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人人都是傳播者的時代,人們獲得了更大的表達權利和空間,但同時也要承擔更大的傳播責任。作為公共傳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發(fā)布一個信息需要進行甄別、求證,至少不要編造、歪曲事實。對網(wǎng)絡時代的公民來說,這是應有的傳播素養(yǎng),也是一種公民責任。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的是:
A.網(wǎng)絡賦予了公民更大的表達權
B.網(wǎng)民需具備一定的甄別虛假信息的能力
C.編造、歪曲事實是不道德的表現(xiàn)
D.網(wǎng)民在傳播信息時要有責任意識
參考答案: 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人們在享有更大表達權的同時,也要承擔更大的傳播責任。接著對“傳播責任”進行了具體解釋,即發(fā)布信息時要甄別、求證,不編造、歪曲事實。最后再次總結得出,這是基本的傳播素養(yǎng).也是公民的責任。故文段意在說明的是網(wǎng)絡時代.公民應主動承擔傳播責任。D項與此表述一致。故本題答案為D。
2卡梅倫此前稱“英國病了”,但一句________的“道德淪喪”能否概括出“病根”?恐怕沒那么簡單?穫愲m然也提到了“國家及其機構”的放縱,但輕描淡寫,讓人感覺是刻意________。
依次填入劃橫線處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不知所云避而不談
B.空洞無物避重就輕
C.擲地有聲避實就虛
D.無關痛癢視而不見
參考答案: B
解析:由“卡梅倫雖然也提到了‘國家及其機構’的放縱,但輕描淡寫”可知,第二空不能填“避而不談”和“視而不見”,排除A、D。第一空中,“空洞無物”指言談、文章極其空泛或不切實際:“擲地有聲”形容文章或話語氣勢豪邁,堅定有力。英國的“病根”并不是一句簡簡單單的“道德淪喪”所能概括的.卡梅倫的“道德淪喪”是極其空泛的,故用“空洞無物”更加合適。本題答案為B。
3互聯(lián)網(wǎng)不是謠言________的樂園,更不是臭魚臭蝦的農(nóng)貿(mào)集市。別有用心或以謀利刺激為目的,________造謠惑眾,雖或能一時得逞,但最終會________、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依次填人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橫行隨意得不償失
B.滋生恣意自食苦果
C.繁殖肆意因小失大
D.肆虐任意自討苦吃
參考答案: B
解析: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可知,第三空所填詞語應含有自作自受的意味,據(jù)此排除A、C。第二空中,“任意”指任隨其意,不受約束,是中性詞;“恣意”意為放縱,肆意,常用作貶義詞。由“造謠惑眾”可知,此處填貶義詞更貼切.排除D。本題答案為8。
4各大媒體關于“鄱陽湖變草原”、“第一大湖遭遇水危機”的報道非常吸引眼球,但應在這句話前面加個時間定語。這其實是種稀松平常的現(xiàn)象就像月有陰晴圓缺,時而像草原時而像大海,原本就是鄱陽湖所擁有的獨特景觀。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鄱陽湖水危機的報道捕風捉影
B.不必為鄱陽湖季節(jié)性枯水過慮
C.鄱陽湖只是在特定時間內(nèi)缺水
D.鄱陽湖兼具草原與大海的奇景
參考答案: B
解析:文段開始提到媒體關于鄱陽湖枯水的報道,然后解釋所謂枯水是一種常規(guī)現(xiàn)象,所以文段意在破除恐慌,選B。
5任何金融投資行為都存在一定的風險,這是毋庸置疑的。只是風險的大小不同而已。想要找到?jīng)]有任何風險的金融投資項目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不能因此認為,風險既然難以避免,因而就無所謂。實際情況是減小、鎖住乃至規(guī)避風險,或者較小的風險獲取較大的投資回報,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或者可在一定程度上把握的。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
A.人們對金融投資風險的認識是逐步加深的
B.研究者的心態(tài)是控制金融投資風險的制約因素
C.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會夸大金融投資的風險
D.金融投資雖然有風險.但還是能夠掌握的
參考答案: D
解析:文段首先說任何金融投資行為都存在一定風險,然后由“但是”引出強調(diào)的重點,即規(guī)避金融風險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把握。D項表述與此相符。本題答案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