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 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
26、勒溫對傳播學研究的重要貢獻,集中表現(xiàn)在他創(chuàng)立了
A.把關(guān)人理論
B.場論
C.勸服論
C.群體動力論
E.兩級傳播理論
27、麥克盧漢的代表作有
A.《傳播的偏向》
B.《帝國與傳播》
C. 《機器新娘》
D. 《理解媒介:人的延伸》
E. 《傳播與媒介》
28、大眾傳媒承載的大眾文化有若干特征,它們是
A.標準化
B.精英化
C.商品化
D.專業(yè)化
E.機械復制
29、按照我國《著作權(quán)法實施條例》的規(guī)定,復制包括
A.復印
B.臨蓽
C.拓印
D.錄音
E.錄像
30、加姆桑等提出的框架理論,主要來源于
A.社會學
B.政治學
C.經(jīng)濟學
D.心理學
E.符理學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谷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1、信息
32、《社會傳播的結(jié)構(gòu)與功能》
33、印刷媒介產(chǎn)業(yè)
34、意見廣告
35、免疫效果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傳播定義有哪幾種類型?
37、簡述霍爾的編碼與解碼理論。
38、媒介融合這個概念,大致可從哪些方面予以描述?
39、簡述受眾生產(chǎn)意義理論的要點。
40、認知心理學給人們對傳播效果的認識帶來了什么啟示?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為什么說網(wǎng)絡人際傳播改變了傳統(tǒng)人際傳播的模式?請舉例說明。
42、為什么說我國的媒介倫理建設是一個相當長期、艱難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