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錯的打“×”。
1.后期制作包括錄制、編輯,加特技效果,疊加字幕或圖形,配音配樂以及播出節(jié)目帶復制等一系列加工處理過程。( )
2.不論對青年人還是成年人,攝制音樂節(jié)目時,都是用快節(jié)奏的編輯和富有動感的拍攝手法比較合適。( )
3.PAL制圖像信號每秒鐘由25幀畫面組成。( )
4.聲音的振幅越大,音高越高。( )
5.色溫越低光色越藍,色溫越高光色越紅。( )
6.當被攝物體處于逆光情況下,如果用標準自動光圈系統(tǒng)拍攝時,物體就會顯得很暗。( )
7.插入編輯時,不記錄新的控制磁跡,仍保留原有磁帶上的控制磁跡。( )
8.從錄像機到錄像機的混錄,只能控制音量。( )
9.色鍵特技則是利用參與鍵控特技的兩路彩色信號中的前景圖像的色度分量來形成鍵信號的。( )
10.為了保證伺服鎖相過程,根據(jù)信號源質量選擇預卷時間,質量好,預卷時間長。( )
四、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ENG
2.NTSC制
3.白平衡
4.組合編輯
5.數(shù)字特技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實況直播的特點。
2.如何對磁頭進行清洗?
3.簡述進行畫面編輯時的步驟。
4.數(shù)字特技有哪些特點?
5.演播室有哪幾種布光方法?
六、論述題(本大題10分)
論述在電視特技制作過程中要注意哪些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