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建設主管部門履行安全監(jiān)督檢查職責時,不能采取的措施是( )。
A.要求被檢查的單位提供有關建筑起重機械的文件和資料
B.進入被檢查單位和被檢查單位的施工現場進行檢查
C.對檢查中發(fā)現的建筑起重機械生產安全事故隱患,責令立即排除
D.重大生產事故隱患排除前或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依據《生產安全法》開具罰單
答案:D
解析:對檢查中發(fā)現的建筑起重機械生產安全事故隱患,責令立即排除;重大生產事故隱患排除前或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責令從危險區(qū)域撤出作業(yè)人員或暫時停止施工。
22.下列關于吊籃使用要求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吊籃懸掛機構的抗傾覆力矩與傾覆力矩的比值不得小于20
B.提升機出現漏油現象時,應當完成當前工作后,立即停止使用
C.吊籃的每個吊點必須設置至少1根鋼絲繩
D.安全鋼絲繩必須裝有與安全鎖功能相同的獨立安全裝置時,可不安裝安全鎖
答案:D
解析:正常工作狀態(tài)下,吊籃懸掛機構的抗傾覆力矩的比值不得小于2。提升機出現漏油現象應立即停止使用。吊籃的每個吊點必須設置2根鋼絲繩,安全鋼絲繩必須裝有安全鎖或相同作用的獨立安全裝置。
23.鏟運機作業(yè)區(qū)內應無樹根、樹樁、大的石塊和過多的雜草等。多臺自行式鏟運機聯合作業(yè)時,各機前后應保持的安全距離不得小于( )。
A.15m B.20m
C.2m D.5m
答案:B
解析:多臺拖式鏟運機聯合作業(yè)時,各機之間前后距離不得小于10m,鏟土時不得小于5m,左右距離不得小于2m。多臺自行式鏟運機聯合作業(yè)時,前后距離不得小于20m(鏟土時不得小于10m),左右距離不得小于2m。
24.下列關于常用土石方機械的一般技術要求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機械操作人員經過安全技術培訓,即可上崗
B.機械運轉作業(yè)過程中,不得進行任何保養(yǎng)、緊固、潤滑、檢查等作業(yè)
C.配合機械清底、修坡等人員,必須在機械回轉半徑范圍內作業(yè)時,應盡快作業(yè),盡快撤離
D.機械設備在溝槽附近行駛時應快速通過,并與溝槽操持安全距離
答案:B
解析:土石方機械的一般技術要求:
(1)機械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
(2)作業(yè)前依照安全技術措施檢查施工現場,查明地上地下管線和構筑物的狀況。
(3)機械設備在溝槽附近行駛時應低速、作業(yè)時必須避開管線和構筑物,并與溝槽操持安全距離。
(4)配合機械清底、修坡等人員,必須在機械回轉半徑以外作業(yè),必須在機械回轉半徑范圍內作業(yè)時,應停機后才可作業(yè)。
25.關于推土機的一般技術要求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推土機開上時必須低擋運行,開下時可以空擋運行
B.托運裝卸車時,裝車就位停穩(wěn)后可不熄火發(fā)動機
C.在陡坡上縱向行駛,拐死角時必須減速慢行
D.下坡時,可將推土機調頭下行,并將推土板接觸地面
答案:D
解析:托運裝卸車時,跳板必須特搭設牢固穩(wěn)妥,推土機開上開下時必須低擋運行;裝車就位停穩(wěn)后要將發(fā)動機熄火,并將主離合器桿、制動器都放在操縱位置上,同時用三角木把履帶塞牢。在陡坡上縱向行駛時,不能拐死角,否則會引起履帶脫軌,甚至造成側向傾翻。下坡時,不準切斷主離合器滑行,否則推土機速度將不易控制,造成機件損壞或發(fā)生事故。在下坡時,應使用低速擋,將油門放在最小位置,慢速行駛。必要時、可將推土機調頭下行,并將推土板接觸地面,利用推土板和地面產生的阻力控制推土機速度。
26.關于挖掘機的一般技術要求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挖掘機工作時,可停置在傾斜的地面上,但必須剎住履帶行走機構
B.挖掘機布置在上下兩個采掘段(面)內同時作業(yè)時,應設置防護裝置
C.挖掘機作業(yè)中,如發(fā)現地下電纜、管道或其他地下建筑物,應謹慎操作,嚴禁破壞
D.挖掘機在回轉倒土時,禁止鏟斗從汽車駕駛室上越過,卸土時鏟斗應盡量放低,并注意不得撞擊汽車任何部位
答案:D
解析:挖掘機工作時,應停置在平坦的地面上,并應剎住履帶行走機構,挖掘機工作范圍內,禁止任何人停留;禁止將挖掘機布置在上下兩個采掘段(面)內同時作業(yè);挖掘機作業(yè)中,如發(fā)現地下電纜、管道或其他地下建筑物,應立刻停止工作,并立即通知有關單位處理。
27.下列不屬于挖掘機技術要求中“四禁止”的是( )。
A.禁止鏟斗未離開工作面時,進行回轉 B.禁止進行急劇轉動
C.禁止用鏟斗的側面刮平土堆 D.禁止停機時鏟斗懸空
答案:D
解析:挖掘機在挖掘工過程中,應做到“四禁止”,即:
(1)禁止鏟斗未離開工作面時,進行回轉。
(2)禁止進行急劇轉動。
(3)禁止用鏟斗的側面刮平土堆。
(4)禁止用鏟斗對工作面進行側面沖擊。
28.下列關于裝載機在使用時的技術要求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裝載機應先無負荷運轉3~5min,檢查各部是否完好
B.停機前,發(fā)動機應怠速運轉5min,切記突然停車熄火
C.除駕駛室外,機上其他地方嚴禁載人
D.向車內卸料時,鏟斗從汽車駕駛室頂上越過應低速通過
答案:D
解析:向車內卸料時,不準將鏟斗從汽車駕駛室頂上越過。
29.關于鏟運機的使用技術要求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多臺拖式鏟運機聯合作業(yè)時,各機之間前后距離不得小于20m(鏟土時不得小于10m)左右距離不得小于2m
B.多臺自行式鏟運機聯合作業(yè)時,前后距離不得小于10m(鏟土時不得小于5m),左右距離不得小于2m
C.兩機交會或超越平行時應減速,兩機間距不得小于0.5m
D.鏟運機上下坡道時,應低速行駛,坡寬應大于機身0.5m以上
答案:C
解析:多臺拖式鏟運機聯合作業(yè)時,各機之間前后距離不得小于10m,鏟土時不得小于5m,左右距離不得小于2m。
多臺自行式鏟運機聯合作業(yè)時,前后距離不得小于20m(鏟土時不得小于10m),左右距離不得小于2m。
鏟運機上下坡道時,應低速行駛,坡寬應大于機身2m以上。
30.關于壓路機的使用技術要求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兩臺以上壓路機同時作業(yè),其前后距離不得小于3m
B.嚴禁使用換向離合器作制動用
C.在坡道上行駛時,其間距不得小于10m
D.碾壓傍山道路時,必須由里側向外側碾壓
答案:C
解析:兩臺以上壓路機同時作業(yè),其前后距離不得小于3m;在坡道上行駛時,其間距不得小于20m。
31.關于壓路機的使用技術要求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壓路機沒有熄火時,必須使用支墊、三角木支護牢靠后,進行機下檢修
B.碾壓傍山道路時,必須由外側向里側碾壓
C.兩臺以上壓路機同時作業(yè),其前后距離不得小于3m;在坡道上行駛時,其間距不得小于20m
D.必須在固定的碾壓路段內轉向,不允許壓路機在慣性滾動的狀態(tài)下變換方向
答案:C
解析:碾壓傍山道路時,必須由里側向外側碾壓。
必須在固定的碾壓路段外轉向,不允許壓路機在慣性滾動的狀態(tài)下變換方向。嚴禁使用換向離合器作制動用。
嚴禁在壓路機沒有熄火,下無支墊、三角木的情況下,進行機下檢修。
32.破碎機操作前必須對設備機械部分、電氣部分及作業(yè)環(huán)境進行仔細檢查,穿戴好完整的勞動防護用品,下列關于破碎機的技術要求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作業(yè)前必須戴工作帽、發(fā)辮應罩在帽內,扣緊袖口,袖口沒有扣子時應使用繩、線綁扎
B.破碎機發(fā)生故障時,必須停機處理故障。故障排除后,要由處理故障人員通知別人才能開動破碎機
C.在破碎機運行中,嚴禁用手、木棍、竹片、鐵鏟及其他物件鏟、刮、清理或用掃帚清掃
D.不準跨越運轉中的破碎機,禁止任何人在破碎機上走或休息,禁止在破碎機上任意放機具、材料、物件
答案:A
解析:作業(yè)前應穿戴好完整的勞動防護用品,必須戴工作帽、發(fā)辮應罩在帽內,扣緊袖口,禁止將上衣敞開,禁止用繩、線綁扎衣、褲和袖口。
33.鑿巖機鑿巖前工作面附近進行敲幫問頂,即檢查工作面附近頂板及二幫有無活石、松石,并作必要處理。鑿巖嚴禁打干眼,要堅持濕式鑿巖。鑿巖機工作與停止的要求是( )。
A.操作時先開風,后開水,停鉆時先關風,后關水
B.操作時先開水,后開風,停鉆時先關風,后關水
C.操作時先開風,后開水,停鉆時先關水,后關風
D.操作時先開水,后開風,停鉆時先關水,后關風
答案:B
解析:鑿巖機鑿巖前工作面平整的炮眼位置,要事先搗平才許鑿巖,防止打滑或炮眼移位。嚴禁打干眼,要堅持濕式鑿巖,操作時先開水,后開風,停鉆時先關風,后關水。
34.混凝土攪拌機各型代號中的字母部分可表示攪拌式、強制式、內燃式、鼓形、錐形反轉出料、錐形傾翻出料等。JG-750型混凝土攪拌機中的750表示出料容量為0.75m3,其中字母“J”表示( )。
A.攪拌式 B.強制式
C.鼓形 D.錐形傾翻出料
答案:A
解析:按混凝土攪拌方式分,有自落式和強制式。自落式攪拌機按其攪拌罐的形狀和出料方法又可分為鼓型、錐形反轉出料和錐形傾翻出料3種。JG-750型,表示出料容量為0.75m3,各型代號:J——攪拌式;Q——強制式;R——內燃式;G——鼓形;Z——錐形反轉出料;E——錐形傾翻出料。
35.混凝土攪拌機的使用要求中,說法錯誤的是( )。
A.固定式的攪拌機要有可靠的基礎
B.移動式的攪拌機應在平坦堅實的地面以輪胎代替支撐,并保證輪胎牢靠
C.移動式的攪拌機使用時間超過3個月的,應將輪胎卸下妥善保管
D.使用前要空車運轉,不得在運行中做注油保養(yǎng)
答案:B
解析:移動式攪拌機的應在平坦堅實的地面上支架牢靠,不準以輪胎代替支撐,使用時間超過3個月的,應將輪胎卸下妥善保管。
36.下列關于混凝土攪拌機安全技術要求,說法錯誤的是( )。
A.混凝土攪拌機安裝必須平穩(wěn)牢固,必須搭設工作棚
B.司機必須按清潔、緊固、潤滑、調整、防腐的十字作業(yè)法
C.發(fā)現異常,必須將筒內存料放出,停機進行檢修
D.料斗提升時,在料斗的下方工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并考核通過后,持證上崗
答案:D
解析:料斗提升時,嚴禁在料斗的下方工作或通行。
37.下列關于混凝土攪拌機安全技術要求,說法錯誤的是( )。
A.操作司機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取得操作證,嚴禁非司機操作
B.機械開動后,司機應堅守崗位,不得擅離職守
C.檢修攪拌機時,如不切斷電源,必須在1m外觀察
D.工作結束后,將料斗提升到頂上位置,用安全掛鉤掛牢
答案:C
解析:檢修攪拌機時,必須切斷電源,如需進入滾筒內檢修,必須在電閘箱上掛有“有人工作,禁止合閘”的標志牌,并設專人看守。
38.卷揚機安裝位置應視野良好,地基堅固,防止卷揚機移動和傾覆,并應搭設操作棚。下列有關卷揚機使用要點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從卷筒到第一個導向滑輪的距離,帶槽卷筒應大于卷筒寬度的15倍,無槽卷筒應大于20倍
B.卷揚機司機應經專業(yè)培訓后上崗
C.留在卷筒上的鋼絲繩最少保留1~2圈
D.鋼絲繩要不定期涂油并放在專用的槽道,以防碾壓傾軋破壞鋼絲繩的強度
答案:A
解析:卷揚機使用要點:
(1)安裝位置視野良好。地基堅固,防止卷揚機移動和傾覆;從卷筒到第一個導向滑輪的距離,按規(guī)定,帶槽卷筒應大于卷筒寬度的15倍,無槽卷筒應大于20倍;搭設操作棚。
(2)卷揚機司機應經專業(yè)培訓持證上崗。
(3)留在卷筒上的鋼絲繩最少保留3~5圈。
(4)鋼絲繩要定期涂油并放在專用的槽道,以防碾壓傾軋破壞鋼絲繩的強度。
39.卷揚機安裝位置應視野良好,地基堅固,防止卷揚機移動和傾覆,并應搭設操作棚。下列有關卷揚機使用要點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從卷筒到第一個導向滑輪的距離,帶槽卷筒應大于卷筒寬度的20倍
B.從卷筒到第一個導向滑輪的距離,無槽卷筒應大于卷筒寬度的15倍
C.留在卷筒上的鋼絲繩最少保留1圈
D.卷揚機司機應經專業(yè)培訓持證上崗
答案:D
解析:卷揚機使用要點:
(1)安裝位置視野良好。地基堅固,防止卷揚機移動和傾覆;從卷筒到第一個導向滑輪的距離,按規(guī)定,帶槽卷筒應大于卷筒寬度的15倍,無槽卷筒應大于20倍;搭設操作棚。
(2)卷揚機司機應經專業(yè)培訓持證上崗。
(3)留在卷筒上的鋼絲繩最少保留3~5圈。
(4)鋼絲繩要定期涂油并放在專用的槽道,以防碾壓傾軋破壞鋼絲繩的強度。
40.砂輪鋸開始工作時,應用手調方式使砂輪片和工件之間留有適當間隙,砂輪片要慢慢向工件給進,力量要小,用力均勻,切不可有沖擊現象。下列關于砂輪鋸安全要求中正確的是( )。
A.操作者必須佩戴防護手套和防擊打的護目鏡
B.工作地點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必須加強防火措施
C.切割裝有易燃易爆物品時必須采用濕式作業(yè)
D.工作中砂輪機附近及正后方嚴禁站人
答案:A
解析:砂輪鋸安全要求:
(1)工作前穿好緊身合適的防護服,不要穿過于肥大的外套,不許裸身、穿背心、短褲、涼鞋等。
(2)操作者應佩戴防護手套和防擊打的護目鏡。
(3)工作地點要保持清潔,不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4)砂輪機必須安裝有防護罩。
(5)開始工作時,應用手調方式使砂輪片和工件之間留有適當間隙,砂輪片要慢慢向工件給進,力量要小,用力均勻,切不可有沖擊現象。機器運轉時,操作者不能離開工作地點,發(fā)現異常立即停機,并把砂輪鋸退出工作部位。
(6)不準切割裝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工件或各種密閉件
(7)工作中砂輪機附近及正前方嚴禁站人。
(8)砂輪鋸必須專人操作。
41.吊籃的安全裝置不包括( )。
A.安全鎖
B.夾軌器
C.手動滑降裝置
D.安全鋼絲繩
答案:B
解析:吊籃安全裝置包括:①安全鎖。
②上行程限位裝置。③手動滑降裝置。④安全鋼絲繩。夾軌器屬于門式、橋式起重機的防風防爬安全保護裝置。
42.吊籃的安裝流程正確的是( )。
A.組裝懸吊平臺→安裝懸掛機構→安裝鋼絲繩并調試
B.組裝懸吊平臺→安裝鋼絲繩并調試→安裝懸掛機構
C.安裝懸掛機構→安裝鋼絲繩并調試→組裝懸吊平臺
D.安裝懸掛機構→組裝懸吊平臺→安裝鋼絲繩并調試
答案:D
解析:吊籃的安裝流程:安裝懸掛機構→組裝懸吊平臺→安裝鋼絲繩并調試。
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消防工程師造價工程師土建職稱房地產經紀人公路檢測工程師建筑八大員注冊建筑師二級造價師監(jiān)理工程師咨詢工程師房地產估價師 城鄉(xiāng)規(guī)劃師結構工程師巖土工程師安全工程師設備監(jiān)理師環(huán)境影響評價土地登記代理公路造價師公路監(jiān)理師化工工程師暖通工程師給排水工程師計量工程師
執(zhí)業(yè)藥師執(zhí)業(yè)醫(yī)師衛(wèi)生資格考試衛(wèi)生高級職稱護士資格證初級護師主管護師住院醫(yī)師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臨床助理醫(yī)師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醫(yī)助理醫(yī)師中西醫(yī)醫(yī)師中西醫(yī)助理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助理醫(yī)師公共衛(wèi)生醫(yī)師公衛(wèi)助理醫(yī)師實踐技能內科主治醫(yī)師外科主治醫(yī)師中醫(yī)內科主治兒科主治醫(yī)師婦產科醫(yī)師西藥士/師中藥士/師臨床檢驗技師臨床醫(yī)學理論中醫(yī)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