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簡述分析、評價公文表述優(yōu)劣的標準。
37.簡述漢代“傳”與“過所”的使用與分工。
38.簡述宋、明兩代下行的牒、帖的用途分工。
39.簡要說明民國時期“令”體公文演化的原因。
40.批準性復函的基本結構有哪些?
六、分析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批李夷簡賀御撰《君臣事跡》屏風表
省表具知。
朕思求理化,親閱《典》、《墳》。至于去邪納諫之規(guī)、勤政慎兵之誠,取而作鑒,(畫)[書]以為屏。與其散在圖書,心存而景慕,不若列之繪素,目睹而躬行,庶將為后事之師,不獨觀古人之象。
卿詞彰順美,義見忠規(guī)。省覽再三,深葉朕意。
所賀知。
(1)本文屬何文種?由誰執(zhí)筆?
(2)與現行文種中哪一文種相類似?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3)本文文種與古代詔書有什么不同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