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卷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 答題前,考生務(wù)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guī)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yīng)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血小板內(nèi)含物中最多的顆粒是
A.α顆粒 B.β顆粒
C.γ顆粒 D.δ顆粒
2.唯一不存在于健康人血漿中的凝血因子是
A.V因子 B.I因子
C.II因子 D.組織因子
3.如果凝血酶實驗延長可以被甲苯胺藍糾正,提示血漿中
A.組織因子增多 B.血小板顆粒增多
C.肝素或類肝素物質(zhì)增多 D.纖維蛋白增多
4.巨血小板綜合征是因為
A.GP IIb/IIIa基因缺陷 B.GP Ia/IIb基因缺陷
C.GP Ia/IIa基因缺陷 D.GP Ib/IX或GP V基因缺陷
5.血友病A或稱為血友病甲是
A.凝血因子IX缺乏癥 B.凝血因子XI缺乏癥
C.凝血因子VIII缺乏癥 D.凝血因子XIII缺乏癥
6.在胚胎期造血過程中,各類血細胞形成的順序分別是
A.粒細胞、紅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和巨核細胞
B.紅細胞、粒細胞、巨核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
C.巨核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粒細胞和紅細胞
D.淋巴細胞、紅細胞、粒細胞、巨核細胞和單核細胞
7.下列細胞中,過氧化物酶染色呈陰性的是
A.嗜酸性粒細胞 B.中性分葉核粒細胞
C.分化好的原粒細胞 D.淋巴細胞
8.再生障礙性貧血屬于
A.正常細胞性貧血 B.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C.大細胞性貧血 D.單純小細胞性貧血
9.下列白血病中,血清或尿液中溶菌酶含量明顯增高的是
A.急性粒細胞白血病 B.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
C.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D.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10.提示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白血病最重要的腦脊液異常是
A.壓力>0.02kPa B.白細胞數(shù)>0.01×109/L
C.涂片找到白血病細胞 D.蛋白>0.45g/L,或潘氏試驗陽性
11.某患者在胃大部分切除后出現(xiàn)巨幼細胞貧血,原因是對下列哪項物質(zhì)吸收障礙
A.蛋白質(zhì) B.葉酸
C.維生素B12 D.鐵
12.戈謝細胞形態(tài)學突出特征是下列哪一項
A.胞體大,胞核小而偏位
B.核染色質(zhì)粗糙,偶見核仁
C.胞質(zhì)極豐富,呈泡沫狀,故又稱“泡沫細胞”
D.胞質(zhì)中含有許多波紋狀纖維樣物質(zhì),排列如洋蔥皮樣
13.下列哪種類型白血病易見t(8;21)(q22;q22)
A.M1 B.M2a
C.M2b D.M3a
14.區(qū)別紅白血病與巨幼細胞貧血的首選細胞化學染色是
A.POX染色 B.PAS染色
C.NAP積分測定 D.α-NAE染色
15.腎上腺素激發(fā)試驗是反映粒細胞的
A.分布情況 B.儲備情況
C.破壞情況 D.消耗情況
16.在下列疾病的鑒別中哪項是不正確的
A.慢粒時NAP積分明顯降低,而類白血病時則明顯升高
B.急淋時NAP積分明顯降低,而急粒時則明顯升高
C.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時NAP積分明顯升高,而繼發(fā)性紅細胞增多癥時NAP無明顯變化
D.PNH時NAP積分降低,而再障時則明顯升高
17.胞體直徑10~16μm,呈圓或橢圓形;核圓或凹陷,位于中央或偏位,核染色質(zhì)較粗,核仁模糊或消失;胞質(zhì)量少,呈淡藍或藍色,內(nèi)含少許嗜苯胺藍顆粒;該類細胞最有可能是
A.原粒細胞 B.淋巴細胞
C.中幼粒細胞 D.幼稚淋巴細胞
18.患者,女性,28歲,發(fā)熱,腰痛,伴鞏膜發(fā)黃一周,兩年來有類似發(fā)作史,呈醬油色尿,血紅蛋白81g/L,網(wǎng)織紅細胞11.6%,骨髓紅系明顯增生,血紅蛋白尿,尿含鐵血黃素試驗陽性,該病人的診斷很可能為
A.PNH B.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
C.蠶豆病 D.溫抗體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19.熱變性試驗通常采用的溫度是
A.100℃ B.20℃
C.50℃ D.80℃
20.白血病細胞胞體較大,胞質(zhì)中可見粗大嗜苯胺藍顆粒及Auer小體,胞核不規(guī)則,POX染色呈強陽性,該類型白血病很可能為
A.急性粒細胞白血病 B.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C.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 D.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