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年小方父親的年齡是小方的3倍,去年小方的父親比小方大26歲。那么小方明年多大?( )
A.16
B.13
C.15
D.14
【解答】D。這是一道年齡問題。題目中多處牽涉細節(jié)。去年小方父親比小方大26歲,那么今年還是大26歲;今年小方父親的年齡是小方的3倍,那么年齡差就是小方年齡的2倍,可以推出小方今年的年齡是:26÷2=13(歲)。注意題目問的是“明年小方的年齡“,所以結果還要再加1,即小方明年14歲。
2.假設地球是一個正球形,它的赤道長4萬千米。現(xiàn)在用一根比赤道長10米的繩子圍繞赤道一周,假設在各處繩子離地面的距離都是相同的,請問繩子距離地面大約有多高?( )
A.1.6厘米
B.3.2厘米
C.1.6米
D.3.2米
【解答】C。該題目實際上求的是兩個圓的半徑差。設赤道半徑是r,繩子圍成的圓的半徑是R,則:
繩子離地面的高=R-r=≈1.6(米)。
3.12.5×0.76×0.4×8×2.5的值是( )。
A.7.6
B.8
C.76
D.80
【解答】C。采用積湊整法。
原式子=(12.5×8)×0.76×(0.4×2.5)
=100×0.76×1
=76
4.當代經濟的發(fā)展與競爭,已不再主要依靠密集勞動力,如在美國,整個信息高速公路工程將耗時20年,總投資達4000億美元。要為9500萬個家庭全部裝上大容量光纖線路,要耗資4000億美元?梢( )
A.未來的經濟發(fā)展過程將是一個資本密集的過程
B.高新技術將是未來的發(fā)展基礎
C.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的綜合國力差距會越來越大
D.未來的經濟發(fā)展將不再需要勞動力
【解答】AD。項說的很絕對,明顯錯誤;題干中并沒有提到發(fā)展中國家,排除C;題干中并沒有強調高新技術,排除B;題干后半部分的舉例實際在說明未來經濟的發(fā)展將是一個資本密集的過程,所以選A。
5.回避條件作用:當厭惡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出現(xiàn),個體作出某種反應,從而逃避了厭惡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則該反應在以后的類似情境中發(fā)生的概率增加。
下列不屬于回避條件作用的是( )。
A.看見路上的垃圾后繞道走開
B.碰到燙的東西,趕緊縮回手來
C.感覺屋內人聲嘈雜時暫時離去
D.害怕見生人不敢上街
【解答】B!盎乇軛l件作用”體現(xiàn)為:出現(xiàn)了厭惡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個體出現(xiàn)了逃避的反應。四個項陳述的情況都符合個體出現(xiàn)了逃避反應這個條件,所以只要也符合第一個條件就屬于回避條件反應。A項“垃圾”屬于厭惡刺激,故屬于回避條件作用。B項“燙”屬于生理感覺,不屬于情感反應,所以燙的東西不屬于厭惡刺激或不愉快情境,故不屬于回避條件作用。C項“人聲嘈雜”屬于不愉快情境,是讓人感覺厭惡的刺激,故這種行為屬于回避條件作用。D項“害怕生人“說明“陌生人“對個體是厭惡刺激或不愉快情境,所以也屬于回避條件作用。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