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錯的打“×”。
1.EFP方式可在編輯切換的同時,方便地加進多種電子特技效果。( )
2.亮度信號和色度信號在編碼處理和解碼處理中分開進行,所以兩個信號在實際錄到錄像帶上時組合和占用兩個軌道。( )
3.在高色溫(5600K)下,攝像機調在低溫(3200K),白色會顯出藍色,而臉部會呈現(xiàn)出奇特的紅色。( )
4.白平衡的功能是在光線偏色的情況下,能正確地還原白色。( )
5.使用插入編輯修改時能替換原有畫面的長度,但不能隨意對鏡頭進行刪、增。( )
6.混音錄制工作中,解說、同期聲、音樂同時出現(xiàn)時,解說首位,次之同期聲,然后是音樂。( )
7.在藍室中,真實藍背景越大,在其范圍中可活動的演員人數(shù)越少。( )
8.色鍵特技是利用參與鍵控特技的兩路彩色信號中的前景圖像的色度分量來形成鍵信號的。( )
9.調音是指對拾音器拾取的信號進行混合時作必要的音量平衡以及頻率均衡、效果處理等。( )
10.實施現(xiàn)場布光一般采取由點到面、由近到遠的布光順序。( )
四、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模擬信號
2.景深
3.鏡頭
4.紙上預編
5.彩排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如何進行節(jié)目構思?
2.插入編輯有哪幾種形式?
3.如何用清潔物清洗錄像機磁頭?
4.簡述攝像機調節(jié)后焦的方法。
5.播出切換臺有哪些特點?
六、論述題(本大題10分)
分別從照明、布景設計、化妝等方面談電視美術與舞臺美術的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