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執(zhí)業(yè)藥師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執(zhí)業(yè)藥師 >> 執(zhí)業(yè)西藥師 >> 考試輔導 >> 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 >> 2016年執(zhí)業(yè)藥師《藥學綜合知識》基礎知識: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

2016年執(zhí)業(yè)藥師《藥學綜合知識》基礎知識: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

來源:考試網(wǎng)  [ 2016年04月20日 ]  【

  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DC)

  白細胞是一個“大家族”,正常血液中白細胞以細胞質內(nèi)有無顆粒而分為有粒和無粒兩大類,前者粒細胞根據(jù)顆粒的嗜好性分為中性、嗜酸性、嗜堿性三種;后者包括單核細胞、淋巴細胞。每類細胞的形態(tài)、功能、性質各異。

  參考范圍:

  中性粒細胞:0.50~0.70(50%~70%)

  嗜酸性粒細胞:0.01~0.05(1%~5%)

  嗜堿性粒細胞:0~0.01(0%~l%)

  淋巴細胞:0.20~0.40(20%~40%)

  單核細胞:0.03~0.08(3%~8%)

  (一)中性粒細胞

  中性粒細胞為血液中的主要吞噬細胞,在白細胞中占的比例最高,在急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具有吞噬和殺滅病毒、瘧原蟲、隱球菌、結核分枝桿菌等的作用。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增減的臨床意義如下。

  1.中性粒細胞增多

  (1)急性、化膿性感染

  包括局部感染(膿腫、癤腫、扁桃體炎、闌尾炎、中耳炎等);全身感染(肺炎、丹毒、敗血癥、猩紅熱、白喉、急性風濕熱)。輕度感染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百分率可增多;中度感染可>10.0×109/L,重度感染可>20.0×109/L,并伴明顯的核左移。

  (2)中毒

  尿毒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代謝性酸中毒、早期汞中毒、鉛中毒;或催眠藥、有機磷中毒。

  (3)出血和其他疾病

  急性出血、急性溶血、手術后、惡性腫瘤、粒細胞白血病、嚴重組織損傷、心肌梗死和血管栓塞等。

  2.中性粒細胞減少

  (1)疾病

  傷寒、副傷寒、瘧疾、布氏桿菌病、某些病毒感染(如乙肝、麻疹、流感)、血液病、過敏性休克、再生障礙性貧血、高度惡病質、粒細胞減少癥或缺乏癥、脾功能亢進、自身免疫性疾病。

  (2)中毒

  重金屬或有機物中毒、放射線損傷。

  (3)用藥

  抗腫瘤藥、苯二氮類鎮(zhèn)靜藥、磺酰脲類胰島素促泌劑、抗癲癇藥、抗真菌藥、 抗病毒病、抗精神病藥、部分非甾體抗炎藥等有可能引起中性粒細胞減少。

  (二)嗜酸性粒細胞的簡述

  嗜酸性粒細胞具有變形運動和吞噬功能,可吞噬抗原抗體復合物或細菌。嗜酸性粒細胞可釋放組胺酶,抑制嗜酸性粒細胞及肥大細胞中活性物質的合成與釋放,或滅活上述物質。其臨床意義如下。

  1.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1)過敏性疾病

  支氣管哮喘、蕁麻疹、藥物性皮疹、血管神經(jīng)性水腫、食物過敏、熱帶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血清病、過敏性肺炎等。

  (2)皮膚病與寄生蟲病

  牛皮癬、濕疹、天皰瘡、皰疹樣皮炎、真菌性皮膚病、肺吸蟲病、鉤蟲病、包囊蟲病、血吸蟲病、絲蟲病、絳蟲病等。

  (3)血液病

  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嗜酸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等。

  (4)用藥

  應用羅沙替丁、咪達普利(ACEI),或頭孢拉定、頭孢氨芐、頭孢呋辛鈉、頭孢哌酮等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等。

  2.嗜酸性粒細胞減少

  (1)疾病或創(chuàng)傷

  見于傷寒、副傷寒、大手術后、嚴重燒傷等。

  (2)用藥

  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或促皮質素、坎地沙坦西酯(ABR)、甲基多巴等。

12
責編:hanbing

報名通關必備

  • 姓名
  • 電話
  • 郵箱
  • 模擬試題
  • 歷年真題
  • 焚題庫
在線題庫
  • 醫(yī)藥考試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職業(yè)資格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
宽甸| 龙胜| 莒南县| 乌恰县| 北辰区| 长沙市| 乾安县| 平谷区| 安陆市| 苏州市| 北流市| 济源市| 安龙县| 合肥市| 临洮县| 长子县| 大安市| 临安市| 瑞安市| 怀宁县| 张家港市| 兴隆县| 丰原市| 新源县| 轮台县| 晴隆县| 富裕县| 镇赉县| 岳池县| 沐川县| 阿鲁科尔沁旗| 长垣县| 阿克苏市| 博罗县| 甘孜| 赣州市| 怀化市| 夹江县| 亚东县| 韩城市| 梅河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