墻。防火墻內不應設置排氣道。
6.1.6 除本規(guī)范第6.1.5條規(guī)定外的其他管道不宜穿過防火墻,確需穿過時,應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將墻與管道之間的空隙緊密填實,穿過防火墻處的管道保溫材料,應采用不燃材料;當管道為難燃及可燃材料時,應在防火墻兩側的管道上采取防火措施。
6.1.7 防火墻的構造應能在防火墻任意一側的屋架、梁、樓板等受到火災的影響而破壞時,不會導致防火墻倒塌。
26.關于防火門、防火窗性能檢查,不合格的是 ()
A. 防火窗在接到消防控制室手動發(fā)出的關閉指令后,應能自動關閉,并將關閉信號反饋至消防控制室
B. 常閉防火門內外任意一側手動開啟,應能自動關閉
C. 活動式防火窗在溫控釋放裝置動作后120s內應能自動關閉
D. 常開式防火門接到現(xiàn)場手動發(fā)出的關閉指令后,能夠自動關閉并將關閉信號反饋至消防控制室
答案:C
解析:活動式防火窗在溫控釋放裝置動作后60s內應能自動關閉,C選項不正確。其他選項均符合規(guī)定。
27. 在防火大檢查中對某防火卷簾進行檢查,以下檢查結果不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的是()
A. 采用測力計測量手動速放裝置,在測力計指示65N時防火卷簾開始依靠自重下落
B. 采用秒表記錄電動啟閉時間,卷尺測量運行高度,經(jīng)計算下落時運行速度為5.0m/min,上升速度為3.5m/min
C. 采用聲級計測量卷簾啟、閉平均噪聲分別為85dB、90dB
D. 采用目測,防火卷簾與地板接觸時,座板與地面平行,接觸均勻。
答案:C
解析:卷簾啟、閉運行的平均噪聲不應大于85dB。故C選項不正確,其他選項均符合規(guī)定。卷門機應具有電動啟閉和依靠防火卷簾自重恒速下降(手動速放)的功能。啟動防火卷簾自重下降(手動速放)的臂力不應大于70N。
防火卷簾電動啟、閉的運行速度應為2m/min~7.5m/min,其自重下降速度不應大于9.5m/min。
28.以下公稱動作溫度應為280℃的設備是()
A. 穿越通風機房處的防火閥
B. 公共建筑內廚房排油煙管道上的防火閥
C. 變形縫兩側的防火閥
D. 排煙管道上的排煙防火閥
答案:D
解析:AC選項防火閥公稱動作溫度70℃,B選項防火閥公稱動作溫度150℃,D選項排煙防火閥公稱動作溫度為280℃。
29. 以下對作為總建筑面積大于20000㎡地下商場局部連通用途的防火隔間檢查結果,不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的是()
A. 建筑面積7㎡
B. 防火隔間的兩道防火門距離為4.5m
C. 防火隔間的門均采用甲級防火門
D. 防火隔間除頂棚外均采用不燃裝修材料
答案:D
解析:建規(guī)6.4.13 防火隔間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防火隔間的建筑面積不應小于6.0m²;(A選項正確)
2 防火隔間的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C選項正確)
3 不同防火分區(qū)通向防火隔間的門不應計入安全出口,門的最小間距不應小于4m;(B選項正確)
4 防火隔間內部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D選項不正確)
5 不應用于除人員通行外的其他用途。
30.某高層住宅建筑外墻外立面開口之間的防火措施不正確的是()。
A. 采用寬度1m的防火挑檐分隔,長度等于開口寬度
B. 室內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上下層開口之間采用0.8m的實體墻分隔
C. 相鄰戶開口之間墻體寬度0.8m,開口之間設置凸出外墻0.5m的隔板
D. 采用耐火完整性1h的防火玻璃墻分隔
答案:C
6.2.5 除本規(guī)范另有規(guī)定外,建筑外墻上、下層開口之間應設置高度不小于1.2m的實體墻或挑出寬度不小于1.0m、長度不小于開口寬度的防火挑檐;當室內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時,上、下層開口之間的實體墻高度不應小于0.8m。當上、下層開口之間設置實體墻確有困難時,可設置防火玻璃墻,但高層建筑的防火玻璃墻的耐火完整性不應低于1.00h,多層建筑的防火玻璃墻的耐火完整性不應低于0.50h。外窗的耐火完整性不應低于防火玻璃墻的耐火完整性要求。
住宅建筑外墻上相鄰戶開口之間的墻體寬度不應小于1.0m;小于1.0m時,應在開口之間設置突出外墻不小于0.6m的隔板。
實體墻、防火挑檐和隔板的耐火極限和燃燒性能,均不應低于相應耐火等級建筑外墻的要求。
模擬考場 |
章節(jié)練習 |
歷年真題 |
每日一練 |
免費模擬試題在線測試 |
章節(jié)針對練習專項突破 |
每年真題練習實戰(zhàn)演練 |
每天10道最新試題 |
查看詳情 | 查看詳情 | 查看詳情 |
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消防工程師造價工程師土建職稱公路檢測工程師建筑八大員注冊建筑師二級造價師監(jiān)理工程師咨詢工程師房地產(chǎn)估價師 城鄉(xiāng)規(guī)劃師結構工程師巖土工程師安全工程師設備監(jiān)理師環(huán)境影響評價土地登記代理公路造價師公路監(jiān)理師化工工程師暖通工程師給排水工程師計量工程師
初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職稱經(jīng)濟師注冊會計師證券從業(yè)銀行從業(yè)會計實操統(tǒng)計師審計師高級會計師基金從業(yè)資格稅務師資產(chǎn)評估師國際內審師ACCA/CAT價格鑒證師統(tǒng)計資格從業(yè)
執(zhí)業(yè)藥師執(zhí)業(yè)醫(yī)師衛(wèi)生資格考試衛(wèi)生高級職稱護士資格證初級護師主管護師住院醫(yī)師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臨床助理醫(yī)師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醫(yī)助理醫(yī)師中西醫(yī)醫(yī)師中西醫(yī)助理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助理醫(yī)師公共衛(wèi)生醫(yī)師公衛(wèi)助理醫(yī)師實踐技能內科主治醫(yī)師外科主治醫(yī)師中醫(yī)內科主治兒科主治醫(yī)師婦產(chǎn)科醫(yī)師西藥士/師中藥士/師臨床檢驗技師臨床醫(yī)學理論中醫(yī)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