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1.顧愷之提出“遷想妙得”思想的含義,是提倡畫家與_____之間主與客的互相聯(lián)系。
2.謝赫說:“六法者何?一、氣音員生動是也;二、骨法用筆是也;三、應物象形是也;四、隨類賦彩是也;五
、經(jīng)營位置是也;六、_____是也!
3.張彥遠說:“圖畫者,所以鑒戒賢愚,_____!
4.宗炳在《畫山水序》中,提出作山水畫透視的規(guī)律是_____。
5.張彥遠總結用筆理論:一、_____;二、筆法不同,風格各異;三、意存筆先,畫盡意在。
6.傳為王維的《山水論》中說:“遠水_____,高與云齊”。
7.郭若虛提出用筆三病為“版、刻、_____”。
8.郭熙說:“山,近看如此,遠數(shù)里看又如此,遠數(shù)十里看又如此,每遠每異,所謂_____也。”
9.自山下仰望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窺山后謂之_____,自近山望遠山謂之平遠。
10.趙孟 云:“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應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_____。”
11.李衎結合自己實踐,系統(tǒng)敘述畫竹規(guī)則,編寫的一本書叫_____。
12.鄭績指出,中國畫題款要注意兩點:一是款字與畫的頂邊保持一定距離;二是不要寫成方塊,要有_____、
_____。
13.石濤云:“予脫胎于山川也,_____打草稿也,山川與予神遇而跡化也,所以終歸之于大滌也。”
14.鄭板橋說:“石濤和尚客吾揚州數(shù)十年,見其蘭幅極妙,亦極好。學一半、_____,未嘗全學!
15.畫家黃賓虹生于_____地區(qū)。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四格”
2.“我用我法”
3.“士氣”
4.積墨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什么叫意境?
2.齊白石說的“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是什么意思?
五、論述題(本大題15分)
你認為石濤提出的“筆墨當隨時代”的觀點對不對?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