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論述題(本大題20分)
論述紀(jì)實風(fēng)格和再現(xiàn)風(fēng)格作品造型表現(xiàn)特征的差異。
五、創(chuàng)作題(本大題30分)
仔細(xì)閱讀下面的劇本片段,然后完成:
(1)、假設(shè)你要競爭該片的攝影指導(dǎo)職位,為該劇本片段寫一份攝影闡述,闡述你會如何來表現(xiàn)該片段。
(2)、選擇該片段中某部分寫一份不少于10個鏡頭的分鏡頭劇本,要求格式符合教材中所述的一般分鏡頭形式。
內(nèi)景 白色貨車
約翰·拉羅歇,一個瘦高男人,前排牙齒豁然洞開,開著車。貨車堆滿了裝著盆栽土的袋子,園藝廢舊雜物!恫槔み_爾文文集》就放在緊挨著拉羅歇的座位上。
收音機播放的聲音:該是多么愜意啊!凝視花木擁簇的堤岸,諦聽婉轉(zhuǎn)的鳥鳴……
拉羅歇正陶醉于四周讓人目不暇接的各種植物和千回百囀的鳥鳴。這時,他一眼認(rèn)出了“法卡哈奇林帶(Fakahatchee Strand)州立保護區(qū)”的牌子,便“嘎”地一聲猛踩剎車,直沖向另一條泥路岔道。錄音盒帶被甩了出來,掉進一袋敞開的盆栽土之中。
內(nèi)景 綠色福特車—稍后
收音機里“涅”搖滾樂隊兀自唱個不停。拉塞爾、文森、蘭迪,三個年輕的印第安人將車開過岔路口,去看前面那輛貨車出了什么事———
拉塞爾:拉羅歇開車睡著了。
蘭迪:瘋子白人現(xiàn)在改瞌睡蟲白人啦。
他們狂笑成一團。
外景 紐約辦公大樓—夜晚
深夜寂靜的大街。“咔嗒咔嗒”的打字聲。鏡頭搖向大樓一扇唯一透出燈光的窗戶。
奧爾琳(畫外,渴求地):約翰·拉羅歇,身材高挑,瘦得皮包骨,像根干柴,淡藍色的眼神,懶洋洋的雙肩,幾乎可說是英俊瀟灑,只可惜前排牙齒全掉光了。
內(nèi)景 辦公室—稍后
鏡頭滑過堆滿有關(guān)蘭花書刊的桌子,一張拉羅歇的照片釘在層層疊疊的布告牌上,最后停在一個正在打字的女人身上。她就是蘇珊·奧爾琳:蒼白、嬌弱、滿頭金發(fā)。我們不禁為她憂郁的美迷住了。奧爾琳(畫外):兩年前我為給《紐約人》寫一篇稿子去了趟佛羅里達。我是讀了一篇不長的報道之后去的,報道上說,一個白人和三個塞米諾人因偷竊珍稀蘭花而被捕。
內(nèi)景 護林員的卡車—上午9至10點鐘光景
托尼,一名護林員,驅(qū)車經(jīng)過“法卡哈奇林帶州立保護區(qū)”牌子,進入沼澤地。他看見了停在前面的白色貨車和福特車,認(rèn)出了福特車上的塞米諾牌照。他將車閃在路邊,小聲地沖著對講機———
托尼:我們抓到了塞米諾人,在沼澤地。
托尼等著回答。沒有回答。
托尼(繼續(xù)):重復(fù)一遍,印第安人在沼澤地。
托尼清了清喉嚨又沖對講機講。
無線電聲音:我不清楚你想讓我說什么。
托尼:巴里,印第安人不是來沼澤地散步的。只要印第安人在沼澤地里,他們一定是有什么勾當(dāng)。
沒有回答。托尼有些惱火,他從卡車上下來,用雙筒望遠(yuǎn)鏡監(jiān)視著前面的車輛。沒有動靜。他整了整制服帽。蚊子落在他的脖子、鼻子、嘴唇上。
(本片段選自影片《改編劇本》劇本)