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自考

各地資訊
當(dāng)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自學(xué)考試 >> 自考真題 >> 文學(xué)類 >> 傳播學(xué)概論 >> 文章內(nèi)容

排行熱點(diǎn)

  • 歷年真題
  • 模擬試題
  • 自考自答

全國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xué)考試傳播學(xué)概論試題_第4頁

來源:考試網(wǎng) [ 2011年5月17日 ] 【大 中 小】

16.受眾理論中有一種以“刺激—反應(yīng)論”的心理學(xué)模式為基礎(chǔ),并從行為主義的角度描述受眾。這種理論是(      )

A.個(gè)人差異論                                                 

B.社會分類論

C.社會關(guān)系論                                                 

D.選擇性因素理論

17.20世紀(jì)40年代至60年代是傳播效果研究的第二階段。這個(gè)階段提出的關(guān)于傳播效果的觀點(diǎn)是(      )

A.“皮下注射論”                                          

B.“培養(yǎng)理論”

C.“有限效果論”                                          

D.“知識溝理論” 

18.在1940年美國總統(tǒng)大選期間,拉扎斯菲爾德等圍繞大眾傳播的競選宣傳對選民投票意向的影響所作的調(diào)查被稱為(      )

A.培因調(diào)查                                                     

B.蓋洛普調(diào)查

C.伊里調(diào)查                                                     

D.尼爾森調(diào)查

19.早在1920年,李普曼在一本著作中提出現(xiàn)代人與“第一手信息隔絕”的問題。這本著作是(      )

A.《輿論學(xué)》                                                 

B.《自由與新聞》

C.《人民的選擇》                                          

D.《大眾傳播效果》

20.諾伊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論認(rèn)為,大眾傳播的社會效果是(      )

A.強(qiáng)大的                                                        

B.有限的

C.微弱的                                                        

D.中等的

責(zé)編:Lisa
电白县| 海兴县| 志丹县| 鄄城县| 象山县| 德兴市| 饶平县| 怀集县| 新干县| 建德市| 彝良县| 怀远县| 阳城县| 清涧县| 海林市| 延长县| 巢湖市| 南澳县| 湾仔区| 准格尔旗| 金湖县| 凤台县| 新郑市| 怀远县| 信丰县| 岱山县| 东丽区| 鸡泽县| 延川县| 大兴区| 楚雄市| 纳雍县| 兴化市| 藁城市| 沿河| 云龙县| 万盛区| 苏尼特左旗| 山东| 深泽县| 义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