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康復護理學試題
課程代碼:04436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促進青壯年殘疾人就業(yè)或自謀生計,屬于
A.醫(yī)療康復 B.教育康復
C.職業(yè)康復 D.社會康復
2.通過康復訓練、特殊教育,提供合適的輔助器具,提供生活、就業(yè)指導和心理、社會參與方面的咨詢,這種康復預防層次屬于
A.初級預防 B.—級預防
C.二級預防 D.三級預防
3.全面負責患者康復治療計劃的落實和生活活動管理的人是
A.臨床醫(yī)師 B.物理治療師
C.康復護士 D.家誠
4.“電子環(huán)境控制系統(tǒng)”裝置是通過用口吹的氣控方法來協(xié)助解決開關燈、電視、窗簾等日常生活活動環(huán)境的控制。此系統(tǒng)主要應用于
A.視力障礙者
B.偏癱者
D.高位截癱者
C.語言障礙者
5.老年康復護理中“健康條件的維護”是為了
A.預防疾病和意外傷殘的發(fā)生 B.促進疾病的痊愈
C.縮短病程 D.避免精神和心理上的傷害
6.不屬于社區(qū)康復護理要點的是
A.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與管理
B.殘疾人的家庭工作
C.殘疾人合法權益的宣傳和貫徹
D.對社區(qū)設施條件改善的指導
7.患者起病緩慢,癥狀逐漸加重,手、足、肢體麻木,僵硬不靈活,握物不穩(wěn),精細動作障礙,下肢有踩棉花感,行走困難,易摔倒。該頸椎病類型屬于
A.神經(jīng)根型 B.脊髄型
C.交感型 D.頸動脈型
8.患者以分離運動為主,能完成較難的功能活動,痙攣明顯減弱。此階段屬偏癱恢復六階段中的
A.階段III B.階段IV
C.階段V D.階段VI
9.周圍神經(jīng)病損患者進行強度——時間曲線檢查的時間,一般是在發(fā)病后
A.1周內(nèi) B.2周內(nèi)
C.3周內(nèi) D.4周內(nèi)
10.患者昏迷不超過20分鐘,傷后遺忘少于1小時,無神經(jīng)體征,其顱腦損傷為
A.腦震蕩 B.腦挫裂傷
C.腦血腫 D.腦水腫
11.患者脊髄損傷后,不能步行,在輪椅上仍需小部分依賴,其損傷節(jié)段位于
A.C4 B.C5
C.C6 D.C7-8
12.不宜應用牽引療法的頸椎病類型是
A.神經(jīng)根型 B.椎動脈型
C.交感神經(jīng)型 D.脊髄型
13.在我國,腦性癱瘓的患病率為
A.0.1%-0.15%
B.0.15%-0.5%
C.0.5%-0.7%
D.0.7%-l%
14.骨折患者在患肢解除石膏或夾板外固定后,可結(jié)合固定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訓練,進行肌肉的等張收縮運動,一般情況下的運動頻率和強度為
A.每天1-2次,每次10-20下
B.每天2-3次,每次10-20下
C.每天3-4次,每次10-20下
D.每天4-5次,每次10-20下
15.不符合肩周炎臨床特征的是
A.肩關節(jié)周圍疼痛 B.肩關節(jié)活動受限
C.三角肌萎縮 D.自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