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在時量曲線中血藥濃度維持在最小濃度之間的時間距離稱為()
正確答案為:B
A.藥物消除一半時間
B.效應持續(xù)時間
C.峰濃度時間
D.最小有效濃度持續(xù)時間
E.最大藥效濃度持續(xù)時間
22、預防乙腦的主要措施是:
正確答案為:E
A.管理好動物傳染源
B.及時發(fā)現(xiàn)病人,及時隔離
C.滅蚊防蚊
D.預防接種
E.滅蚊和防蚊及預防接種
23、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高發(fā)人群
正確答案為:B
A.6個月以前的嬰兒
B.6個月至14歲兒童
C.成人高發(fā)
D.老年人高發(fā)
E.有基礎疾病者
24、某女護士在給一HBsAg、HBeAg陽性患者采血時,不幸刺破手指。下列哪項處理最為重要
正確答案為:D
A.立即酒精消毒
B.接種乙肝疫苗
C.肌注高價乙肝免疫球蛋白
D.肌注高價乙肝免疫球蛋白, 2周后接種乙肝疫苗
E.定期復查肝功能和HBV-M
25、流行性乙型腦炎極期的臨床表現(xiàn),應除外
正確答案為:D
A.高熱
B.腦膜刺激征及病理征陽性
C.意識障礙及顱高壓表現(xiàn)
D.對稱性癱瘓和感覺喪失
E.驚厥、呼吸衰竭
26、禁用于腎功能不全患者的抗菌藥物是
正確答案為:D
A.青霉素G
B.阿莫西林
C.頭孢曲松
D.阿米卡星
E.阿奇霉素
27、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苯巴比妥鈉的負荷劑量是
正確答案為:D
A.5mg/kg
B.10mg/kg
C.20mg/kg
D.30mg/kg
E.40mg/kg
28、孕婦的藥動學特點錯誤的是
正確答案為:D
A.體液增多
B.血漿蛋白濃度降低
C.腎血流量增多
D.藥物代謝增多
E.體內(nèi)游離藥物比例增多
29、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的曲線特征
正確答案為:D
A.持續(xù)滴注給藥時,表現(xiàn)為”籬笆”型曲線
B.平均濃度為峰濃度與谷濃度的算術平均值
C.劑量越大,達到穩(wěn)態(tài)所需的時間越長
D.達到峰值所需的時間與半衰期有關
E.達到峰值所需的時間與藥物同蛋白的結合速度有關
30、男性,28歲。持續(xù)發(fā)熱3周,最高41℃,伴寒戰(zhàn)多汗,納差,消瘦,在外院診斷不明轉(zhuǎn)入我院。病人入院后下列哪項處理是正確的
正確答案為:E
A.發(fā)熱時給予阿司匹林等退熱藥
B.應用聯(lián)合廣譜抗生素
C.小劑量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以減輕毒性癥狀
D.暫不給任何處理,觀察熱型1周
E.不作特殊治療,觀察熱型,同時給予支持治療及完善各種實驗室檢查
31、菌痢特異性預防有效方法是
正確答案為:D
A.注射免疫球蛋白
B.注射菌苗
C.口服SMZCO
D.口服“依鏈株”痢菌活菌苗
E.口服痢特靈
32、為評價藥物處方設計的合理性提供依據(jù)
正確答案為:E
A.Ⅰ期臨床試驗
B.Ⅱ期臨床試驗
C.Ⅲ期臨床試驗
D.Ⅳ期臨床試驗
E.人體生物利用度試驗
33、如何能使血藥濃度迅速達到穩(wěn)態(tài)濃度( )
正確答案為:B
A.每隔一個半衰期給一次劑量
B.每隔一個半衰期給藥一次,首劑加倍
C.每隔二個半衰期給一次劑量
D.增加給藥次數(shù)
E.每隔1.5半半衰期給一次劑量
34、不屬于哌替啶的適應證的是()
正確答案為:E
A.術后鎮(zhèn)痛
B.人工冬眠
C.心源性哮喘
D.麻醉前給藥
E.支氣管哮喘
35、麻疹出疹的特點是
正確答案為:D
A.發(fā)熱1—2天出疹,出疹后體溫高
B.發(fā)熱1—2天,熱退后出疹
C.發(fā)熱2—3天出疹,出疹同時有發(fā)熱
D.發(fā)熱3-4天出疹,出疹同時體溫升高
E.發(fā)熱3-4天熱退后出疹
36、下列抗艾滋病病毒藥物中,屬于蛋白酶抑制劑的藥物是
正確答案為:C
A.齊多夫定
B.去羥肌苷
C.沙奎那韋
D.拉米夫定
E.奈韋拉平
37、下列哪個項目不是藥物代謝的影響因素( )
正確答案為:D
A.年齡
B.遺傳差異
C.病理狀態(tài)
D.給藥部位
E.聯(lián)合用藥
38、患者男性,18歲,寒戰(zhàn)、稽留高熱6天,伴意識障礙3天入院,有蠶豆病史,查體:昏睡狀態(tài),皮膚鞏膜黃染,脾大,血常規(guī):WBC 12×109/L,HB62g/L,N 82%?赡苄宰钚〉脑\斷是:
正確答案為:D
A.瘧疾
B.傷寒
C.病毒性腦炎
D.阿米巴病
E.細菌性痢疾
39、關于細菌性痢疾的發(fā)病機制,敘述錯誤的是
正確答案為:E
A.痢疾桿菌進入人體后是否發(fā)病,取決于細菌數(shù)量、致病力和人體抵抗力
B.其致病力取決于對腸粘膜上皮細胞的吸附和侵襲力
C.進入腸道的細菌要克服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D.細菌進入固有層才能引起粘膜炎癥
E.痢疾桿菌不能侵入血流發(fā)生敗血癥
)40、華支睪吸蟲寄生在人體
正確答案為:A
A.肝內(nèi)膽管
B.肝靜脈
C.門靜脈
D.膽囊
E.腸系膜下靜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